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起三落”,连登三科上至中央,被召长安,被召京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主旨句,交友高雅,情趣清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环境幽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连州、朗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被贬播州
《再游玄都观》被贬苏州65岁辞官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惟吾(wú)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调(tiá)素琴案牍(dú)诸葛(gě)西蜀(sh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韵脚词:即句末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名ing, 灵ing, 馨in, 青ing, 丁ing, 经ing, 形ing, 亭ing
一韵到底,让文章回环往复,朗朗上口,又让句子两两呼应,形成对偶句(骈句)
名:灵:则:斯:惟:痕:鸿儒:白丁:调素琴:金经:案牍:丝竹: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丁:成年男子。
弹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指官府文书。牍,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简。
琴瑟箫笛等乐器(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指乐曲。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苔痕上阶绿:4、无丝竹之乱耳:5、无案牍之劳形:
有灵气、显出灵气(形容词作动词)
长到,蔓延到(名词作动词)
使……感到劳累 (形容词作使动用法)
形 古义: 今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引出陋室,读出欣喜、兴奋之情)
(描绘陋室,读出陶醉、享受、休闲之态)
(评价陋室,读出自豪、得意之感)
一、品读课文,作者是如何描绘出陋室不陋的?
山 仙水 龙
陋室 德馨
起兴:也称“兴”,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先说其他的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一般用于诗章开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类比: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就其共同点进行比较
说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品德,引出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的主旨。
二、作者真的就只是在写“陋室不陋” 吗?
不只是写陋室,而是借写“陋室”来写“德馨”,表明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陋室的环境及主人日常生活)
—淡泊名利的情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 名扬天下的抱负
任务:请从文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赏析《陋室铭》的文字。(提示:可从文章的构思、层次、语句、手法等角度赏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试讲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72《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72《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陋室铭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堂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陋室铭,作者简介,阿房宫,滕王阁,刘禹锡与陋室,写作缘由,背景链接,文体知识,整体感知,清幽宁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