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有答案)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2)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3)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5)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6)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晚军营苦寒的句子是 , 。
(8)《木兰诗》中后来演化成成语“扑朔迷离”的句子是 ,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在绘画艺术殿堂里,如何ji①取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精髓,创新发展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是时代赋予每个画家的重大历史使命。对此,时振华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和追求。他认为,对于中国画家而言既不能 甲 、自我贬低,也不能墨守成规、停滞 ② 不前。
乙 很可能会使中国花鸟画走向没落,如果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革新开拓,才能使中国花鸟画永葆青春、充满生机,进而走向光明的未来。 徐悲鸿先生曾说过,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两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因此,对于传统中国画 丙 。在这种艺术理念下,时振华先生在时代的大潮中不懈地开拓,推陈出新,开创了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新风貌。
(1)根据拼音为①处填写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填写正确的拼音。(只填序号)(2分)
① ②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A.妄自尊大 B.妄自菲薄) 乙 ( A.保守 B.恪守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当,“如果……才……”应该改为 。(3分)
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不足的要补全 ②优秀的应保留
③不好的就改正 ④快绝迹的应继承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 分)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的“求”“访”,似乎表现了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
B、次句以“无伦”赞美了贾生的才华横溢,无与伦比。
C、第三句的“夜半”突出了君臣谈话直至深夜,“前席”描绘了汉文帝凝神倾听的情状。
D、这首借古颂今,先抑后扬,先讽刺了汉文帝访“逐臣”的虚情假意,后赞美当今皇上的体恤民生。
4、诗中的“可怜”是什么意思?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文,自工④。世人患⑤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苏轼《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
【注释】①顷岁:近年间。②孙莘老:即孙觉,苏轼好友。③欧阳文忠公:宋代文学家欧阳修。④自工:自然精妙。⑤患:毛病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但当涉猎 ⑵及鲁肃过寻阳
⑶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⑷唯勤读书而多为文
6.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3分)
A.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
B.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
C.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
D.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
7.给“少有至者”中的“至”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⑵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9.甲乙两文中的孙权和欧阳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别人要多读书的句子分别是:“ ”、“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9分)
浪漫的母亲
张亚凌
①我一直觉得,母亲从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②记得小时候,切面条时,母亲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凌娃,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歪着脖子仰着脸蛋,边瞎想边瞎说,母亲就按我说的样子来切: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说啥她就切成啥样的。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
③父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了我的参与我的瞎想瞎说,我才嬉戏般吃完没油水没菜的杂粮面条,还吃得有滋有味。
④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只要我们兄妹没事,就可以趴到案板上参与。洗干净的各种豆子就放在旁边,馍馍的形样随便捏,可以在里面放进自己喜欢的豆子。母亲只是强调说,自己捏的馍馍蒸熟后就是自己的了,得吃完,不许耍赖的。
⑤已经说好了,我们就没有抱怨地吃着其实并不喜欢吃的各种馍馍。不过就因为有几粒豆子包在里面,且是自己包进去的,吃时的感觉就好多了。
⑥想想看,几个箅子①上,东倒西歪着不同形样的馍馍,谁家会这么开明?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种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⑦母亲的浪漫,当然不止这些。
⑧想想,吃个苹果都像过年一样隆重的年月,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了多少苹果,都在母亲反反复复中数得清清楚楚,我们绝对没有机会偷吃的。
⑨摘苹果是母亲亲自做的事情。高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小心地摘下来,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的。不过,母亲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
⑩树上是结了好些苹果,可一条巷子好歹也二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两个,也留不下几个让我们吃。我们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的,我们不过是用苹果一种味儿,换来了很多味儿。
⑪呵呵,人都吃不饱,还给鸟雀留。一棵苹果树让我们吃到了许多味儿。这都是母亲的浪漫啊。
⑫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问,你把啥忘了?我想了一会儿,没想起什么。母亲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母亲说,把家里大门的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舒坦。
⑬父亲嘴角一撇,不屑道,凌儿都上大学了还和娃玩呀,——我俩还得赶路呢。
⑭“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
⑮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⑯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的最最浪漫的事。
⑰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只是图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哝不合算时,母亲说了,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快,还是咱划算。
⑱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
⑲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
⑳也记得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事。八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面②,娃娃们围着吃,大人们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并嘱咐道,好好看。
㉑母亲信奉“嘴瘾一过就消化了,眼瘾一过就留心里了”,当别的母亲给自己孩子带回来吃的东西时,她给我带回来的多是本子、笔,或者书。三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连吃饭都是问题,母亲却给我定了一本少年阅读的杂志。
㉒巷子里别的女人不理解我的母亲,说她“不会过日子”,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
㉓我喜欢母亲身上的那股浪漫,我今天之所以喜欢写作,多半是继承了她的浪漫吧。我更想把它作为一种财富,让孩子传承!
注释:①箅子:用以蒸焖食物的炊具。②踅面:陕西合阳独有的传统特色面食。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题中的“浪漫”既是组织材料的线索,又暗示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B.对于苹果,母亲之前视若珍宝与后来慷慨分享这两种行为是矛盾的。
C.第⑭段加点词“已经”“还”表现了母亲对外出求学的女儿的体贴。
D.文章通过“父亲”“大人们”“别的母亲”的言行反衬母亲的浪漫。
11.文章叙述了母亲多件浪漫的事,概括其中的三件事。(5分)
(1)
(2)
(3)
12.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6分)
(1)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从加点词表达作用的角度赏析)
(2)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理解句子含义)
13.文章结尾说“我”更想把母亲的“浪漫”作为一种“财富”。请联系全文说说这种“财富”包含哪三方面的内容。(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1分)
打哈欠为何会传染?
①Hell,请大家盯着上边这张图,看看能不能坚持3秒?多数朋友在3秒内已经开始打哈欠了。有些人甚至一看到“打哈欠”三个字,都会情不自禁地打起哈欠。看来,哈欠的传染性大家都深有体会。
②有人认为,打哈欠是颓废的表现。其实不然!在打哈欠的短短几秒钟时间内,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松弛,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得到休息,对人体起到了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此外,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精力恢复充沛。口腔肌、面部肌和颈肌的紧张活动,能促使头部血管的血流速度加快,这一切均使脑细胞的供血状况得到改善。同时打哈欠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人困乏的时候哈欠不断,提醒人体大脑已经疲劳,需要睡眠休息。
③那么,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呢?
④事实上会传染的可不止打哈欠,人类很多行为都具备“传染性”,只是大家没意识到。在交流过程中人们会自然而无意识地复制别人的一些表情、动作、情绪和行为方式,这种特有的复制现象称为“无意识模仿”。而打哈欠的“传染性”也是无意识模仿的产物。无意识模仿会让我们像变色龙一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社会心理学又把人类的无意识模仿称为“变色龙效应”。有研究者专门做过实验,让被试者与实验员进行自然交谈,过程中实验员适当增加摸脸、抖腿等动作,被试者也会随之做出摸脸、抖腿等动作。整个交流过程中,被试者完全察觉不到自己发生了模仿行为。
⑤在研究中,神经学家发现,在人类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里,埋伏着一种名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当人类看到某种动作或表情时,视觉会通过神经反射刺激大脑皮层,此时镜像神经元被激活,促使人们模仿这些行为或表情。不过,大部分人类幼崽并不会被“传染”打哈欠,因为打哈欠是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负责的一种复杂社会行为,只有四岁以后的儿童才有能力辨别这一动作,并且互相“传染”。同时,这种无意识模仿也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实际收效,“变色龙效应”只能让你跟着别人打哈欠,却无法让你因为挨着学习好的人,就能考试100分。
⑥有研究认为,打哈欠“传染”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又称共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在英国利兹大学的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回答一个移情能力的问卷,并和一位“带领者”在房间里相处十分钟,而“带领者”会在这段时间里故意打哈欠。实验结果显示,越容易被打哈欠“传染”的人,他们的移情能力答卷得分也越高。无独有偶,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者也在实验中观察到,自闭症患儿对于别人打哈欠更加无动于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打哈欠“传染”与移情能力存在联系这一观点。所以,在不太能够对他人感同身受的情况下,人们很可能也不会受他人打哈欠的影响。因此,打哈欠的“传染”在亲人之间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朋友、熟人,最后是陌生人。当面对的人越亲密时,我们的同理心越强,也就越容易跟着对方一起打哈欠了。
⑦看完本文,你是不是打了不止一个哈欠了呢?
14.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跟“打哈欠”一样,人类还有许多行为也具备“传染性”。
B.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种变色龙效应。
C.打哈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大部分人类幼崽不会被传染。
D.“变色龙效应”使得挨着学习好的人坐的学生考试能得100分。
15.阅读文章第②段,简要概括“打哈欠”对人体的四个作用。(4分)
16.请运用文章内容,向老师解释产生下面现象的两个原因。(4分)
下午第一节课,大家拼命抵抗睡意侵扰,努力进入学习状态。这时,一个人打了个哈欠,随后“哈欠”病毒迅速蔓延,越来越多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打起哈欠。渐渐地,整个教室便“听取哈欠声一片”了。
(五)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
网络课程教育,俗称“网课”,早在1998年便已在中国少数大学推行。这次全球性疫情停课停工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了一份应用程序和平台清单,上榜的软件被认为用户群强大,有影响力,大部分免费,支持多种语言。其中,钉钉成为首选平台。钉钉第一时间提出的“在线办公指南”,保证了钉钉平台上多数企业组织维持正常的办公。关注“网课”教育的城市以三、四线城市居多,新增用户多来自于中小城市。
【材料二】
百度搜索大数据统计出疫情期间关于“网课”的搜索热点以及相关内容。
【材料三】
“网课”的初衷是好的,但短时间转型,各方面都没有万全的准备。有的老师就表示网课被卡死,学生老师一起挤,好不容易老师挤进去了,结果学生没进来。有的家长认为网课内容丰富,可以反复学习,充实孩子的假期。也有的家长担忧网课缺少师生互动,效果不能保证,而且网课质量良莠不齐。但就目前来讲,网课仍然是最优的方式,教育部门与互联网管理部门应共同发力,规范网课市场,提升网课的质量,同时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对在线教育平台的内容进行抽查和评估,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空间的“自洁”功能,鼓励和引导广大网民对网课进行打分评估。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配合,才能推动互联网络课程教育的发展。
17.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最早接触到“网络课程教育”的学生只是部分高校的学生,数量不多。
B.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应用程序和平台清单中,钉钉软件排在第一位。
C.关注在线教育的城市以三、四线城市居多,一线城市普遍不注重在线教育。
D.网络课程教育的良好稳定发展有赖于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作。
18.【材料二】反映了关于“网课”的哪两方面的信息?请简要概括。(4分)
19.如何解决“网络课堂”出现的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3分)
(六)名著阅读(8分)
20.填空题(4分)
(1)祥子从匪兵处逃走,继续攒钱买车,车还没买上,钱又被_______敲诈去了。
(2)祥子所拉过的包月中,最关心祥子的是_______,祥子也最尊敬他。
21.简述祥子两次买车后,车子的结果分别是什么?(4分)
三.作文(60分)
22.请以“这样的你,不普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选材要紧扣中心;能写出人物精神风貌;②不少于600字;③不抄袭,不套作,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七下半期考参考答案
1、(1)弹琴复长啸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赚得行人错喜欢
(6)马上相逢无纸笔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1)汲 zhì (2) 甲:B 乙:A
(3)只有……才……(4)、D
3、D
4、可惜。本诗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讽刺与批判,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5.⑴粗略地阅读 ⑵到,等到 ⑶ 曾经 ⑷ 作、写
6.B
7.C
8.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⑵文章的缺点不一定等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
(1)“士(指读书人)、三日(多日)、更(重新)、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疵病(指文章的缺点)、作(写文章)、见(发现)”为重点词语。
9.甲文“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乙文“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
【乙】昔年,孙莘老认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就会变得精妙;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这是欧阳先生拿他曾经试过的经验告诉他人,所以特别耐人寻味。
10.B
11.(1)母亲按我们的意愿切面条、捏馍馍,用种种方式唤起我们的食欲。(2)母亲珍惜苹果却还能与邻居分享,并留一个给鸟雀。(3)母亲让外出求学的“我”带上家门钥匙,以慰藉“我”的思家之情。(4)母亲种向日葵只图好看,不介意路人采摘。(5)母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愿意花钱让“我”看书学习。(任写两件即可)
12.(1)“解释”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钥匙缓解了外出求学的“我”想家时的痛苦(钥匙给想家的“我”带来安慰),表达了“我”对母亲体贴的感激。(2+1)
(2)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深知知识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今天”的读书学习能成就孩子“明天”的美好未来。(言之有理均可)
13.①养育孩子:充满情趣,或富有智慧;②对待他人:慷慨大方,或不计得失;③面对生活:有着(超越物质的)美好的精神追求。(2+2+1)
14.D
15.①对人体起到了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②能使精力恢复充沛;③能使脑细胞的供血状况得到改善;④能催眠(提醒人体大脑需要睡眠休息)。
16.参考示例:老师,因为有一个同学打了哈欠,“镜像神经元”促使边上看到的同学无意识模仿了这位同学打哈欠,如此传递下去,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打起哈欠,这是一种变色龙效应。同时,这也是我们移情能力强的体现,或: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为亲密,同理心强,所以很容易就跟着打哈欠了。
17.C
18.①在网络搜索学科知识中,搜索“语数英”三个学科居多。或:搜索数学学科知识的最多。②网课问题热搜中,大多数人最担心的是“网课突然卡顿”的问题。(回答:大多数人最担心的是“网课教学效果”的问题亦可。)
19.①平台提升技术,解决网课卡顿问题,优化软件功能;②教育部门与互联网管理部门应共同发力,规范网课市场,提升网课的质量;③发挥网络空间的“自洁”功能,鼓励和引导广大网民对网课进行打分评估。
20、(每空2分)1. 孙侦探 2. 曹先生
21. 第一次被乱兵抓去当壮丁,车被乱兵抢走。第二次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又卖掉了车。
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