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教案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制)(2022年)
展开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一、知识技能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汉字真有趣
一、课前导读。
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让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加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二、活动建议。
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科书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活动建议”。
课件出示:
先认真读读阅读材料,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再从下面的活动内容中选择一项,制订活动计划。根据活动计划开展活动。
活动建议: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汇报活动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搜集资料
课件出示:
查找图书
1.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去找书。如,查找汉字故 事,就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柜上去找。
2.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网络搜索
1.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2.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材料。
请教别人
1.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已需要的资料。
2.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三、阅读材料。
1.字谜七则。
课件出示:
字谜1: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字谜2:
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字谜3:
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字谜4:
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2)小组交流,体会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
画谜你也能猜吗?
字谜5、字谜6
字谜7:
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2.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出示课件:你发现了吗?
谜面:
有火放鞭炮,有手来拥抱,有饭吃个饱,有脚赶快跑。谜底:包
①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疏通文意。
②小组交流,从这则谜语你发现了什么?。
③引导学生试着回答。
从上面的谜语中,我们发现了汉字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
出示课件:我来说你来猜。
⒈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
(淡)
⒉一横又一直,不能猜作“十”。
(支)
⒊舌头舔甘蔗。
(甜)
⒋一物有千口,你有我也有。
(舌)
5、故宫(打一位作家)
(老舍)
6、一人一口。
(合)
7、厂里有个白小子。
(原)
8、四张嘴,有头有尾 。
( 申 )
师:同学们可要认真看了,我的这三则谜语,可是只猜一个字。
出示课件:
第一则: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手命难保。
第二则: 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
第三则: 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
①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疏通文意。
②小组交流这几则谜语的谜底。
③引导学生大胆回答。
2.门内添“活”字
出示课件:
三国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有一次,曹操命人造一座花园,花园造好之后,曹操去看,也没说好坏,随手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于是去请教杨修。杨修心领神会,对众人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是嫌你们把花园门造得太宽大了。”众人听后便把花园的门重修了,曹操见后非常高兴。
①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②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③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3.有趣的谐音。
出示课件:
(1)外甥打灯笼----
(2)梁山泊军师----
(3)孔夫子搬家----
(4)四月的冰河----
(5)咸菜烧豆腐----
(6)隔着门缝吹喇叭---
▲石头落水——
▲腊月天气——
▲秃子打伞——
▲打架揪胡子——
▲ 三九天穿裙子——
▲矮子倒水-------
▲八十岁的老翁弹琵琶-------
▲半云天挂口袋-------
▲保温瓶的塞子-------
▲鼻梁上推小车-------
①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②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③统一答案后,学生朗读体会。
4.“枇杷”和“琵琶。
出示课件:
枇(pí)杷(pá)”与“琵(pí)琶(pá)”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予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xiāo)管尽开花。”
师:怎么样,有意思吧?下面我们来阅读一则谐音笑话和一则谐音小故事,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神奇。
出示课件:
谐音笑话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是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谐音小故事
“侍郎是狼”与“尚书是狗”
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与和珅同时在朝为官,纪晓岚任侍郎,和珅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在一起喝酒,和珅指着一只狗问:“是狼是狗?”纪晓岚是个非常机敏的人,马上意识到和珅是在辱骂自己,就不动声色地回答道:“垂尾是狼,上竖是狗。”
学生阅读,交流看法。
5. 有趣的形声字。
出示课件:
在汉字王国里,形声字是重要的一员。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形声字,它们在数千年的汉字发展史中不断变化,还藏着许多秘密呢!
这个字是星星的“星”。在甲骨文里,开始用三个圈表示“星”,它的字形必须和日、月相区别:太阳是圆的,月亮是缺的,星星的特征是众多,所以画三个圈来表示。但问题是,三个圈表示的事物太多了,可以是三块石头三个果子、三个拳头······谁说它一定就是星星呢?为了与其他的事物加以区别,古人就在字形里加了一个声符“生”。由于强化了字音,人们把“星”和其他圆形的物体区分开来。
再来看看这个字,这是凤凰的“凤”,繁体字写作“鳯”。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它的样子有点儿像今天的孔雀,头上戴冠,拖着漂亮的长尾巴。尽管如此,凤凰与其他鸟类也较难分清,古人想出了办法:在字形上面添加了一个声符“凡”,用来标示字音。在后来的字形里,“鳯”有了声符 凡”,形符变成了“鸟”,是不是像风凰之形,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由于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简化后,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还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这个字你猜到了吗?它是蜀国的“蜀”。相传古蜀国有一位先祖,名叫蚕丛,是养蚕的专家。“蜀”字最开始就是蚕的象形,上半部像虫首,下半部是蜷曲的身子。但这个字与其他象形字的区分度还不够大,人们又给它添加了一个“虫”字,强化了它的意义。
学生阅读,交流看法。
我爱你汉字
一、课前导读。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让我们一同学习教科书第48~50页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吧。
二、活动建议。
课件出示: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应该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从下面的内容中选择一项开展活动,尝试着写份简单的研究报告。活动前,先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活动建议
※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汉子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
三、阅读材料。
1.首先,让我们读一读“阅读材料”,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2.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想一想这几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知识?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汉字演变的规律。
①教师点拨: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总结: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商周时期;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楷书产生于魏晋以后,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
②教师点拨:从这些演变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从以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3)关于《书法欣赏》: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①教师点拨:讲讲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
先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再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端庄;用笔上,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草意。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②学生再次欣赏作品,作评价。
(4)关于《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学生齐读,并说说对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的理解。
①教师点拨: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②拓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和实施时间。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了解了汉字的过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研究报告,了解一下汉字的现状吧。
1.《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学生自由读一读,结合自己的姓氏谈谈对姓氏的了解。
(1)教师引导:这是一篇调查研究报告,让我们认真读一读,体会研究性报告的写法。
(2)学生自主读,了解报告内容。
(3)学生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步骤。
(4)读了这篇调查研究报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2.教师点拨总结。
(1)研究报告由几部分组成?
(由四部分组成: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2)我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3)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疑问,还能学到知识,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本次综合性学习学习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版块内容难度适宜。这次综合性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1.评价学生不够及时,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学生发挥较少,未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2.在收集书法作品的过程中,较多小组没有收集到作品,且大部分学生不懂如何去看书法作品,可能是在指导方法时没有起到效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