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中考物理专题练1-机械运动和力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中考物理专题练1-机械运动和力,共16页。
2022年江西省中考物理专题练1-机械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22•江西模拟)为了研究蚂蚁的生活特性,周鹏同学蹲着观察了很长时间,当他突然站起来由于脑部暂时缺血而感到头晕,能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物理知识是( )
A.惯性 B.力的作用效果
C.密度 D.压强
2.(2022•吉安县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时人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会向前倾
B.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手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21•南丰县模拟)如图所示,汽车抛锚在平直的公路上,小聪虽用尽全力推,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汽车对小聪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小聪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聪对汽车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小聪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2021•南康区模拟)如图所示,小涛同学用细绳拉着木箱,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细绳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小涛同学的拉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
D.木箱对细绳的拉力和小涛同学对细绳的拉力
5.(2021•景德镇模拟)如图所示,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磁悬浮盆栽,盆栽底部和底座都装有磁体。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底座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
B.盆栽受到的重力与盆栽受到的磁场力
C.底座受到的支持力与底座受到的重力
D.盆栽受到的支持力与盆栽受到的磁场力
6.(2020•江西)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7.(2021•九江模拟)甲、乙两名运动员在长为25m的泳池里训练甲、乙离开起点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的速率为v1=1.25m/s,若不计转向的时间,两人的运动均可视为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速率为v2=10m/s
B.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发,经过1min共相遇了3次
C.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经过2min共相遇5次
D.两人一定不会在泳池的两端相遇
(多选)8.(2021•南昌模拟)某同学利用两个相同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分别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图相比,将甲玻璃瓶放入热水中,由于液体热胀冷缩,液面高度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B.两图相比,将乙玻璃瓶放入热水中,由于气体热胀冷缩,液面高度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C.轻捏甲玻璃瓶,观察玻璃管中液面变化,就能知道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
D.轻捏乙玻璃瓶,观察玻璃管中液面变化,就能知道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
(多选)9.(2021•江西)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参加校运会百米赛跑的情景。跑步过程中,下列选项中的力,他时刻都要受到的有( )
A.自身的重力 B.地面的支持力
C.地面的摩擦力 D.大气的压力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0.(2022•吉安县模拟)小明参加校运动会百米赛跑,跑完全程用时16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25 。以奔跑的小明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1.(2020秋•义马市期中)有一首诗“自卧竹杖顺水行,卧看两边万重山。疑是青山往后走,原是竹舟顺水流。”。在这首诗中,“青山往后走”选择的参照物是 ;“竹舟顺水流”选择的参照物是 。
12.(2021•南丰县模拟)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武大靖打破世界纪录,并为我国夺得首金。终点裁判员裁定他是冠军的依据是:在通过相同的 时,武大靖所用的时间最 。
13.(2021•渝水区校级模拟)甲、乙两辆汽车都沿公路直线向东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 车的速度较快;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14.(2021•宜春一模)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km/h。
15.(2021•长沙模拟)中国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两枚硬币立于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的窗台上,以车窗为参照物,硬币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以 为参照物时,硬币是运动的。
16.(2021•抚州一模)如图所示是小华测量木块的长度,按照正确方法读数,木块的长度为 cm。
17.(2021•江西模拟)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向西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向 行进,图中的a点表示 。
18.(2021•赣州一模)2020年4月3日疫情还没结束,吉林白城沙尘暴瞬间使白昼变黑夜如图,长春也是阴霾天气。PM2.5(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含量较高。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 (选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体积为8×10﹣18m3的PM2.5颗粒悬浮在密度为1.2kg/m3的大气中,所受的重力是 N.(g取10N/kg)
19.(2020•吉州区一模)如图所示,有一种辣椒的椒果朝天生长,故名曰“朝天椒”,椒果在开始结果并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其所受的重力大小 ,重力的方向 (均选填“改变”或“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20.(2021•南昌模拟)(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准备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还需测量工具有 ,A点到C点小车通过的路程s= 。
(2)如图2所示,甲表的读数为 ,乙表的读数为 ;小明同学认为不能用乙表准确测量出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你认为原因是 。
(3)如图3所示是一种测量 的仪表(填写物理量名称),该仪表的分度值为 。
21.(2021•宜春模拟)亲爱的同学,你会正确使用下列仪器吗?
(1)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用的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该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沸水的温度。
(2)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 的仪器,使用前先要在所测力的 进行调零,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
(3)如图丙所示,小姬的妈妈站在体重秤上时,表盘上的指针静止时的读数为 kg,该体重秤的量程是 kg。
22.(2021•章贡区模拟)亲爱的同学,你会正确使用下列仪器吗?
(1)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看清量程和 。使用中,测得桶重为G,则桶中水重为 G。
(2)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如图所示,请你指出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测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时,必须要用 夹取。
(3)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 ;该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 。
23.(2021•寻乌县模拟)从实验室借来一把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直接测量铁柱的重力,读数如图乙所示;测完后同学发现了问题,问题是 。如果要改正问题,他要 (选A或B);
A.把刻度板向上拉,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B.把刻度板向下拉,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用调整好后的此弹簧测力计测量铁柱,铁柱的重力应为 N。
24.(2022•玉山县校级模拟)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学好物理,不仅要勤于观察,还要乐于动手,多做实验。
(1)小龙兴趣小组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仅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空饮料瓶和天平,也能测量出液体的密度。请你依据他们实验的设计思路,完善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两个完全相同的空饮料瓶、适量的水、适量的液体、天平
① ,用天平测出空饮料瓶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空饮料瓶 ,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m1;
③ ,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m2。
④未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小宇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①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制作的木块应选择下列选项中的 。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C.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②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实验时,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读出测力计的示数,该操作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木板。
③若小宇用图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他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 。
25.(2022•江西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运动,根据 的原理,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观察图甲、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观察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 ,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的摩擦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测木块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物理量是 (填编号)。
A.木板的质量ml B.木块的质量m2
C.砝码的质量m3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②小华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只要将 ,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6.(2022•抚州模拟)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内,其速度v与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求:
(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2022年江西省中考物理专题练1-机械运动和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解:当一个蹲着的人突然站起来,因为血液会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故不会跟着血管一起向上,从而造成脑部缺血,从而使人感到头晕,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游泳时,用手向后划水,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手施加向前的作用力,从而使人向前进,所以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B错误;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缘故,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小聪与汽车一起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汽车对小聪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小聪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小聪对汽车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小聪的摩擦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汽车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拉力沿绳子斜向上,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作用在木箱上,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地面对木箱竖直向上支持力以及绳子拉力三个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大小不等,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绳子也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对细绳的拉力和小涛同学对细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底座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也是竖直向下的,且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盆栽悬浮在桌面上方,盆栽受到的重力与盆栽受到的磁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底座受到的支持力等于底座重力与盆栽对它磁场力之和,故底座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底座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盆栽悬浮,是因为盆栽受到底座对它的磁场力与其重力平衡,不再受其他物体的支持力,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
A.不计绳子重力,绳子只受到小明和狗的拉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狗静止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对狗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绳子向上的分力作用,则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二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3小题)
7.【解答】解:ABD、图象表示的是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发的运动情况,根据甲的速度为v1=1.25m/s可得,甲开始是从25m向原点运动的,乙是从原点出发的,所以乙的速度为:v2=st=25m25s=1m/s,故A错误;
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发,其图象如图所示:
,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运动员相遇,由图可知经过1min共相遇了3次,故B正确,第100s时,两运动员在乙的起点相遇,故D错误;
C、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其图象如图所示:
,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运动员相遇,由图可知经过2min共相遇了5次,故C正确;
故选:BC。
8.【解答】解: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更明显,因此乙瓶液面高度变化更明显,故A错误,B正确;
玻璃管中的液面变化是否明显,要看受到力的作用时,哪个影响更大。装满水的甲瓶瓶子受力发生微小形变,装满的水会立即随之发生形变,故液面变化明显。而未装满水的乙瓶发生微小形变,其内部气体的压强变化很微小,因此液面变化很不明显。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9.【解答】解:小明同学参加校运会百米赛跑的情景。跑步过程中,他时刻都要受到的有重力,大气的压力,因为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和大气压力,当小明在跑步的过程中,脱离地面此时不会再有支持力、摩擦力,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0.【解答】解:(1)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v=st=100m16s=6.25m/s;
(2)以奔跑的小明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相对于小明的位置不断变化,故建筑物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m/s;运动。
11.【解答】解:
“青山往后走”描述的是青山在运动,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竹舟,青山和竹舟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竹舟顺水流”描述的是竹舟在运动,参照物选择的是青山,竹舟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竹舟;青山。
12.【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男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路程是一定的,因此终点裁判员裁定武大靖是冠军的依据是:在通过相同的路程时,武大靖所用的时间最短。
故答案为:路程;短。
13.【解答】解:①由s﹣t图像可知:t表示运动的时间,s表示运动的路程,当t为3s时,甲的路程是60m,所以甲车的速度为v=st=60m3s=20m/s;
②当t为5s时,乙的路程是60m,所以乙车的速度为v=st=60m5s=12m/s。
两车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因为甲车速度大于乙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方向行驶。
故答案为:甲;西。
14.【解答】解:(1)因为1m/s=3.6km/h,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速度值为80km/h=803.6m/s≈22.2m/s;
(2)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561km,图乙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内行驶的路程s=13601km﹣13561km=40km,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st=40km0.5ℎ=80km/h。
故答案为:22.2;80。
15.【解答】解:硬币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以列车的车窗为参照物,硬币与车窗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硬币是静止的;
如果以窗外的农田为参照物,硬币与农田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硬币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车窗外的农田。
16.【解答】解:由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可知,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5.15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15cm﹣2.00cm=3.15cm。
故答案为:3.15。
17.【解答】解:
(1)由图像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25m﹣10m=1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又因为两人同时向西行进,故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向东运动;
(2)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由图像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两人相距的距离为10m;
由图像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两人路程相等,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即甲、乙两同学相遇。
故答案为:东;甲、乙两同学相遇。
18.【解答】解:M2.5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物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因为悬浮,所以颗粒密度等于空气密度。
悬浮物的质量为:m=ρV=1.2kg/m3×8×10﹣18m3=9.6×10﹣18kg,所受重力为:G=mg=9.6×10﹣18kg×10N/kg=9.6×10﹣17N。
故答案为:机械运动;9.6×10﹣17。
19.【解答】解:由题意知,椒果在开始结果并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质量变大,根据G=mg可知,重力改变,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改变;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20.【解答】解:(1)实验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要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利用停表测量时间。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故A点到C点小车通过的路程s=80.0cm。
(2)电流表每一个大格代表25A,每一个小格代表2.5A,电流表示数是35A。
电压表每一个大格代表50V,每一个小格代表5V,电压表示数是105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电压表的分度值是5V,电压表不能准确测量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
(3)如图,仪表上单位是kPa,所以仪表是测量压强的仪表。
仪表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kPa,每一个小格代表0.2kPa=200Pa,故仪表的分度值是200Pa。
故答案为:(1)停表;80.0cm;(2)35A;105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小于电压表的分度值;(3)压强;200Pa。
21.【解答】解:(1)常用的一种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由图知:体温计的最小数字和最大数字分别为“35”、“42”,所以测量范围(量程)为35℃~42℃,所以不能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2)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仪器,使用前先要根据所测力的方向进行调零;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0.2N。
(3)由图可知,体重秤的分度值为1kg,量程为0~110kg,读数为55kg。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不能;(2)力;方向;0.2;(3)55;0~110。
22.【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工具。使用前要校零、看清分度值和量程,使用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造成测量不准或损坏弹簧;
由图知桶重G弹簧测力计伸长5个格,一个格为15G,水和桶总重为6个格,为6×15G=65G;
桶中水的重力:G水=65G﹣G=0.2G。
(2)从图甲中可以发现他在使用天平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测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时,必须要用镊子夹取。
(3)由图知,该弹簧测力计上1N平均分成5等份,所以一份是0.2N,即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之前,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在0刻线处,必要时进行调零;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拉力方向必须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由图知,该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被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
故答案为:(1)分度值;0.2;(2)没有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镊子;(3)0.2;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被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
23.【解答】解:刚拿来的弹簧测力计,由图甲可知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则没有校零,故问题是没有校零。
弹簧测力计的校零方法:移动刻度板,应向下反复轻拉刻度板才能对准零刻度,故选B。
由图甲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没挂重物时读数为0.4N;由图乙知,调整前测得铁柱重2.2N,则铁柱的实际重力为2.2N﹣0.4N=1.8N。
故答案为:没有校零;B;1.8。
24.【解答】解:(1)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饮料瓶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空饮料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饮料瓶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m2。
④饮料瓶装满水,水的质量:m水=m1﹣m0,饮料瓶装满液体,液体的质量:m液体=m2﹣m0,水和液体的体积都等于饮料瓶的容积,
由ρ=mV可得:
m1−mρ水=m2−m0ρ,
则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ρ=m1−m0m2−m0×ρ水。
(3)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需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大小,选用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就能完成实验探究,故B正确;
故选:B;
②图中无论木板是否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相对于长木板静止,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故实验中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③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可进行的操作是:分别将同一长方体木块平放、侧放、立放,并拉动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比较拉力大小。
故答案为:(1)①调好天平;②装满水;③用另一个饮料瓶装满液体;④m1−m0m2−m0×ρ水;(2)①B;②不一定;③分别将同一长方体木块平放、侧放、立放,并拉动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比较拉力大小。
25.【解答】解:
(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①因为图2的设计中,对木块的拉力来自托盘的砝码的总重力,所以为了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②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用剩下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
在她的探究过程中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一定,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因此结论不可靠。
正确的做法是: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将截去部分叠在剩余部分上面进行实验,这样既保证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也保证了压力不变,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压力;(3)越大;(4)①D;②未控制压力一定; 截去部分叠在剩余部分上面。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6.【解答】解:(1)已知前10s轿车通过的路程为100m,则前10s轿车的平均速度为:v1=s1t1=100m10s=10m/s;
(2)由图可知,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v2=20m/s,行驶时间为t2=45s﹣10s=35s,则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为:s2=v2t2=20m/s×35s=700m;
(3)由题知轿车在整个过程的总路程为s=s1+s2=100m+700m=800m,总时间t=45s,
则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st=800m45s≈17.8m/s。
答:(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为700m;
(3)轿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7.8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 机械运动和力 2021年和2022年江西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专题练1-机械运动和力,共16页。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中考物理专题练1-机械运动和力,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