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知识点
展开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七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概 念: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__受精卵__,再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特 点:有性生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的后代具有__双亲__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存力和变异性。2.无性生殖概 念:不经过__两性生殖__细胞结合,由__母体__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特 点: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__母体__的遗传特性,具有变异少、繁殖快的特点。优 点:迅速扩大优良品种的__繁殖量__;保持优良__遗传特性__的一致性。植物无性生殖现象:①用__叶__繁殖,如椒草的叶片长成植物体;②用__茎__繁殖,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长成新植物体;③用__根__繁殖,甘薯的根长成新植物体。3.无性生殖的方式(1)嫁接图 示: 方 法:把一株植物体的⑤__芽__或⑥__枝__(接穗),接到另一株植物体(⑦__砧木__)上,如桃、苹果等。成功关键:接穗和砧木的⑧__形成层__紧密结合在一起。【注 意】嫁接后接穗还保持原有植物的性状,与砧木无关。如把苹果枝条嫁接到梨树上,接穗上结出的果实还是苹果。(2)扦插选 材:一般选用带有__芽__的薄荷、紫背天葵、杨、柳、葡萄、月季、菊等植物。材料处理:茎段长度15~20厘米,上方切口__水平__,下方切口__斜向__。判断成活标准:下面生出__新根__,上面长出新叶,即为成活。(3)组织培养概 念:利用__无性__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分裂__和__分化__,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过 程:外植体→形成__愈伤组织__→分化成__丛芽__→试管苗__生根__。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家蚕的发育过程过 程:家蚕的一生要经过①__(受精)卵__→②__幼虫__→③__蛹__→④__成虫__四个时期。(2)变态发育概 念:在由__受精卵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形态结构__和__生活习性__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注 意】家蚕幼虫期吐丝结茧。养蚕可获得蚕丝,若要提高蚕丝的产量,应该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2.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概 念:发育经过卵、幼虫、__蛹__、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举 例:__菜粉蝶__、蝇、蚊、蚕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概 念:发育经过卵、__若虫__、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举 例:__蟋蟀__、__蝼蛄__、蝗虫等。【注 意】蝗虫属于农业害虫,其成虫以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为食,食量大,危害大。蝗虫的若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所以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若虫期。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时 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青蛙的繁殖季节是①__春末夏初__。求 偶:雄蛙口角有一对②__鸣囊__,它鸣叫以③__招引雌蛙__,属于求偶(繁殖)行为。抱 对:雌雄蛙抱对,以促进雌雄蛙同时将④__卵细胞__和⑤__精子__排入水中,提高了受精率,属于⑥__体外__受精。受 精:青蛙的卵和精子在⑦__水__中完成受精形成⑧__受精卵__。【注 意】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但雌蛙产的是卵细胞,不是受精卵。发育过程:⑨__受精卵__→__蝌蚪__→幼蛙成蛙特 征:__有性__生殖,__体外__受精,__变态__发育。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常见的两栖动物:__青蛙__、__蟾蜍__、__大鲵__、蝾螈等。生殖和发育特点: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__水__中进行;②幼体要经过__变态发育__才能上陆地生活。环境影响:畸形蛙的出现可能是__水污染__造成的。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鸡卵的结构图示: 功 能:①是__卵壳__,具有保护和透气的作用;②是__卵壳膜__,具有保护作用;③是__气室__,贮存空气;④是__卵白__,为胚胎发育提供__水和营养物质__;⑤是__胚盘__,内含细胞核,是__胚胎发育__的部位;⑥是__卵黄__,是主要的__营养部分__;⑦是__系带__,固定卵黄;⑧是__卵黄膜__,保护卵黄。2.鸟卵适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的特点特 点:①鸟卵可贮存丰富的__营养物质__供胚胎发育需要;②有__卵壳__、__卵壳膜__的保护,能减少__水分__的丢失。【注 意】一个鸡卵不是一个细胞。鸟卵的结构中,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卵黄相当于细胞质,胚盘相当于细胞核。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遗传概 念:亲子间的__相似性__。举 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等。(2)变异概 念: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__差异__。举 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注 意】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生物在遗传的同时,一定会发生变异。2.生物的性状(1)性状概 念:生物体__形态结构__、__生理__和__行为__等特征的统称。【注 意】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性状越相似。(2)相对性状概 念:__同种__生物__同一性状__的__不同__表现形式。举 例:豌豆的圆粒与__皱粒__;家兔的白毛与__黑毛__;鸡的玫瑰冠与__单冠__。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图 示: 过 程:选取①__核未融合__的小鼠的受精卵,用显微注射器将大鼠②__生长激素基因__注射到其中,再将该受精卵注入小鼠的③__输卵管__中,该受精卵发育成④__转基因超级鼠__。被研究的性状:⑤__鼠的个体大小__。控制该性状的基因:⑥__大鼠生长激素__基因。结 论:⑦__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__。【注 意】①在生殖过程中,亲代并不是把性状直接传递给后代,而是传递了控制性状的基因。②后代具有双亲的基因是遗传现象的基础;后代与亲代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是变异现象产生的原因。(2)转基因生物概 念:把一种生物的__某个基因__,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__基因组__中,培育出的生物叫作转基因生物。性状表达的特点: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生物的性状既受__基因__的控制,又受__环境__的影响。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DNA和染色体(1)性状的遗传实 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是亲代通过__生殖过程__把基因传递给子代。桥 梁: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子代由亲代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__精子和卵细胞__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2)基因、DNA和染色体 DNA分子:DNA分子主要存在于④__细胞核__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基 因:基因是⑤__有遗传效应的DNA__片段。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⑥__DNA__分子和⑦__蛋白质__分子构成,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⑧__形态和数目__都是一定的。存在特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⑨__成对__存在的,基因也是⑩__成对__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1)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体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除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由父方的体细胞产生的__精子__;由母方的体细胞产生的__卵细胞__。(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传递过程:生殖过程中,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成对__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父方__,一条来自__母方__。由于__基因__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与父母双方相似的性状。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实验材料: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__纯种豌豆__。传粉方式:人工授粉。研究对象:__相对性状__的遗传。过程及现象(见下图):解释现象:(1)相对性状有__显性性状__和__隐性性状__之分,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高茎是__显性__性状,矮茎是__隐性__性状;(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d,则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用__DD、Dd__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用__dd__表示;(3)成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__隐性基因__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__隐性基因__并没有受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__遗传__下去。 【知识点拨】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时,子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豌豆种皮颜色的遗传:灰色×白色→子一代全为灰色,则灰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2)两个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分离出来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如:灰色×灰色→灰色、白色,则白色为隐性性状,灰色为显性性状。(3)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其基因组成必为纯合的隐性基因,而子代基因又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由此可推知父母的基因组成,这是常用的解题突破口。2.禁止近亲结婚近 亲:指__直系__血亲和__三代以内的旁系__血亲。遗传病种类:__白化病__、__红绿色盲__、__苯丙酮尿症__等。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__大__。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隐形纯合的机会增加,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__增大__。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性染色体概念:与__性别决定__有关的染色体。男女性染色体的区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__XY__,较长的一条为__X__染色体,较短的一条为__Y__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__XX__,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且与男性细胞中的__X__染色体相似。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性别决定遗传图示:图示解读:从图中可以看出,男性产生__两__种类型的精子,即含__X染色体__的精子和含__Y染色体__的精子;女性只产生__一__种卵细胞,即含__X染色体__的卵细胞。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__均等__的,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是__均等__的。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的变异(1)变异的普遍性概 念:生物体性状的差异都源于生物的__变异__。生物的相对性状也是通过__变异__产生的。判定生物变异的方法:先看是否为__同种__生物,再看性状是否表现在__亲子间或子代个体__之间,三看是否为相对性状。(2)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以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变异为例)数量要求: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准确度和可信度,样品数量应尽量多一些,最好不少于30枚。为减少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取样时应做到__随机__取样。测量要求:用卡尺和三角尺或直尺测量果实的__长轴__的长短,以__毫米__为单位,四舍五入。数据处理: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的__长度__,纵轴为样品的__个数__,依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3)变异的类型及原因可遗传的变异:由体内__遗传物质__的改变而引起的,能遗传给下一代。不可遗传的变异:由__环境__引起的,体内遗传物质__没有改变__,不能遗传给下一代。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__产奶量高__的奶牛,让其繁殖后代,这样经过不断地进行选择、繁育,就培育出__高产__奶牛。杂交育种:如高产不抗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__杂交__,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诱变育种:如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漫游后播种,经过__选择__,培育成太空椒。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研究生命起源的主要方法——科学推测要 求:科学的推测需要__一定的证据__做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科学推测还需要有__严密的逻辑__,也需要丰富的__联想和想象__。2.资料分析(1)资料一:原始地球概况①原始地球:地球大约形成于__46亿__年前,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②原始大气来 源: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包括__水蒸气__、氢气、氨、__甲烷__、__二氧化碳__、硫化氢等。【注 意】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2)资料二:证明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原 料:①__甲烷、氨、氢气、水蒸气__。条 件:②__火花放电__(模拟③__闪电__)。产 物:④__多种氨基酸__(冷凝器模拟地球温度下降,含有机物的溶液模拟⑤_原始海洋__)。实验结果及推测:米勒分析获得的液体时,发现其中含有构成蛋白质的多种⑥__氨基酸__。在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下,原始地球上尽管没有形成⑦__原始生命__,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⑧__有机物__(如氨基酸)。(3)资料三:“宇生说”推 测: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他__星球或星际尘埃__。3.生命起源的“海洋化学起源说”内 容:“海洋化学起源说”认为从原始大气中的__无机物__到__有机物__、再到__原始生命__的出现这一漫长的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1)地层中的化石概 念:生物的①__遗体__、②__遗物__或③__生活痕迹__,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④__越复杂__、⑤__越高等__,以⑥__陆生__生物居多;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⑦__越简单__、⑧__越低等__,以⑨__水生__生物居多。(2)细胞色素c与生物进化规 律:生物间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__越远__;反之,亲缘关系__越近__。(3)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概 念:比较法是根据__一定的标准__,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__对比__,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植物进化历程 (2)动物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__腔肠动物__→扁形动物→线形动物→__软体动物__→环节动物和__节肢动物__。脊椎动物:(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趋 势:由__简单__到__复杂__、由__低等__到__高等__、由__水生__到__陆生__。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进化的原因内 因:__遗传和变异__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外 因:__环境__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桦尺蛾的体色变化:英国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蛾的数量前后发生了变化,这个实例说明了__遗传和变异__是生物进化的基础,__环境__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必须不断__适应__环境才能生存、繁殖、进化。2.保护色概念:动物的__体色__与__周围环境__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3.自然选择学说(1)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__达尔文__。(2)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生存斗争__,__适应者__生存下来,__不适应者__被淘汰。(3)内容过度繁殖: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繁殖能力__。生存斗争: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__食物__和__空间__而进行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__遗传__和__变异__的特性,从适应环境的角度看,可遗传的变异分__有利变异__和__不利变异__。适者生存:具有__有利变异__的个体在__生存斗争__中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__变异__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__不利变异__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知识点拨】(1)(2)遗传和变异是基础,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