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成都市中考语 文模拟卷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粗糙(cāo) 缄默(jiān) 李代桃僵(jiāng)
B.门框(kuàng) 腼腆(tiǎn) 目眩神迷(xuàn)
C.粼粼(lín) 拧开(níng) 忸怩作态(niǔ)
D.妥帖(tiē) 蔓延(màn) 丰功伟绩(jì)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A.但在北方干躁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C.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D.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察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春寒料峭的午后,一场蓄谋已久的雨,盈润田野。云朵隐在细雨中轻歌曼舞,用变幻的形态目送冬最后一面。于是春就这么神采奕奕地来了,她站在辽阔的大地上,打扮得花枝招展,听风的细雨、草的呼吸和天空的心跳,星星和月亮,也大方地笑着,正不远万里赶来。
A.春寒料峭 B.轻歌曼舞 C.神采奕奕 D.花枝招展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收官之战、决胜之战,神舟十三号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的时代。
B.我们要牢固成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理念,让广大市民当好共建共享文明城市的主人翁。
C.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依托于四川的书法发展,形成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独特书法风
格——“巴蜀书风”。
D.成都积极承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独特的体育文化浸润市民生活,培养市民健康生活习惯。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5~8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B.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
C.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D.富贵不能淫 淫:惑乱,迷惑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足肤皲裂而不知 醉翁之意不在酒
C.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D. 与民由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 相与步于中庭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A.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道路。
B.以顺从为正道,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C.以顺从为正道,是妇女遵循的道路。
D.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8.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两文论点鲜明,各具特色。甲文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论证了“何为真正的大丈夫”这一问题。
B.两文论证合理,具有说服力。甲文运用举例论证,生动形象;乙文运用对比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C.两文语言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甲文将深刻的道理以浅显的语言说出,逻辑性强;乙文先反驳,再说理。
D.两文皆为经典,富有价值。甲文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乙文告诫我们要以“仁”“礼”“义”为正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③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请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谭嗣同的《潼关》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甲 一“跩”两千年
①许多本地人自小看着“芦山花灯”长大。那时,并不觉得芦山花灯的神奇之处,偶尔也跟着哼几句:“奴在家,奴在家,奴在家中绣花花……”后来才知道芦山花灯有一个很大的名头,说是“中国戏曲活化石”。
②芦山花灯源于何时,早已无从得知。芦山庆坛是一个祈福纳吉、酬神还愿的傩戏剧种,相传庆坛为祭祀三国时蜀将姜维而起,从宋代起开始盛行,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庆坛是一种坛法事与演剧艺术相结合的傩戏剧种,后与芦山花灯混合表演,俗称“一则灯一则坛”。
③看芦山花灯表演,观众无不被“花鼻子”(丑角)的奇特扮相而感到吃惊。他不但反穿皮袄,而且还斜挎半边膀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反穿皮袄是羌族人的习俗,斜挎半边膀子的是藏族同胞的穿着。而表演者的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的汉语,一个地方戏曲竟然有三种民族风情,这就不得不引起人的遐思,融合了如此多民族元素的芦山花灯,是否有着更久远的渊源与传承?
④芦山花灯自然属里山多坡多,交通极为不便,打着灯笼、火把走很远的山路赶来看“跩”花灯。于是,台上台下“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
⑤芦山花灯一“跩”就是2000年。时至今日,芦山花灯在保留了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令人高兴的是,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打破了传统花灯演员只能是男性的限制,让“幺妹子”变成了真正的幺妹子,男女老少皆宜;从芦山花灯的基本舞步中提炼而成“集体跩花灯”,更是把古老的艺术变成了大众艺术。“集体跩花灯”看上去步履轻盈、姿态优美,配上极具地方特色的花灯曲调,群众的可参与性相当强,类似于藏家锅庄,既是文化活动,也是健身活动,易于向大众推广普及。
(摘自《天府广记》,有删改)
乙 强化制度保障 发展戏曲文化
①中国人对戏曲的认知,往往是从幼年开始,大多与受上代人的影响有关。传统生活中的广场、庙会、节庆,现代生活中的剧场、电视、娱乐,都成为戏曲驻足心灵的起点,犹如一粒种子的开枝散叶、生花结果,伴随着人的成长与老去,最终戏曲成了生活不能缺少的内容,成了中国人的生活趣味、审美形式,也成了中国人的生命礼仪、集体记忆。
②然而,文艺市场化与大众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使得传统戏曲的观众逐渐流失。在当代新观念、新审美、新娱乐的映照下,传统戏曲面临着生存困境与文化误解。
③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青年人对传统戏曲缺乏足够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文化教育中戏曲文化教育的缺失,来自他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这种基于生活转型而出现的艺术认知落差,让偏见与误解相沿已久,直接造成了文化传承中对戏曲的不自信。戏曲职业队伍的不稳定,特别是戏曲人才难以为继;戏曲受众群体的边缘化,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渐行渐远,都成为戏曲发展不断趋于颓势的形象说明。
④随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我国戏曲传承发展逐渐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戏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戏曲文化各领域的扶持与提升,共同推进戏曲文化空间的整体营造,显示出当代中国社会对于建设新型戏曲文化生态的积极努力。对戏曲文化生态的修复与重建,既回应了变化中的时代审美对于戏曲艺术的新诉求,也回应了发展着的中国社会对于戏曲文化的新要求。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0.甲文侧重说明,乙文侧重议论,两篇文章的首段和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11.对于戏曲文化的发展,传统戏曲文化与当代人新观念、新审美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应该如何解决?请结合两文内容,提出你的建议。(4分)
12.如果要将两篇文章放入同一个图书栏目中,它们适合被放入下面哪一个栏目?请你做出选择并简述理由。(3分)
A.非遗历史 B.非遗文化 C.非遗传承
五、作文(60分)
13.班级准备召开“做奋发前进的少年”主题班会,主要围绕“什么是你前进的动力?你是如何发现的?”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自拟题目,完成写作,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故事。
要求:①要求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代诗歌,完成1~2题。
绝句(其一)
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①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②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注释】①行椒:成行的椒树。②朱老:与下文的“阮生”都是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
1. 本诗一共写了哪几种景物,请简要概括。(2分)
2.本诗和《望岳》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请分析这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大雅堂记
黄庭坚
丹棱杨素翁,英伟人也。其在州闾乡党有侠气,不少假借人,然以礼义,不以财力称长雄也。闻余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刻石藏于蜀中好文喜事之家,素翁粲然向余请从亊焉。又欲作高屋广楹庥此石,因请名焉。余名之曰“大雅”,而告之曰:
由杜子美来四百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况家室之好耶!余尝欲随欣然会意处笺以数语,终以汩没世俗,初不暇给。虽然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为文,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而入其门耶?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则思过半矣。
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素翁可并刻此于大雅堂中。后生可畏,安知无涣然冰释,于斯文者乎!元符三年九月涪翁书。
(出自《山谷集》,有删改)
3.下列语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不少假借人 少:稍微
B.闻余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 闻:听说
C.弃其大旨 旨:主旨
D.后生可畏 畏:害怕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余尝欲随欣然会意处笺以数语,终以汩没世俗,初不暇给。
(2)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
5.文章着重阐述了作者对杜甫诗歌的认识,作者认为要想进入“大雅堂”应该怎样做呢?(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请你结合名著内容,按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2分)
师:同学们,这次交流是围绕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联读,其主题为“自强不息,敢于担当”,请同学们结合阅读积累谈谈你的发现。
小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有担当。他一路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斩妖除魔,在大战黄风怪时,悟空即使被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吹伤双眼,也想方设法营救师父,承担保护师父的职责。
师:非常好,其他名著中也不乏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谁能从《水浒传》这部作品中找出一位这样的人物,并结合具体故事情节简要谈谈呢?
我:我觉得 。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和思考,感谢同学们的分享。
7.语文课上,老师建议大家围绕“令人尊敬的女性角色”这一主题对名著进行探究。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述其令人尊敬的事迹。(2分)
①达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简·爱(《简·爱》)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8分)
芙蓉(节选)
阿来
①秋天,观花与写花,按传统诗文惯常的路径,当以菊花为首。但如今,在很多城中,很难见到自然生境下的生长开放的菊花。都是等时节一到,一盆盆盛放的菊花密密地齐齐地摆放出来,在街头,广场,公园,形成装饰性的色块与图形,远观有很好的视觉效果,近看,却少了些自然的风致,完全的欧式园林作派。傲霜之菊,在中国诗歌之树的枝头,作为秋花最为闪亮。却是倚着篱墙,虽也是人工安排,却总是最大限度保留着自然的风致。
② 好在如果要写成都的秋花,怎么说,都要以木本的芙蓉为首。从时序上来说,芙蓉花差不多就是成都这个城市一年中最晚的花了。正所谓“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
③更可喜的是她的花期绵长。九月底,城中各处,偶尔可以看到团团浓绿的芙蓉树上,一朵两朵零星开放。那时,一树树黄花决明正在盛放。到了十月大假后,决明树艳丽的黄花呈现了零落之象。秋意一天浓于一天,这时,白的,粉的,红的芙蓉才真正渐次开放。苏东坡诗云:“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说得正是此花开放的时令。
④这就是在成都观赏秋花,要以芙蓉为先的首要理由——自然物候上的理由。
⑤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有文化上的理由。成都被简称为“蓉”,已有千年以上的时间。这个“蓉”,就是芙蓉花的“蓉”,木芙蓉的“蓉”。
⑥今天是重阳节,又是周六,薄薄的太阳出来,我带着相机出去寻访芙蓉。其实,芙蓉花渐次开放,已经有十多天时间了。好多树下,都有了零星的落花。但枝头上着花更多,或者已然绽放,或者将要绽放,还有更多的花蕾在等待绽放。那些挣破了苞片的花蕾都是红色的,但盛开的芙蓉却是粉白红三色。查植物书,说芙蓉因光照强度不同,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早晨开放者为白色,继而开放者为粉色,下午开放为红色。因为这个缘故,芙蓉花还有个“弄色芙蓉”的美称。我家楼下侧院中就有三株芙蓉,接连几天,我面对电脑累了,就下楼一次,一日里竟有五六次至多,并未见到书中所说变色的景象。早起开放是白色的,晚上还是白色。夕阳西下时是红色的,朝晖之下也是红色。但我因此看到了两个情形。一日,盛开的芙蓉花会像向日葵一样随着太阳旋转,以便把展开的花瓣和黄色而密集的花蕊朝向太阳。当太阳沉下楼群组成的参差的天际,盛开的花瓣就微微闭合了,第二天太阳起来,又再度展开。
⑦今天的成都城市中,虽然四处都可见到芙蓉,但成林成片者,已不能见。这种美丽的本土的植物,不仅扎根于自然生境,更深植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古书《长物志》上说:“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水光与花色辉映,“照水芙蓉”历来被视为一种极致的美景。成都多水,如果这个时节,某一段江岸,某一处湖边,遍开连绵的芙蓉,在这草木凋零的季节,那我们就得享一种宝贵的非物质的福祉了。
⑧在污染日重的环境中,芙蓉真还是一种能使这个城市显得清洁的树。一种有着内在清洁精神的树。发此感叹,因为观察到芙蓉花凋谢的特别方式。好多次,到开满繁花的树下,在地上见不到片片零落的花瓣,只看到一个个干瘪了的花蕾,失去了粉嫩的红色,先是变成枯草的颜色,再变成泥土的颜色。那时,我纳闷,是花蕾太多,为了腾出更大的开放空间,就必须有一些花蕾未及开放就悄然凋落吗?我特地给楼下几朵芙蓉花作了标记,两三天后,我确认,这几朵盛开的花,萎谢之时,并未像常见的那样花瓣片片飘落,而花蕊变成了膨胀的籽实,那一朵朵花只是慢慢收拢了花瓣,重新变回了花蕾的形状。
⑨今天是11月16日,雨后天晴,气温又回到二十来度。再出去散步,见树树芙蓉还开放着。只是树上的花朵已然十分稀疏。细看枝头,也没有了待开的花蕾。我想,待这些芙蓉开尽,真正的冬天就到来了。
(选自《成都物候记》,有删改)
8.文章写的是芙蓉花,但作者在开头却用一整段描写菊花,请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
9.作者对芙蓉花满含喜爱,用诗句营造出浓烈的抒情氛围。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③段画线句进行赏析。(4分)
10.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请结合本文分条概括,“芙蓉”对于成都这个城市的意义。(6分)
11.我们学过的课文《紫藤萝瀑布》与本文同样是讲植物,请仔细品读文章,试分析本文与《紫藤萝瀑布》的异同之处。(4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古人云,读书有三重境界“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山有路勤为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件需要一生去完成的事。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下面是一则有关“读书内容搜索”的材料,请结合材料,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每空不超过10字。(4分)
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阅读方式与体验。从“纸”上到“指”上,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疫情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隔离使足不出户的人们有更多时间去阅读。据百度搜索大数据统计,日均超2000万人次搜索书籍内容,其中① 两类内容是最受用户关注的内容,用户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激励和理财知识。疫情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产生影响。而阅读为人们② ,让人们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电纸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
(2)如果要紧跟上面语段补写出下面四个句子,其合理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出正确的序号。(4分)
①人们常说,阅读能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
②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③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
④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正确序号:
(3)为高质量推进成都市全民阅读工作,进一步了解成都市市民阅读情况,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2022年成都市全民阅读指数测评”调研活动,测评2021~2022年度全民阅读指数。学校报社为响应这一活动,请你作为校园小记者,拟写四个采访问题调查校内学生的阅读情况。(4分)
采访问题①:
采访问题②:
采访问题③:
采访问题④:
2022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
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语 文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3分)C 【解析】C项中“拧开”的“拧”应读“nǐnɡ”。故选C项。
2.(3分)B 【解析】A项中“干躁”应为“干燥”;C项中“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D项中“审察”应为“审查”。
3.(3分)B 【解析】B项“轻歌曼舞”指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4.(3分)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先是决胜之战,再是收官之战,应将“收官”与“决胜”互换位置;B项搭配不当,“成立”与“工作理念”搭配不当,应将“成立”改为“树立”。C项不合逻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和“四川的书法发展”主客颠倒,应将二者调换位置。
二、5.(3分)D 【解析】“淫”是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的意思。
6.(3分)A 【解析】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B项前者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是结构助词,的。C项前者是动词,表判断,可译为“是”;后者是介词,可译为“给,替”。D项前者是介词,译为“和,跟”;后者是副词,译为“一起”。
7.(3分)D 【解析】句中“正”应译为“常法”,“道”应译为“规则”。
8.(3分)B 【解析】甲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乙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9.(1)(2分)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
(2)(4分)《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评分标准:每空1分(标题不计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计分。共6分。
四、10.(3分)两篇文章的首段和结尾段有相似之处。甲、乙文首段均由幼时对戏曲的印象引出下文内容,结尾段均总结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点明内涵,总结全文。
评分标准:答出特点,1分,具体分析,2分。共3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两篇文章首段和结尾段所讲述的内容,再具体去分析特点。甲文侧重说明,首段是借幼时哼唱的戏曲“奴在家,奴在家,奴在家中绣花花……”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芦山花灯,并引起下文对芦山花灯的介绍;结尾段说明了芦山花灯在现代的发展;乙文侧重议论,首段是借幼时对戏曲的记忆入手来引出下文对戏曲传承的议论,结尾段讲述戏曲传承在现代的发展。由此可知,两文在首段都借用幼时对戏曲文化的记忆来引出下文内容,结尾段都谈到了戏曲在现代传承发展的问题。据此作答即可。
11.(4分)示例:①对于传统戏曲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留优秀的精髓,摒弃不良的文化,不忘传承,敢于创新。②给予传统戏曲文化更多机会,将现代审美、观念融入传统戏曲文化中,使传统戏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是要求对于传统戏曲与当代人审美产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做给予建议。在回答时,我们可以结合两则文本内容给予建议,从甲文“时至今日,芦山花灯在保留了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建议我们对传统戏曲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创新;乙文内容建议我们应给予传统戏曲文化更多的机会,将现代化的审美与其相融合,将传统戏曲文化更好地发展下去。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12.(3分)选C。甲文主要说的是四川芦山花灯的表演形式和传承创新,乙文主要论述的是传统戏曲在现代的生存困境,引发关于传统戏曲在现代审美下如何发展的深刻思考。两篇文章的共同内涵都在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新。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1分,理由,2分。共3分。
【解析】结合两文内容分析可知,甲文先介绍说明芦山花灯的历史、表演形式,最后一段讲述了芦山花灯的如今发展与创新。乙文由当下传统戏曲文化面临的生存困境,引出对传统戏剧发展问题的思考,最后一段讲述了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传统戏曲发展的新空间。两者都是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故选择C项。
五、13.略
B卷(共50分)
一、1.(2分)堂西的竹笋,堑北的椒树,园中的梅子,堂前的松树。
评分标准:每2点1分,共2分。
【解析】这首诗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椒树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成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由这些可以看出诗中一共有四种景物,分别是在厅堂西边的竹笋,堑北种的椒树,园中即将成熟的梅子和堂前的松树。据此概括即可。
2.(2分)本诗表现出诗人渴望安定的心境和淡泊的志趣。《望岳》表达了诗人不怕苦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评分标准:答出本诗的情感,1分,答出《望岳》的情感,1分。共2分。
【解析】《绝句》(其一)出自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回到成都草堂时所写的一组即景小诗。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绝句》(其一)是第一首,写的是作者当时内心渴望安定的心境和淡泊的志趣。《望岳》作于诗人青年时期,诗人通过对泰山雄伟磅礴景象的描写,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据此概括即可。
【鉴赏分析】
诗句
赏析
堂西长笋别开门,
堑北行椒却背村。
内容:这首诗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堂西的竹笋,堑北的椒树,园中的梅子,堂前的松树。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草堂的爱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朴素要求。他久经奔波,只要有一个安身之地就已经满足了。
梅熟许同朱老吃,
松高拟对阮生论。
内容:诗人处在远离闹市的幽静环境之中,因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主旨】这首诗虽属赋体却兼比兴,于平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草堂景色的喜爱和淡泊宁静的心志。
二、3.(2分)D 【解析】D项中“畏”译为“敬畏,敬服”。
4.(6分)(1)(3分)我曾经想根据我对杜诗的领会,来动笔写几句,但始终因整天被俗事羁绊,没有闲暇时间。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1 分;“尝”“以”翻译正确,各1 分。共3分。
(2)(3分)如果让青年学子自己去摸索,就会觉得很艰深吃力。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1 分;“故”“深”翻译正确,各1 分。共3分。
5.(4分)①杜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无意为文”,只有广泛涉猎各种典籍,博览群书,做到如杜诗般出神入化的境地;②学杜诗,不在于苟求文字和声律,而在于学习其内蕴情感,人格精神,即“无意而意已至”。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过阅读发现,要进入“大雅堂”需向杜甫看齐,要达到“无意为文”,就必须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做到与杜甫一般出神入化;还要学习杜甫的“无意而意已至”,就必须讲究在作诗时不再苛求文字和声律,将注意力放在其蕴含的感情上,这样才可以像杜甫一样,进入“大雅堂”。据此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丹棱杨素翁,是一位英俊奇伟的义士。(他做事很较真),在当地乡里之间很讲豪侠之气,(对待别人的过失),(他)稍微也不肯宽容,但只凭礼义却从不依仗财势(欺凌弱者)而享誉一方。听说我想把杜甫在东西川和夔州写下的诗篇全部书写下来刻成诗碑,存放在蜀中喜好诗文者家中,素翁便欣然向我请求承担此事。并打算修一高堂广厦来陈列这些诗碑,于是请我为之命名。我替此屋取名叫“大雅堂”,并对他说:
自杜甫以来四百年间,诗风颓丧,文人墨客受当世流俗影响,大都随波逐流,即使是杰出的才俊,其诗作也远未达到杜诗的境界,更不要说那些喜好诗文的一般士子了!我曾经想根据我对杜诗的领会,来动笔写几句,但始终因整天被俗事羁绊,没有闲暇时间。(即便我如愿写了),但杜诗的精妙之处乃在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如果不是广泛地涉猎《诗经》,熟悉《国风》《雅》《颂》,深刻领悟《离骚》《九歌》的人,怎么能咀嚼、理解杜诗的内涵和意味,从而顺利地进入到诗歌创作的正确门径呢?因此,如果让青年学子自己去摸索,就会觉得很艰深吃力;假如进入大雅堂的人,能够按照我这个观点去探寻它,就会事半功倍,省力多了。
那些喜欢穿凿附会的人,抛弃了杜诗的主旨,一味地在比兴和技巧上夸夸其谈,认为杜诗中所涉及到的林泉、人物、草木、鱼虫,每一样都有所寄托,有所指代,就像当世很流行的猜诗谜的一样,那么,杜诗就毫无价值可言了。素翁可把这篇记一并刻在大雅堂中。后生学子是可以敬畏的,怎么能料定后之登大雅堂者对这碑上的诗文没有豁然贯通的人呢!元符三年九月黄庭坚(涪翁)书。
三、(一)6.(2分)示例一:《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很有担当。他为朋友两肋插刀,在野猪林救下林冲,疾恶如仇、侠肝义胆,令人敬佩。
示例二:《水浒传》中的武松很有担当。他虽自己身陷囹圄,因受恩施厚待而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有勇有谋、有恩必报、行侠仗义。
评分标准:人物,1分,分析,1分。共2分。
【解析】根据对话可知,需要从《水浒传》中找出一个敢于担当形象的人物并简述相关的故事情节。如鲁智深解救金家父女,在野猪林帮助林冲等等很多情节,都体现出鲁智深敢于担当的形象。如武松被发配至孟州,即使自己身陷囹圄,但还帮助施恩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只因为施恩曾帮助过他,从中体现出武松敢于担当的形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能体现敢于担当形象的人物,意思合理即可。
7.(2分)示例一:达雅在与保尔结婚后,一直尽心照顾保尔。当保尔因为身体状况提出要和达雅离婚时,她果断拒绝。达雅善解人意,她支持保尔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给了保尔坚强面对生活困难的动力。
示例二:简·爱经历了坎坷不平的童年,但是她始终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发觉爱上罗切斯特时,敢于去爱,坚信人在精神上是平等的。在罗切斯特受伤后,也没有因他身体上的残疾而弃之不顾。
评分标准:故事情节能够体现人物“令人尊敬”,符合小说内容即可。共2分。
(二)【文章解构】
文章类型
抒情散文·芙蓉(节选)
文章线索
以芙蓉花的生长及作用为线索。
内容精解
第一部分(第①~②段):通过写菊花的特点来引出成都的秋花——芙蓉花。
第二部分(第③~⑧段):介绍芙蓉花的特点及芙蓉花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第一层(第③④段):介绍芙蓉花的花期和开放时的状态,这是芙蓉花作为成都观赏秋花首选的理由之一。
第二层(第⑤~⑧段):介绍芙蓉花在文化和环境保护上的作用,这也是芙蓉花在成都观赏秋花首选的理由之二。
第三部分(第⑨段):讲述作者眼前的景象,表明等芙蓉花尽之时就是冬天到来之际,芙蓉在这里也有物候的作用,表明作者对芙蓉花的喜爱。
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通过写菊花在秋季时的特点引出成都的秋花——芙蓉花,它具有与菊花完全不相同的特点,花期长,具有自然气息,介绍了在成都观赏秋花首选芙蓉花的理由,表达了作者对芙蓉花的喜爱。
主题总结
作者通过对成都秋花——芙蓉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芙蓉花的喜爱之情。
8.(4分)①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按传统诗文的惯常路径是以写菊花为首,但在段末却点出菊花盆栽只有装饰的观赏效果而无自然的风致,其中蕴含的情感是明褒暗贬,为下文写芙蓉花做铺垫,有欲扬先抑的效果。②写菊花盆栽缺少自然风貌,是为了反衬出芙蓉花的自然之美。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考查的是段落作用,该段位于文章首段,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去分析。本文首段描写菊花,通过菊花“却少了些自然的风致,完全的欧式园林作派”“却是倚着篱墙,虽也是人工安排,却总是最大限度保留着自然的风致”来反衬芙蓉的自然之美,为下文写芙蓉花做铺垫。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9.(4分)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苏东坡的诗句“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说明了芙蓉花期之晚,与前后文互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芙蓉花的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答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作用3分。共4分。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明确第③段画线句子“苏东坡诗云:‘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既与第②段讲述芙蓉花是成都秋天开的最晚的花相照应,又与后文第④段讲述了在成都观赏秋花要以芙蓉为首的理由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芙蓉的喜爱。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0.(6分)①“芙蓉”装点着成都,明丽娇艳的芙蓉花是成都的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②“芙蓉”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载体,成都不仅以“蓉”命名,从古至今更有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描写“芙蓉”的佳作,是宝贵的精神财富;③“芙蓉”对环境有着清洁、保护的作用,他的花朵枯萎后不会落地,会重新变成花蕾。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到在文中有关“芙蓉”对成都意义的语句,加以概括总结即可。细读文本可知,从第③段“九月底,城中各处,偶尔可以看到团团浓绿的芙蓉树上,一朵两朵零星开放……红的芙蓉才真正渐次开放”可知,“芙蓉”装点着成都,成为成都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从第⑤段“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有文化上的理由。成都被简称为‘蓉’,已有千年以上的时间……”,第⑦段“这种美丽的本土的植物,不仅扎根于自然生境,更深植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可知,“芙蓉”是成都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不仅从成都的别名“蓉城”可以看出,还可以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看出。从第⑧段“在污染日重的环境中,芙蓉真还是一种能使这个城市显得清洁的树。一种有着内在清洁精神的树”可以看出“芙蓉”自身对环境有清洁、环保的作用,它的花朵枯萎后不像寻常花朵那样凋落在地,而是重新变成花蕾的样子。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1.(4分)同:都由植物引发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异:《紫藤萝瀑布》着重描写紫藤萝盛放的情景,写花儿自衰到盛,作者的心情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本文在描写芙蓉花盛开情景的同时,也介绍了芙蓉的自然物候特征、文化内涵、城市风貌,表达了对城市环境的感受。
评分标准:相同点2分,不同点每点1分。共4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两篇文章的内容,提取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主要内容是在讲成都的秋花“芙蓉花”,主要写了芙蓉花开放时的状态、芙蓉花的作用,从而表达作者对芙蓉花的喜爱和对城市环境感受。《紫藤萝瀑布》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因自己命运坎坷,加上弟弟身患重病不久于人世,内心伤痛,无以纾解,偶然于行进中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由花儿的衰而又盛,联想到生命的无止境,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强了生活的勇气。据此概括总结即可。
四、12.(1)(4分)①励志成功和投资理财 ②示例:带来了精神世界的滋养
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4分。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并结合语段内容,由“两类内容是最受用户关注的内容”可知,指的是励志成功类和投资理财类,由此可得出第一空。第二空由后文“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可知,这里应该填写阅读的作用,在结合前文的“疫情……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产生影响”可知,这里应填写阅读可以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相关内容,回答合理即可。
(2)(4分)③①④②
评分标准:排序正确,4分。共4分。
【解析】第一问的语段最后说的是阅读在科技的加持下变得“轻”起来,③句与上面语段最后一句逻辑联系更为紧密。第①句“阅读能……使人生变得轻盈”与第③句“体验之轻灵”相对应,①句紧跟③句。②句中“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与第④句“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相对应,②句紧承④句,故最后顺序为③①④②。
(3)(4分)示例:①同学你好,请问你平均每周的阅读时长是多少呢? ②同学你好,请问你平时最喜欢读哪些方面的书籍? ③同学你好,请问你平时喜欢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 ④同学你好,请问你使用过有声书的阅读方式吗?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采访的对象是谁,是校内学生,那采访问题必须贴合学生的生活,切勿提与学生生活不相关的问题。采访的问题可以围绕学生最近的阅读了什么书籍,大多都是什么类型的,阅读时长、阅读方式等展开。回答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及运用,文富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