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某校二中初三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
展开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B.甲烷燃烧C.湿衣服晾干D.葡萄酿葡萄酒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液态氧
C.空气D.75%的医用酒精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食物的是( )
A.AB.BC.CD.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铝元素
B.纯净的空气中,含氧气78%,氦气21%
C.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为此常用浓硫酸改良碱性土壤
D.硝酸钾(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K和N两种营养元素
5. 某品牌牛奶营养成分表数据显示,每250毫升牛奶中含钠70毫克,钾90毫克,钙90毫克。这里的“钠、钾、钙”指的是( )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Cu2+、Na+、NO3−、OH−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物质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铜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闻药品气味
C. 点燃酒精灯
D. 加入固体
9.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3O—3个氧元素B.H—1个氢分子
C.N2—2个氮原子D.Na+—1个钠离子
10.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11. 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3C.+1D.+5
1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氦气、碳酸钠、空气B.空气、碳酸钙、水
C.铁、碳、干冰D.铜、石油、熟石灰
13. 以下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AgNO3+BaCl2B.Na2CO3+HCl
C.K2SO4+NaOHD.AlOH3+H2SO4
14. 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一切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改变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1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水净化的单一操作中,蒸馏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方法之一
B.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C.用密度约为1.04g/cm3的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一定要使用托盘天平
D.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常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17.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
B.该图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
18.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B.X、Y、ZC.Y、X、ZD.X、Z、Y
19.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27
C.表中“待测”值为21
D.X中含有氧元素
20. 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B.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C.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二、解答题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元素________。
(2)镁离子________。
(3)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________。
试从①氯化钠、②氧气、③氮气、④金刚石四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物质并按要求填空.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
(2)当人出现高原反应时应立即吸入的气体是________;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__;
(4)重要的调味品且医疗上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
食品行业依旧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行业。经检测,某品牌某批次袋泡茶中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灭多威是一种白色晶状固体,略具有硫磺的气味,其化学式为C5H10N2O2S。
(1)灭多威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它属于_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灭多威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在灭多威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且.它们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均无明显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t3∘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2∘C,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丙物质,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5)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地下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1)生活中可用________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即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其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液在试纸上,再与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读出数值。
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
(1)图2所示实验,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________mL气体。
(2)上述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只增强导电性,不发生反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7,说明电解时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
(3)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4)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A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D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A是天然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将A高温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B和一种氧化物C,将C溶于水得到一种常见的碱D.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D俗称________;
(2)袋装食品中常放入小袋装(透气)C,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D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根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选择发生装置A和收集装置________(填序号);如果选择F装置干燥CO2,F中应该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BaCl2、Ba(OH)2和HCl;猜想二:BaCl2和Ba(OH)2;
猜想三:①__________________;猜想四:BaCl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②________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溶液中先放出气体,后又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④猜想___________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⑤________.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品牌补钙药剂主要含碳酸钙,为了测定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20g,逐滴滴入稀盐酸(补钙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数据如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某校二中初三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米饭变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甲烷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葡萄酿葡萄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
【答案】
B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矿泉水中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液态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75%的医用酒精中有酒精、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
【答案】
D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解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A、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属于酸性食物,故选项错误。
B、葡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属于酸性食物,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属于酸性食物,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属于碱性食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答案】
D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A错误;
B、纯净的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氮气约有78%,氧气约有21%,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很强的酸性和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碱性土壤,故C错误;
D、硝酸钾(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K、N两种营养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5.
【答案】
B
【考点】
元素的概念
【解析】
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这里的“钠、钾、钙”等不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B。
6.
【答案】
B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碳酸根与钙离子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根离子与亚铁离子能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四种离子互不反应,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正确;
C.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中和生成水,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7.
【答案】
D
【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实验现象分析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细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种红色固体,且生成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
【答案】
A
【考点】
酒精灯的使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固体药品的取用
实验操作规范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故A正确;
B.闻药品的气味要在瓶口用手轻轻煽动去闻药品气味,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故B错误;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C错误;
D.取用颗粒状或块状固体试管要平放,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来,故D错误;
故选A。
9.
【答案】
D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离子的定义、分类及符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元素是宏观概念,无法用数量表示,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3O表示3个氧原子,故A错误;
B.H可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故B错误;
C.N2表示一个氮分子或氮气等,2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故C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Na+表示1个钠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10.
【答案】
C
【考点】
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
根据溶液的概念、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转化进行分析解答;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解答】
A.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不都是固态物质,故错;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对;
D.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氢氧化钠、氧化钙等,故错。
故选C。
11.
【答案】
D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D。
12.
【答案】
A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物质的简单分类
盐的概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氦气属于单质;碳酸钠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空气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盐;水属于纯净物,故B错;
C、铁属于单质;碳属于单质;干冰属于纯净物,故C错;
D、铜属于单质;石油属于混合物;熟石灰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A。
13.
【答案】
C
【考点】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
A.AgNO3+BaCl2 能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钡,反应可以发生,故A错误;
B.Na2CO3+HCl能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以发生,故B错误;
C.K2SO4+NaOH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反应无法发生,故C正确;
D.AlOH3+H2SO4可以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故D错误;
故选C。
14.
【答案】
B
【考点】
物质净化与除杂的综合应用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A、易引入新杂质氧气,且CO在CO2大量存在的条件下不易被点燃,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Zn和Fe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15.
【答案】
C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错;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错;
C、升高温度,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故正确;
D、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即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相对稳定结构,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错。
故选C。
16.
【答案】
C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硬水与软水
水的净化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
A、根据水净化的过程中,净化程度较高是蒸馏解答;
B、根据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解答;
C、根据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溶质质量不变列等式,进行计算即可,根据浓溶液变稀溶液,加入的是水考虑需要的仪器解答;
D、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解答.
【解答】
A.在天然水的净化过程中,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操作中,净化程度较高是蒸馏,故A项正确;
B.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B项正确;
C.浓溶液变稀溶液,加入的是水,不需要称量,不一定要使用托盘天平,需使用烧杯、量筒、玻璃棒,故C项错误;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常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D项正确;
故选:C。
17.
【答案】
B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
A、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
B、该图表示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一种,故B错误;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
D、从图示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故D正确.
故选B.
18.
【答案】
A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题中把Z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Z可以反应产生氢气,Y不反应,可知Z位于氢之前,Y位于氢后;而把Y和X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X表面没有变化,说明Y位于银之前,X位于银之后.就是说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应是Z、Y、X;故选:A。
19.
【答案】
D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反应后X质量减少23g,是反应物;反应后二氧化碳增加44g,是生成物;反应后水增加27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4g+27g−23g=48g。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4g:27g=4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表中“待测”值为:70+23+1−45−27=2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44g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44g×3244=32g,36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是27g×1618=24g,所以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2g+24g=56g,比反应的氧气质量48g大,故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0.
【答案】
B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进行分析。
【解答】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只有Ag,故A错误;
B、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B正确;
C、a、b两点,溶液中溶质的种类均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加入的铁质量不等,置换出的银的质量也不相等,所以最后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C错误;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有Cu、Ag这两种,可能还会有Fe,故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
【答案】
(1)P
(2)Mg2+
(3)3CO2
(4)Cu+2O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1)磷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故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故可表示为:Cu+2O。
【答案】
(1)④
(2)②氧气
(3)③氮气
(4)①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氧气的用途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回答.
【解答】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2)氧气能供给呼吸,当人出现高原反应时应立即吸入的气体是氧气;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4)重要的调味品且医疗上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氯化钠。
【答案】
(1)5,有机化合物
(2)15:8
(3)氢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灭多威的化学式C5H10N2O2S可知,灭多威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灭多威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灭多威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5):(16×2)=15:8。
(3)灭多威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5=60,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10=10,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2=28,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2=32,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32,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
(1)减小
(2)甲<乙<丙
(3)乙>甲>丙
(4)降温结晶
(5)增加溶质
【考点】
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甲<乙<丙。
(3)将t3∘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2∘C,甲和乙均析出晶体,得到t2∘C时的饱和溶液,则甲和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按t2∘C时的溶解度计算,丙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仍按t3∘C时的溶解度计算,由于t2∘C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
t3∘C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是乙>甲>丙。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N点在甲曲线的下方,是t3∘C时的不饱和溶液,M点在甲曲线上,是t3∘C时的饱和溶液,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解答】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甲<乙<丙;
故答案为:甲<乙<丙。
(3)将t3∘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2∘C,甲和乙均析出晶体,得到t2∘C时的饱和溶液,则甲和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按t2∘C时的溶解度计算,丙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仍按t3∘C时的溶解度计算,由于t2∘C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t3∘C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是乙>甲>丙;
故答案为:乙>甲>丙。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5)N点在甲曲线的下方,是t3∘C时的不饱和溶液,M点在甲曲线上,是t3∘C时的饱和溶液,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故答案为:增加溶质。
【答案】
(1)肥皂水,煮沸
(2)标准比色卡
【考点】
硬水与软水
溶液酸碱度或酸碱性的测定
【解析】
(1)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2)根据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测定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解答.
【解答】
(1)硬水加入肥皂水后生成的泡沫较少,软水加入肥皂水后生成的泡沫较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其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液在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数值。
【答案】
(1)O2,20
(2)氢、氧元素
(3)碱,酸
【考点】
电解水实验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内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玻璃管b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20mL气体。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酚酞遇碱变红,观察到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碱性;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7,说明电解时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呈酸性。
【答案】
(1)28.09
(2)C、D
(3)最外层电子数
(4)Na2S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元素的概念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CD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C为S元素,E为Na元素,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为硫化钠,化学式为Na2S。
【答案】
(1)Fe,H2,H2O,FeSO4
(2)Fe+H2SO4=FeSO4+H2↑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的综合应用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D是水;C是单质,能与O2反应生成水,则C是氢气;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浅绿色溶液B,则B是硫酸亚铁,A是铁。
(1)由分析知,A为Fe,化学式为Fe;C为氢气,化学式为H2;D为水,化学式为H2O;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为硫酸亚铁,化学式为FeSO4。
(2)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答案】
(1)熟石灰
(2)吸水干燥
(3)CO2+Ca(OH)2=CaCO3↓+H2O,有白色沉淀产生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的综合应用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是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故A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得到氢氧化钙,因此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钙,则D是氢氧化钙。
(1)D是氢氧化钙,俗称为熟石灰;
(2)C是氧化钙,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3)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答案】
(1)锥形瓶
(2)B,棉花,2KMnO4===△K2MnO4+MnO2+O2↑,b
(3)D,浓H2SO4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综合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见气体的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的干燥(除水)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固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该装置中还缺少棉花,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通入。
(3)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一般发生装置选择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如果选择F装置干燥CO2,F中应该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解答】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故答案为: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固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该装置中还缺少棉花,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通入;
故答案为:B;棉花;2KMnO4===△K2MnO4+MnO2+O2↑;b。
(3)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一般发生装置选择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如果选择F装置干燥CO2,F中应该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故答案为:D;浓硫酸。
【答案】
①BaCl2,②一,③溶液不变色,④四,⑤反应物的用量,⑥腐蚀铁质下水道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猜想与事实验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猜想】实验中可能反应刚好完全,溶液中只有氯化钡,所以猜想三填BaCl2;
Ca(OH)2和HCl不共存,会发生化学反应,故猜想一一定不成立。
【进行实验】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而结论是猜想二不正确,即不含有氢氧化钡,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变色;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溶液中先放出气体,后又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a2CO3与HCl反应生成CO2气体,Ba2+与CO32−反应生成BaCO3白色沉淀,故猜想四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盐酸会与铁反应而使下水道腐蚀。
【答案】
4.4
(2)50%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g100g×100%=7.3%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图可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4.4g;
(2)设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为x,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4.4g
100x=73y=444.4g
解得x=10g,y=7.3g
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g20g×100%=50%。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g100g×100%=7.3%。选项
A
B
C
D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3.5∼4.5
6.3∼6.6
7.6∼8.0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CO
O2
点燃
B
KCl
K2CO3
稀盐酸
蒸发
C
Zn
Fe
稀硫酸
过滤
D
CaO
CaCO3
稀盐酸
蒸发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23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27
2020-2021学年江西省宜春市某校初三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西省宜春市某校初三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某校2021年某校期中考试_九年级_(化学)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某校2021年某校期中考试_九年级_(化学)试卷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某校九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某校九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