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某校(西校区)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某校(西校区)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60N
B.一个成年人站在学校操场上的压强约1000Pa
C.在地球上物重为120N的物体被带到月球后物重仍为120N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2∘C
2. 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B.阿基米德C.亚里士多德D.牛顿
3.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见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4. 《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轮胎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B.铅垂线的应用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乘车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6.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
B.小轿车行驶时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
C.洗衣机的甩干桶高速转动时可以把湿衣服甩干
D.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可以套紧锤头
7. 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8. “后羿射日”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后羿射出去的箭离地而起后,假设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射出去的箭会( )
A.落回地面B.飞向太阳C.停在空中D.绕地球转动
9. 如图现象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用手挤压玻璃瓶,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B. 拔火罐
C. 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紧贴在食品上
D. 用滴管吸取液体
10. 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11. 下列情形与其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高原地区的人们要用高压锅煮饭,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大
B.图乙中兵乓球浸在水中,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
C.将图丙中的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会上升
D.如图丁所示,水对A点的压强大于水对B点的压强
12.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3. 潜水艇潜在水下航行,下潜的深度增加时,比较它所受到的水的压力和浮力( )
A.压力增大,浮力增大B.压力增大,浮力不变
C.压力不变,浮力增大D.压力不变,浮力不变
14. 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
A.p1>p2B.p1F2D.F1F乙D.F甲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________来表示.
(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________hB(选填“”),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__的关系.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5)将探头放入盐水中,位于C点时,U形管中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约为________Pa(ρ水=1.0×103kg/m3,ρ盐水=1.0×103kg/m3,g取10N/kg).
五、解答题
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举重队获得了8枚金牌,被称为“梦之队”,已知杠铃杆的质量为21kg,组成杠铃杆的材料密度为7×103kg/m3.(g取10N/kg)求:
(1)杠铃杆的重力;
(2)杠铃杆的体积;
(3)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抓举时的情景,若运动员和杠铃总重为1600N,运动员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求运动员此时对地面的压强.
小华同学用图所示的水桶提着质量为15kg的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水桶的底面积为400cm2,桶中水深为0.35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g取10N/kg)求:
(1)人提水时的拉力;
(2)人手受到的压强;
(3)水对桶底的压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某校(西校区)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压强
温度
重力大小的估测
【解析】
根据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大小估计解答.
【解答】
解: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故A错误;
B.一个成年人站在学校操场上的压强约15000Pa,故B错误;
C.在地球上物重为120N的物体被带到月球后物重为120N×16=20N,故C错误;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2∘C,故D正确.
故选D.
2.
【答案】
A
【考点】
物理常识
【解析】
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
【解答】
解: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
【答案】
C
【考点】
力的概念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解答】
解: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本书,尽管相互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故①错误,②正确;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故③正确,④错误;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因为它具有惯性,故⑤错误,⑥正确.
故选:C.
4.
【答案】
D
【考点】
惯性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力作用的相互性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
(1)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2)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解答】
解: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5.
【答案】
D
【考点】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惯性
重力的方向
力的三要素
【解析】
(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
解:A.汽车轮胎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正确;
B.铅垂线的应用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正确;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
D.乘车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伤害,不能减小惯性,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6.
【答案】
B
【考点】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解答】
解: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是利用惯性,这样才能跳得更远一些,不符合题意;
B.小轿车司机系好安全带是防止紧急刹车或突然减速时由于惯性造成人身伤害,不是利用惯性,符合题意;
C.洗衣机的甩干桶高速转动时可以把湿衣服甩干,也是利用了惯性,不符合题意;
D.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到物体时,锤柄静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利用了惯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答案】
B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平衡力的辨别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解: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即推力等于阻力,故A错误;
B.苹果在空中下落时,由于受力竖直向下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汽车刹车时,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并不是由于具有惯性,故C错误;
D.书本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书本上,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D错误.
故选B.
8.
【答案】
B
【考点】
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判断箭的运动情况.
【解答】
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射出的箭是运动的,所以当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箭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直飞向太阳,故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9.
【答案】
A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对大气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验证大气压存在时,一般是根据内外压强的不同所表现出的现象;注意将大气压与液体产生压强的区别.
【解答】
解:A.用手挤压玻璃瓶,玻璃瓶发生形变,玻璃管内液面上升,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
B.拔火罐是由于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把罐压在身上,可以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故B不合题意;
C.真空包装食品,是大气压把包装袋紧贴在食品上,证明了大气压是存在的,故C不合题意;
D.用滴管吸取液体时,滴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液体进入滴管中,可以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0.
【答案】
D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解答】
解:A.用吸管吸饮料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确;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故B正确;
C.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确;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11.
【答案】
C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浮力产生的原因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解析】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瓶内气体压强不变,而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降低,所以玻璃管内的水柱升高;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解答】
解:A.图中高原地区的人们要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故A错误;
B.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而本图中,乒乓球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所以乒乓球不受浮力,故B错误;
C.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压强p不变,而外界大气压p0变小,所以h应变大,即玻璃管中水柱升高,故C正确;
D.液体种类相同,A的深度小于B的深度,所以水对A点的压强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12.
【答案】
C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解: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B错误;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是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3.
【答案】
B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
潜水艇下潜的深度增加时,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
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当它逐渐下潜时,所处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受到压强变化情况;再根据F=ps判断潜水艇受压力变化情况.
【解答】
解:根据F浮=ρ水V排g,潜水艇的体积不变,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当潜水艇逐渐下潜时,深度h变大,根据p=ρgh可知,潜水艇受到水的压强变大,结合F=pS,潜水艇的表面积S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水的压力变大,故B正确.
故选B.
14.
【答案】
B,C
【考点】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B.瓶子倒立时瓶中液面较高,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瓶子倒立时,p2>p1,故A错误,B正确;
CD.正立时,瓶底受到水的压力F1=G水,倒立时,瓶盖受到水的压力F2=p2S2=ρ水gh2S2hB,在相同的深度时,探头在浓盐水时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了,即压强变大了,故结论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图中U形管中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0.1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五、解答题
【答案】
(1)杠铃杆的重力为210N;
(2)杠铃杆的体积为3×10−3m3;
(3)运动员此时对地面的压强为4×104Pa.
【考点】
重力的计算
密度公式的应用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
解:(1)G=mg=21kg×10N/kg=210N.
(2)杠铃杆的体积V=mρ=21kg7×103kg/m3=3×10−3m3.
(3)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p=FS=1600N2×2×10−2m2=4×104Pa.
【答案】
(1)人提水时的拉力为160N;
(2)人手受到的压强为1.6×105Pa;
(3)水对桶底的压强为3.5×103Pa.
【考点】
重力的计算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
解:(1)人提桶时的拉力:
F拉=G总=m总g=m水+m桶g=15kg+1kg×10N/kg=160N.
(2)桶对手的压力:F=G总=160N,
人的手受到的压强:p=FS=160N1×10−3m2=1.6×105Pa.
(3)水对桶底的压强:
p水=ρgh=1×103kg/m3×10N/kg×0.35m=3.5×103Pa.正方
反方
观
点
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
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