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圆锥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3页例4,第35页练习九第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较熟练地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问题。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圆锥体积计算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应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解决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提问: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简要叙述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计算下面圆锥的体积。
3.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4情境图。
2.分析问题。
(1)这道题讲的是什么事情?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要求这堆煤的质量,必须先求什么?
(3)要求煤的体积应该怎么办?
(4)这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
(2)全班反馈,纠正错误。
煤堆的体积:3.14×(18.84÷2÷3.14)2×1.8=16.956(m3)
要多少辆车运完:1.4×16.956÷5≈5(辆)
(二)试一试
1.独立解决教科书第35页第8题。
2.全班交流: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解决这道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只知道底面半径、底面直径或底面周长和高,要先算出圆锥的底面积,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练习巩固,应用深化
(一)完成教科书第35页练习九第6题。
1.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知道什么? 要求什么? 怎么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先求出圆柱的体积,也就是熔铸成圆锥的体积,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出圆锥的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订正。
4.回顾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圆柱形钢件熔铸成圆锥,属于常见的“等积变形”问题,虽然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
(二)完成教科书第35页练习九第7题
1.理解题意:把这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圆锥?
先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圆锥的底面和高与圆柱的底面和高分别相等,再课件演示验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集体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第35页练习九第9题。
1.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2.小组交流订正,集体反馈错误点。
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教科书第35页第10题。
在一个高是3dm,底面半径是2dm的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再将这些沙子全部倒入一个圆柱形容器内,刚好装了贺柱形容器的。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教科书第35页思考题。
五、交流体会,总结提升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总结:圆锥和圆柱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西师大版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圆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圆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先学,后教,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圆锥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主题,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