![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494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494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展开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一、说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会写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3.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生活的幸福,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4.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大量积累字词的阶段,本课中我将生字词的把握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作为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又是学生培养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是本课教学难点。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画面中感受描写的美丽,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对有新鲜感的词句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培养学生关注和积累的习惯,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四、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看看图中的学校,你发现了什么?(点名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图中的学校旁边有动物、上学的路跟我们不同、学校和我们不同……我总结并顺势引出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情况。出示会认的词,学生读音连线,进行检测。3.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晨、绒、服、装) 动画演示生字书写,在重点讲解的生字上我再做强调。边讲解边让学生练习写字,加深印象。(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并尝试概括课文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适当点拨出示填空,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得的。课文先写(上学路上)看到的景象,再写(上课、下课)的情景,最后总结(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根据学生的阅读感受,初读讨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小结: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山林里的小动物都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从课文描写的两方面展开教学。感受上学情景:(1)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2)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3)配乐朗读这一段。画出表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学校的环境美、风景美。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师引导想象画面。(四)学习课文,感受“美丽”。感受上课的情景1.引导过渡,上课铃响了,让学生感受小学的钟声的独特“美丽”。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很好听?画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引导想象入境思考: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连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总结:这里写小动物的表现,突出了小学地处边疆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和谐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连小动物们都被吸引住了。 感受下课的快乐: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体会最后的省略号所表达的意思。感受作者的自豪与喜爱。(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五)拓展延伸。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魅力,那么我们自己的学校又是怎样的?大家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一个场景,跟同学们说说吧!(六)课堂总结。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爱。我们的学校也有它美丽的地方,我们的学习更有很多的快乐,希望大家也能关注到身边的美丽,发现学校生活的快乐。五、说板书设计。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重点抽取式板书。用相同与不同进行对比板书,突出小学的美丽团结。这样,这则板书就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民族不同 穿戴不同 美丽共同学习、游戏 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