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6——19 古诗二首【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6——19  古诗二首【说课稿】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6——19  古诗二首【说课稿】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6——19 古诗二首【说课稿】

    展开

    19.《古诗二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在《夜宿山寺》中,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的身临高处的感受。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主要描写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短短几个诗句就把敕勒川的清新、辽阔,及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敕勒歌》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饱含着慷慨豪迈之情,洋溢着对故土的热爱和思恋。二、说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概括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诗。四、教学过程《夜宿山寺》(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1.学生自由读诗。2.指名读词。3.指名朗读全诗。(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 出示前两行诗。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出示后两行诗。(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敕勒歌》(一)板书课题。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广袤的大草原,一起聆听一首穿越千古的天籁之音。学习这首诗歌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板书课题)(二)结合注释,掌握常识。结合课下注释,掌握以下要点:1.选自《杂歌谣辞》,《乐府诗集》卷八十六。2.《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3.乐府是汉朝掌管音乐的机关,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三)音视导入,学生自读。同学们,大家从北朝民歌中能读出什么信息呢?明确:《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提到少数民族,我们对于我们的民族兄弟还是不太了解。因为他们有着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记录他们生活的视频片段。[师引导]他们有他们的语言,他们有他们的音乐,他们有他们的文化,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性格,他们有他们的家园。大草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在《敕勒歌》里你能读出来吗?下面,请你大声的阅读一分钟,然后说说你读到了哪些景物。(生自由阅读1分钟后,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四)反复诵读,把握节奏和韵律。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五)细读诗歌,感受景色这首诗歌只有短短的27个字,所写景物也很简单,就是从宏观着眼,对草原进行了静态的勾画。请你说说在草原人眼中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呢?引导学生分析景物,从景物的作用、描写的角度、修辞的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的阔大恢宏的特点。明确:1.敕勒川,阴山下交代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敕勒川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2.天似穹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其中,以特有的熟悉的穹庐为喻体,具有民族特点和亲切感,蕴含着美好的情感。引导学生尝试感受牧民以草原为家的情感。写天空是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敕勒川的辽阔。(分析比较)写天空可以有很多的词,草原人单单用了他们最熟悉的穹庐。这就赋予了诗歌强烈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3.天苍苍,野茫茫写天地一体,一望无际,天地之间都是一样,没有变化,空无一物。看到这种景象,未免感到单调,让人想到荒凉、荒原。4.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是点睛之笔,充满了动感。风拨动了草原,让我们见识了草原的生命本质。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一群群的牛羊,忽隐忽现,到处都是,风吹到之处,处处都有惊喜。整个草原由静到动,由单一到多彩多姿,充满了勃勃生机。5.艺术手法总结:烘托、比喻修辞、多角度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六)描述景色,领悟情感。在这辽阔美丽的草原上,真想高歌。我们不是歌者,我们就来说吧。[要求]以原诗为基础,加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草原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景。通过你们的诠释,我们感到草原的美丽。那么在简单的勾画中,饱含了敕勒人怎样的情感呢?明确:赞美、热爱、自豪。他们生生不息,他们安居乐业,他们怡然自得,他们满足于他们的生活。敕勒人面对雄浑壮阔的家乡,他们在放声歌唱,没有羁绊,毫无顾忌——播放歌曲《天堂》是啊,出生成长和生活的土地,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天堂。对于我们刚刚听到的演唱,我感觉他不是在唱,是在吼。这是他们对家乡情感的直接表达!亲临大草原,让我们伴着澎湃的歌声,齐诵《敕勒歌》!(七)个性吟诵,展现自我。假定身份,读出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齐诵、分部朗诵、个人吟诵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八)激情表达,升华情感。诵读之后,我们发现,在我们以为的蛮荒之地,也有着一群热爱自己家乡的可爱之人!他们粗犷豪放,他们率真可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故土都有母亲般的敬仰与热爱。我们也是这样!下面,请你用诗的语言尝试表达自己对家乡情感。很多诗歌,都以爱家乡、爱祖国为主题,请你课下收集、整理,并进行比较分析。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