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湘教版八下地理 全册 教案01
    湘教版八下地理 全册 教案02
    湘教版八下地理 全册 教案03
    还剩5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八下地理 全册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下地理 全册 教案,共61页。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
    教学过程:
    引入
    中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让我们来认识祖国各地的面貌,畅游神州大好的河山吧!
    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2、阅读P3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
    3、活动
    (1)读图5—1,完成下列任务。
    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读图5-6、5-7,请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阅读: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活动:
    (1)结合“秦岭—淮河线”的学习,说一说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有哪些显著的地理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2)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矿产资源
    三、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人民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
    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显示)
    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
    【学生活动】
    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
    【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
    (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
    (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
    【图片及片断欣赏】
    请收集旅游资料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面
    (包括上述的旅游景点图片、“观冰灯”和“冰上运动”的录像等)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
    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
    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
    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
    大豆、马铃薯、甜菜
    长城
    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
    荞麦、甘薯、谷子
    (同时出示有关作物的图片)
    【学生活动】
    由农业资料收集组的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的 “黑土地”。
    (媒体同时展示“黑土地”、东北小麦田、机械化耕作等图片)
    【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同时出示各特产的图片)

    (三)、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读图】(出示矿产资源布图)找找看本区有哪些矿产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鞍山铁矿、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同煤矿等【活动】
    由工业组的同学介绍山西省的煤矿,说明山西省是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出示图片)
    介绍我国最大的大庆油田(播放有关片断)
    【讨论】
    由于本区资源丰富,因此在这些资源基础上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业中心,读图看看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基地和中心?
    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示图)
    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等
    【讨论】
    阅读课本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谈谈本区还有哪些不足和局限?
    【归纳】
    除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外,还有沙尘暴、缺水问题。
    【讨论】
    那么解决的办法有哪些?
    【录像】让学生观看下列影像资料,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问题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问题二: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黄河与华北平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问题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展示黄土高原治理较好的地区的图片资料)
    【小结】(利用课件板书)
    【课后活动】
    有一国外大集团准备到中国北方投资,派出考察团来北方地区。请准备好资料和图片,向外方代表介绍北方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同时学生们也居住在该区,对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更应做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
    重点:运用地图说出该区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节课学生们已有学习北方地区的经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归纳。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分布,并分析其临海分布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4)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南方地区的学习,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比较法
    四、教学建议:
    教案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以优美的诗词和画面引出富庶而又美丽的江南。“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多情浪子柳永这首才情并茂的《望海潮》,把江南充斥着巨大财富的美景描绘得令人神往不已。这些美丽的文字甚至引发了一场战争——统治着北方茫茫旷野的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读这首词后,周身热血沸腾,夺取江南这一人间天堂激发起来的勃勃野心不可扼制地张扬开来,他立即下令调集强悍的女真骑兵部队杀奔南方,并亲自担任这支浩浩荡荡的南征大军的统帅。江南是否就等同于南方地区呢。
    【南方地区的范围】
    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用板画形式表述)主要地形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同时说明江南和南方的异同)
    【合作探究】
    提供给学生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4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要求将学生分成4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分别从4组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概括出这4个地区的各自的自然地理特征(具体要求见学案),并选出一个代表具体阐述本组的观点,在此其间,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学习氛围,同时也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这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阐述进行评价、总结和提炼,同时也让同学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教师总结略。
    【学以致用】
    请同学做一个设计师,为这几个地区设计一下适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的民居,并说出理由。教师也可以出示几张典型的民居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气候、地形相应知识来判断该民居所处的区域。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造就了各地不同的人文景观。【综合演练】
    我们感受到的南方地区一直是一个温馨、富饶的地方,然而南方地区也有其粗暴的一面。引入南方雪灾视频图片和材料,请同学思考下雪是自然现象,北方年年都下,即使有暴雪,也没造成严重问题。为什么南方降雪会产生这么多问题呢?为什么湖南省受灾比较严重,而四川盆地相对影响却较小呢?面对灾害的发生,我们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呢?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第二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注意与前两个地区的比较、分析。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指图)。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展示投影片】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

    面积占全国的比例
    人口占全国的比例
    北方地区
    20%
    40%
    南方地区
    25%
    55%
    西北地区
    30%
    4%
    【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面积约占20%,人口约占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
    【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量算】请同学们用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各约558千米和3510千米)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喀什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
    【提问】两地降水量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差异原因是: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指图讲解】本区东部的呼和浩特距海较近,海洋水汽可到达,所以降水较多;西部的喀什距海较远,又有山岭阻隔,到达的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十分稀少。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板书】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放录像】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
    让学生看录像时,注意观察本区的地形、植被、河流等地面景观。看完录像后,教师提问:
    【提问】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高原、盆地为主。)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讲述】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在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提问】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指图讲述】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天山横亘在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山顶终年积雪。吐鲁番盆地是天山山间断层陷落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为我国地势最低洼部分。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板图】新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画)。
    【指图讲解】新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板书】2.地表景观
    (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出示投影片】西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图。
    【提问】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植被更替变化原因是:本区东部降水稍多,越往西降水越稀少。
    【提问】荒漠地区生长哪些耐旱植物?牲畜以什么为主?
    【讲述】荒漠地区,地面主要为石质戈壁或沙丘,只生长极少数的胡杨、芨芨草、骆驼刺等耐旱植物。牲畜以耐渴的骆驼为主。
    【读图】读课本插图“胡杨林”。
    【讲述】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板书】(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读图】在“西北地区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讲述】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与南方地区的“水乡泽国”形成鲜明对照。
    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水量也小。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板书】(3)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提问】本区的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讲述】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至关重要。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大多近水而作,择水而居。东部集中在黄河沿岸平原,呈带状;西部集中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呈点状。铁路沿线的工矿区也呈带状。
    【板书】(4)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板书】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主要畜牧业基地的分布
    【提问】我国的畜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指图讲述】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板书】2.放牧特点
    【讲述】放牧方式已有所改变,由传统的游牧方式,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
    【提问】“定居轮牧”比“游牧”有什么优点?
    【回答】“定居轮牧”的优点有二:一是改善了牧民的生活条件,由于有了定居地,可在附近建设许多现代化设施,比如实现打草、挤奶、剪羊毛的机械化,在定居地周围建立畜产品加工厂、商店、学校、医疗站等,蒙古包里有了电灯、电视机,改变了以前落后的生活方式;二是扭转了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通过建设人工草场,减轻了对天然草场的压力,提高了单位面积草场能放牧牲畜的头数。
    【提问】本区草场存在什么问题?
    【讲述】本区气候干旱,风蚀作用显著,容易引起沙漠扩大。加之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原退化面积不断扩大。为防止沙漠扩大和草原退化,本区人民应把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作为重要任务。
    【板书】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的特点
    【讲述】本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发展农业的很大的制约因素。所以,当地农业对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
    【板书】2.主要分布地区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在图中找出四个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提问】这四个灌溉农业区依靠什么水源进行灌溉,出产哪些农产品?
    【回答】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古被誉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区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都闻名国内外。
    【读图】课本插图“吐鲁番葡萄园”。
    【讲述】吐鲁番素以“瓜果之乡”驰名中外,是我国商品葡萄的主要产地,其中无核白葡萄糖分高、酸度低,晶莹碧绿,是全国其他地方没有的。
    【板书】五、地下宝藏
    1.丰富的矿产资源
    【展示投影片】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图
    【读图】在图中找出如下地名:霍林河、白云鄂博、石嘴山、金昌、玉门、和田、克拉玛依、阿勒泰。对照图例,说说它们各产什么矿?
    【展示投影片】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分布表
    地名
    主要矿产
    地名
    主要矿产
    霍林河
    (煤)
    白云鄂博
    (稀土、铁)
    石嘴山
    (煤)
    金 昌
    (镍)
    玉  门
    (石油)
    和 田
    (玉石)
    克拉玛依
    (石油)
    阿勒泰
    (金)
    【填表】让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填写。
    【讲述】通过读图、填表,我们知道了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铁、镍、黄金、宝石等矿藏也多。现在在塔里木盆地,已勘探出储量丰富的大油田。
    【提问】在本区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哪些工业中心?
    【板书】2.主要工业中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指图讲述】包头——钢铁工业 玉门----石油工业
    克拉玛依----石油工业 金昌——有色金属工业
    【板书】六、主要交通线路
    【展示投影片】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图。
    【读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主要的铁路线、航空线。
    【板书】1.铁路
    【提问】本区有哪些铁路干线?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指图讲解】本区的铁路干线有兰新线、包兰线等,都是沿着有水草的绿洲和黄河谷地延伸的。现在兰新铁路北段(乌鲁木齐—阿拉山口)修通,并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使本区成为亚欧大陆陆上便捷的通道。
    【板书】2.航空
    【讲述】近年,民航事业发展迅速,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只要四个小时左右。新疆、内蒙古的一些边境城市,如喀什、伊宁、海拉尔都有定期民航班机与自治区首府往来。
    【小结】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有便利的陆上交通和航空联系等经济概况。特别是,我们还学会了通过“干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西北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2.地表景观
       (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4)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主要畜牧业基地的分布
         2.放牧特点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的特点
         2.主要分布地区
       五、地下宝藏
         1.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主要工业中心
       六、主要交通线路
         1.铁路
         2.航空



    第二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布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能根据所学知识体会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
    本节课是我国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后,学生们 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为本节课的课前自主预习奠定了基础。但 因为本区离我们太遥远,缺乏生活实际中的体验,需要同学们在课前广泛搜集网 络资源,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同学们分组考察,并 将获取的信息制作成幻灯片,到课堂中展示、学习,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的同时,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
    四、媒体选择和设计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 4 部分内容:文本、 图片、音乐、视频。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整合大量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雪域高原的魅 力,置学生于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学习新知识。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附注释:我迷路了,哪位同学带我回家?)由这
    导入:展示一幅动物(牦牛)图片。
    (学生)这头动物是牦牛,我知道它的老家在青藏高原,我把它带回去。
    (教师)好的,它就交给你了,下课以后你把它带回去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欣赏《青藏高原》图片,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该区 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吗?那么哪位同学先来谈谈你所了解的青藏高原有什么独特的自然景 观和风土人情。(教师)说的很棒。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本区在中国的位置。(一)位置和范围 1、
    (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
    (学生)西南部。
    (教师)很好。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 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
    (二)世界屋脊
    (学生活动)阅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提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
    3.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
    (简要讲解)本地区境内有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
    (三)高寒气侯
    (承转) 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 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 (课件展示)不同高度的气温差异 (学生活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学生计算并回答)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
    (课件展示)高寒气候 (简要讲解)
    (四)高原农牧业
    (承转)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 有什么特点呢?
    (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
    (学生讨论) (简要总结)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 (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
    (课件展示)高原种植业(播放视频资料) (简要讲解)
    (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
    (承转)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课件展示)高寒牧区(播放视频资料)
    (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 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 但这些特点又是相 互关联的。 对于人类来说青藏高原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开发这块土地?如果 不放弃, 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为什么青 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请同学们在课后积极搜索材料解 答这些问题, 同时也可以提出更多关于青藏地区的其他问题, 我们下节课再一起一一解答这 些疑问。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东北地区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地形与气候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在哪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的范围和面积
    活动
    读图6-1、6-2,完成下列任务
    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估算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最近距离。
    阅读材料: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
    活动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地形特征
    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读图6-6,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读图6-5、6-7,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她说得对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阅读:“白山黑水”
    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阅读:东北地区的森林
    活动
    读图6-9、6-10、6-11,完成下列任务。
    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图6-14、6-15、6-16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将上述三个城市按1月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序。
    在上述三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个?
    判断城市A、B、C的名称,并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读图6-17,完成下列任务。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是西北侧?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东北地区的人口以及城市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情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城市?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
    人口分布
    由书本P31图6-18,完成下列问题:
    估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多少倍。
    计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读图6-18,说一说,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 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匀
    阅读:闯关东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阅读:旗袍与旗装
    活动
    读图6-6、6-20,完成下列任务。
    (1)“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
    (2)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找出赫哲族的分布地区,讨论上述民谣表达的含义。
    城市分布
    1、交通运输
    铁路占主要地位。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重要工业城市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长春市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
    冶金著称。
    3、活动
    (1)读图6-23,找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芬河、长春、吉林、图们、沈阳、大连、鞍山、丹东等城市,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① 举例说明哈尔滨市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结合有关知识,解释哈尔滨具有这种独特的异国情调的原因。
    ② 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东北地区农业、工业的基本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推理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东北地区的教学,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二、农产品生产基地
    1、 活动
    (1)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
    (2)图6-30至6-33所示的农作物,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哪些?结合图6-28、6-29,说一说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区。
    2、东北地区以盛产玉米、水稻、春小麦为主。其中以玉米种植发展最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3、活动
    (1)计算下表,并分析计算结果。
    2010年全国和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产量

    全 国
    东 北 地 区
    总产量(万吨)
    人均产量
    产量(万吨)
    占全国比重
    人均产量
    稻谷
    19576.0

    2870.0


    玉米
    17724.5

    5478.9


    豆类
    1896.5

    751.8


    (2)议一议,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重工业基地
    1、活动
    读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完成下列任务。
    ① 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② 说出哈尔滨、长春、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状况有何关联?
    ③ 议一议,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阅读:辽中南工业基地
    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是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3、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
    4、活动
    (1)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问题,大家出了不少好主意。下列建议是否可行,谈谈你的看法。加大资源勘察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发展观光旅游业、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城镇分布图、工农业布局图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习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① 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② 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③ 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④ 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一国两制”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教学重点: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让学生辨认,并解释其构思和寓意,从而让学生了解香港这一省区的特殊性: 香港特区的区旗、区徽
    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因此祖国的国力增强, 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香港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东南沿海。
    讲述“香港的基本地理情况”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演示香港地图2012最新香港地图下载(Hong Kong Map) - 香港电子地图/香港旅游路书 | Yododo 游多多
    1.老师可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然后说明香港是由香港岛及附近小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大屿山岛)三部分组成。
    2.指导学生查看地形图,总结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狭窄,最高峰--大帽山海拔957米。从教材P.56“香港城区”图可见香港高楼多依山而建,说明香港寸土寸金,为弥补建筑用地的不足,香港人民用大量的沙石、泥土在浅海湾地区大规模地“填海造陆”。
    目前香港总面积  1092平方千米,总人口  678万(2000年  11月)。结合世界地理知识,老师可提问: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已填海造陆400多年,被称为“低洼之国”?
    3.香港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可通过分析教材P.56“香港气温降水逐月分配” 图得出,老师可设计一组分析思考题:
    (1)香港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大致气温为多少?
    (2)香港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大致气温为多少?
    (3)香港的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年平均降水量大致为多少?
    (4)分析香港气候特征并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
    为避免学生从阅读材料中直接看到答案,老师应将“香港气温降水逐月分配”图做成投影板图。最后,通过分组讨论完成教材P.56阅读材料中的3道思考题。
    讲述“香港经济特征”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讨论:香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香料集散地,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你认为香港具备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条件?(香港地理位置极其优越。背靠祖国内地,南通东南亚地区,是东西方和东亚、东南亚的地区海、空交通运输枢纽,是中国南方的门户。香港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际声誉好,知名度高,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经济政策和良好的配套管理措施。)
    2.老师可用投影片展示一组香港的资料:香港经济_百度文库
    香港--全球贸易中心之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八。
    香港--全球航运中心之一,维多利亚港与旧金山、里约热内卢同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葵涌货柜码头是世界上最繁忙、设备最完善、效率最高、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全世界100家最大银行,有85家在香港开业。
    香港--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苏黎士齐名。
    香港--全球证券交易中心之一,有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世界第六大外汇市场。
    可见香港经济以对外贸易为主导,有着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结构,竞争实力雄厚,经济水平高。
    提示:从外部和香港内部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香港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挑战:香港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引起全球的关注,各国都是香港的竞争对手,但直接竞争者当属邻近地区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其他三个地区和国家。
    日本: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韩国:力争确保自己在亚太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台湾:实施亚太营运中心计划。
    新加坡:实施亚太地区八大中心计划。
    可见,各国、各地区都在强化自己,削弱对方,力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香港内部存在着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地狭人稠,缺少发展空间,人口压力大;航运量大,港口已趋于饱和;地价高,工资水平高。
    3.讨论:香港怎样才能化解这些矛盾,争取发展的空间?可引导学生 从香港的地理位置、与祖国内地的贸易联系等方面拓展思维,得出结论:同内地联合,共同繁荣。如将自身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强大的资金投人到离香港最近的经济特区--深圳,同时与珠江三角洲实行分工,共同发展经济。
    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的讲述可从“香港主城区” 图进人,让同学们在 图上找出维多利亚港的位置、主城区内的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京九铁路。然后阅读教材P.59
    思考题:从你的家乡出发到香港旅游最便捷、最经济的路线是怎样的?
    1.老师可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的照片给学生欣赏。(1)太平山 (香港)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太平山位于香港岛西部,自古以来是香港的标志,站在山顶可俯瞰香港全貌,是欣赏香港夜景的最佳处。
    (2)天坛大佛_百度百科天坛大佛是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铜释迹牟尼佛像,1993年12月29日举行开光大典,大佛高达26.4米,连基座共高33.9米,其佛面有42平方米,佛头上的发卷有 325个,耳朵就有 4米长,佛手的手心上可站 19个人,佛像重250千克,由200多块青铜板组成。大佛坐落在大屿山的木鱼峰之巅,已成为香港最诱人的一处旅游胜地和香港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中国东有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大同云冈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中华大地,五佛拱照,中华五方五佛格局完美形成。
    2.说明因香港实行大部分商品免征进口税,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商品竞销的市场,被誉为“世界商品橱窗”、“购物天堂”、“万国市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人来港购物、观光。
    3.阐述今日的香港,是分秒必争的商业城市。香港信息网络联通世界各地,拥有世界第一套完全数码化的电话系统和最全面的光纤网络等先进设备,使香港成为世界重要的信息中心。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香港的教育比较发达。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课后作业:  
    1.搜集香港旅游业的有关资料和照片。
    2.咨询身边去过香港的亲朋好友,了解香港主要的旅游购物品种都有哪些?
    3.1997年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视频-在线观看-激动网-中国领先的视频门户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看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接管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录像片,讨论香港回归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读图获取信息的活动较多,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读图与分析能力。通过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习,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比较的清晰,学生也比较有兴趣。但是通过练习,发现有些同学知识点是掌握了,可是与实际练习的不够密切,知识停留在课本上,没有把知识点活起来,这需要以后多加练习,多多交流。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组成、面积和居民等地理概况。能在图中迅速填出: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珠江口、珠海等地。
    2、了解澳门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懂得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澳门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澳门文化的探讨,启发学生结合澳门的文化特色,对澳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提出设想,并能论证自己提出的设想。从而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及现代发展观的教育。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澳门特色文化的深层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要发挥本地特色,坚持走独特的道路,才能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
    三、教学重点:澳门的文化特色
    四、教学难点:
    理解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必须向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会展之城的方向发展。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澳门文化的资料,从澳门的人种、宗教、民俗、盛事、美食、建筑等方面思考澳门的文化有何独特性以及未来澳门经济应当如何突出本地特色,才能有所突破,才能使其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
    2、教师编好本节课的拓展教材发给学生。
    3、教师制作好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4、教师对导游表演加以辅导。
    六、教具:多媒体电脑
    七、教学方法:启发、竞赛、表演、课内外结合型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导入新课
    1、进行简短的本课说明。介绍本节课为拓展课。
    2、让学生猜想手中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设下悬念。猜中的小组给予加分。
    3、实物投影盒子中的葡式蛋挞引入新课。
    认真猜想,踊跃回答。

    激发
    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1、显示《香港和澳门地图》,让学生描述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对比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生描述澳门的地理位置,注意把澳门与香港的位置和范围进行对比。
    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2、显示《香港和澳门空白图》,让学生上台指图填注珠江口、香港、澳门、深圳、珠海。
    学生上台指图完成老师给出的地名填注。

    3、显示《澳门全图》,说明澳门是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的。提问学生有关澳门的组成、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板书]:一、澳门的概况
    1、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2、组成: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3、面积:25.4平方千米
    4、人口:43.8万人
    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

    1、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2、学生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并与香港、新加坡作比较。


    通过数据,加深理解。
    提问:通过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板书]:二、人多地狭
    学生回答:人多地狭

    [过渡]:澳门面积的狭小影响澳门人的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显示四幅图片:
    ①《拥挤的楼房》②《住宅环抱的坟场》③《寺庙与学校共处》④《屋顶上的活动场》
    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坟场与住宅相邻,是因为土地有限,小学校与寺庙合二为一,也是因为土地资源太缺乏的缘故,这些特殊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怎样的?
    学生对四幅图片的含义分别进行解释。




    学生回答:人多地狭造成的。


    通过图片分析,加深对“人多地狭”的理解。
    [过渡]:显示《澳门大街上的土生葡人》图片,提问:在澳门大街上,你看到这样的人,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在澳门仅2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了从内地省份迁来的移民,出国打工回来定居的归侨,常住的外国人,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土生葡人。虽然民族构成并不复杂,但中国传统文化和葡萄牙文化的交融让这个微型社会充满了奇特的魅力。下面,我们就一起参加阳光旅游团去进行文化之旅。

    学生回答:很像外国人。






    角色扮演
    [板书]:三、奇特的文化
    1、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派出1—2名学生进行导游比赛,要求学生在导游过程中能抓住澳门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文化特点进行介绍。

    2、教师负责显示旅游团沿途观光的景点图片。


    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派出1—2名学生参加导游比赛。第一组介绍澳门的美景。游览大三巴牌坊和妈阁庙,要细心浏览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意义。并能归纳出澳门的宗教文化特点是:和平共处,相互交融。
    第二组介绍澳门的民俗。通过对结婚礼仪的表演,说明东西方民俗礼仪的共存共处。
    第三组介绍澳门的美食。通过对澳门特色菜的介绍,归纳出澳门饮食文化的中西融合性。
    第四组介绍澳门的盛事。通过对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和澳门国际烟花汇演的介绍,得出澳门文化的中西交融性。


    通过导游表演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引申,从而概括出澳门的文化特色。



    讲授新课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文化之旅,我们了解了澳门的宗教、民俗、美食和盛事上都具有什么特点?
    [过渡]:通过搜集资料,你们还知道澳门的哪些文化现象具有中西交融的特色呢?
    显示图片:①《中西合璧式的时装表演》②《中西节日》③《娱乐的中西玩法》④《赛狗、赛马》逐步引导学生逐个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
    学生归纳:中西结合的特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图文分析。最后得出澳门的文化具有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板书]三、奇特的文化:华洋共处,中西合璧
    [过渡]:结合澳门文化的独特性,你们认为澳门未来经济的发展应当朝什么方向发展?
    [教师小结]: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自己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体育竞技特色等。只有突出特色,才能有所突破,在全球竞争中,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究在文化产品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文化精神,研发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把澳门演进成不单是一个赌城,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会展之城,把澳门经济逐渐从博彩旅游为支柱向以文化会展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过渡。




    学生讨论回答
    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及现代发展观的教育。


    新课小结
    教师提问:今天这一节课讲了些什么内容,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澳门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奇特文化。纵观当今世界上许多国际化城市,都将文化发展作为其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这更符合未来澳门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澳门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城市,必须具备文化视野,以拓展澳门的城市发展和远景规划,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总结,教师给予点评。
    归纳
    条理化


    知识巩固
    教师出抢答题由学生抢答决出本节课的比赛结果。
    抢答题:
    1、描述澳门的地理位置。
    2、为什么澳门人多地狭?
    3、澳门文化有何特色?
    4、结合澳门的文化特色,谈谈澳门未来经济发展的设想。
    5、看图片回答问题:显示四幅澳门图片,提出四个问题。



    学生踊跃抢答。







    培养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宣布本课竞赛结果,由计分员宣布各组获得的名次,然后颁奖。
    学生上台领奖品。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和范围。
    2 能够通过三角洲的位置认识位置的优越性。
    3 通过阅读相关图表,能够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产业部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全国著名侨乡”材料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外向型经济
    三、教学方法
    读图引导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① 新疆位置在哪?地形有何特征?
    ②新疆气候有何特征?为什么?
    ③新疆农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哪?
    2、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欣赏,提问歌词中唱到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这个圈在哪?(邓小平、珠江三角洲)。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与本地区有关的图片(体现经济高度发达的建筑和交通等)提问本地区为什么如此发达它靠的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3、讲授新课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1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读图独立思考,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范围,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早回答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2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区的“地形特征”。
    3 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根据位置、地形认识本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总结归纳,并对总结的好的小组给予掌声鼓励。
    4 通过教师的启发“关于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置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及其几个问题的回答:“刚才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分析我们知道本区大部分在那个带?(亚热带)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这样的地形气候有什么好处?(有利于种植农作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节重点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最后总结归纳。
    (二)、外向型经济
    1多媒体展示图片“外向型经济一例”让学生理解认识外向型经济。
    2 多媒体展示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来源地区” 让学生通过此图了解本地区外向型经济最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地区,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的资金来源。
    3 通过“涌动的民工潮”,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二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其产品的出口地。
    5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外向型经济对本地区的影响,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因素,最后由不利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活中不过分依赖别人)。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经济有利条件,和外向型经济。
    (四)作业:根据听课情况布置。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让学生认识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联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长江三角洲地形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长江交通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长江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组图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这是我国的哪条河流,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她的那些气息?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板书)
    1、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图7-30
    探究: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特点
    过程:学生读图-个人思考分析-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回答-师生评价
    2、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图7-31,结合课文
    小组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间交通联系有什么特点?
    师生归纳总结。
    3、根据图文活动分析:
    (1)、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经济有哪些优越的条件?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
    (2)、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
    (3)、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师生归纳总结
    4、课堂小结
    5、作业布置
    【自主学习】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______,往北到通(州)扬(州)运河,包括_____省东南部、___市及杭(州)嘉(兴)湖(州)地区。
    (2)在图7-30中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3)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和“丝绸之乡”。
    (4)人口和城镇_____,工商业_____,经济基础雄厚。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6)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交通运输发达,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哪些城市?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上海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
    (2)让学生理解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图7-32、7-33,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上海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 以及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播放上海2011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相关视频,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教学难点
    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整个长江三角洲龙头在哪里?你知道“船出长江口”谜底吗?学生···好,现在我们就来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
    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9页,结合图7-32、7-33,分析:
    1、上海的城市性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国内和国际地位?
    2、上海的经济发展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①工业高度发达②对外依赖性高③现代服务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
    浦东的开发对上海的发展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
    学生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1、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旱地B.草地C.林地D.水田
    2、位于长江三角洲,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是(  )
    A.武汉B.重庆C.南京D.上海
    3、西气东输工程能减轻地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B.水土流失C.酸雨污染D.大气污染
    4、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原因不包括(  )
    A.劳动力素质高B.交通便利C.农业基础好D.科技力量雄厚
    5、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四个工业基地,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科技力量雄厚
    C.工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 D.很多地方是侨乡
    6、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毗邻港澳 B.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C.矿产资源丰富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江三角洲两翼-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特征,让学生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协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两翼的经济高度发达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努力学习长大立志为国贡献的理想。
    教学重点
    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江三角洲两翼-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特征,让学生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协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协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了解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后,同学们看图7-39,如果将上海比作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则长江三角洲的两翼则为什么?学生回答···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长江三角洲的两翼。
    二、指导学生读课文,结合图7-39及相关图片思考分析填表:
    区域名称
    中心城市
    主要城市
    区域经济现状
    与上海的关系
    长江三角洲
    区域的北翼




    长江三角洲
    的区域北翼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1、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B.都是河口地区,地势平坦
    C.都有悠久的历史,工业基础雄厚D.都依托便利的交通,但缺乏能源
    2、非洲南端与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相比,正确的叙述是(  )
    A.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B.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C.高温期相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不同,多雨期不同
    3、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所示,填写地理事物名称,甲省是 ,河流乙是 ,丙湖泊是
    (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三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容易出现 灾害
    (3)长江三角洲地区克服不利条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该地区发展工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4)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图中(填写字母)开幕举行.请你运用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道,从交通、经济、人文等方面分析世界博览会选择会址在本地的有利条件 (答出两点即可)
    (5)简要分析上海市的地理位置并作评价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让学生理解长株潭三市的空间关系与交通联系方式。
    (2)、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3)、引导学生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确定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图7-40、7-41设问导入课题。
    二、指导学生读图7-40、7-41
    (问)长株潭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区?具体指哪三个城市?
    学生读图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
    长沙、株洲、湘潭、韶山、洞庭湖、湘江
    (问)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位置和交通关系特点
    学生读图分析-小组交流-代表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三、指导学生读图7-42,结合文字,指导学生分析:
    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发展有哪些差异?
    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确定发展不同方向的原因?
    学生读图文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湖南省 1.城市群概况: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_______东部,三 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 湘江 路和_____相连。
    2.三市的发展差异: 城市 发 展 差 异 ①_____;②城市规模较大,_________便利 省会 交通运输 ;③教育、科技、文化较发达;④_____ 国家 _____________ 历史文化名城 ①_____枢纽;②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 铁路 金和化学工业基地;③建有大型服装市场, _______发达 物流业 ①_______和旅游业相对发达;②主要工业 部门有_____、机电、农产品加工等;③所 制造业 辖的_______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钢铁 韶山市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虽然长株潭三市存在着发展差异,但三市的发展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节课我们就来梳理长株潭三市的发展联系。
    指导学生读图7-43,分析:
    将长株潭三市打造成一体化建设,你认为合理吗?
    将长株潭三市打造成一体化建设,会给三个城市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指导学生阅读“两型社会”,指导学生思考分析:
    什么叫两型社会?
    是么叫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目前长株洲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长沙
    株洲
    湘潭
    地理位置



    人口



    城市定位



    支柱产业



    产业结构



    发展方向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2、 熟悉北京的著名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并以此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3、 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4、 初步学会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整理相关地理信息,印证北京的城市职能。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本内容。
    2、 能够利用图片等资料,展示北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形成认识北京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激发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情感。
    3、 通过对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懂得尊重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北京的城市职能
    2、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水”与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关系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老师来北京拍摄的故宫、颐和园、北师大东门、鸟巢、水立方等图片,告诉学生自己的北京之行感受,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北京,多媒体展示老师来北京拍摄的故宫、颐和园、北师大东门、鸟巢、水立方等图片,告诉学生自己的北京之行感受,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北京, 教师:北京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是祖国的心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
    学生观看图片,说出感受
    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导入新课
    板书
    第1课 祖国的心脏
    一、北京的地理环境
    设置问题
    设问:我们在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它的什么呢?
    【点拨】在我们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地理环境。
    【读图】展示“北京市的位置和范围示意”图,让学生读图分析北京的地理概况,完成P70页【读图】的三个问题,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说一说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市的地形有何特点?
    (我们这次去了慕田峪长城,切实感到北京的三面环山具有极佳的军事防御价值,抵御外族入侵,这点是不亲身感受所不能体会到的。)
    3、完成P71“阅读”,结合北京的地理位置,谈谈北京的气候特点。
    4、北京有哪几条河流?有哪些水库?(强调水对北京城建设的重要性,为后面探究埋下伏笔。)
    5、你从家乡去北京,会选择哪几种交通工具?
    教师点拨后,让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读图8.1“北京市的位置和范围示意”思考回答
    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读图思考,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过渡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地理位置重要,背靠群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交通发达、便利,所以新中国定都北京。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职能,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呢?


    板书
    二、政治文化中心
    活动安排
    1、自学P71“政治文化中心”部分。让学生区分回答哪些是彰显政治功能的地方,哪些是彰显文化功能的地方。继续展示天安门、国家图书馆、奥运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大剧院、新华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图片。
    2、完成P73“活动”,区分文化场所类型。并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教师对学生选择的答案进行评价。
    学生积极踊跃回答或抢答。
    展示图片、激发兴趣、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板书
    1、政治中心: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
    2、文化中心:科研机构、高等院所、文化体育场所
    过渡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既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是我们国家的心脏。北京不仅今天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个朝代的都城,特别是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北京真正是座历史文化名城。


    板书
    三、历史文化名城
    活动安排
    播放MTV《北京欢迎你》
    活动:观看MTV,让学生写出从《北京欢迎你》的画面中观察到的能印证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
    将《北京欢迎你》分成四段播放,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边唱边观察MTV的画面,从中发现相关的文化景观。对各组观察的正确率,教师点评、总结,结合MTV里出现的京剧艺术,可以鼓励学生唱几句。


    学生边看边唱边记。


    通过图片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

    学生唱几句京剧。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的自豪之情。
    板书
    1、历史文化遗址
    2、民间艺术
    3、地方戏曲
    总结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她作为是历史文化名城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我们从MTV《北京欢迎你》中也看到了她现代的一面,下节课就让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现代的北京。
    作业
    上网查找、收集图片等资料,编辑设计一份以“北京的旅游景点及路线”为主题的地理小报。

    【板书设计】
    第1课 祖国的心脏
    一、北京的地理概况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交通
    二、政治文化中心
    1、政治中心: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
    2、文化中心:科研机构、高等院所、文化体育场所
    三、城市建设成就
    1、城市格局
    2、城市交通
    3、环境建设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 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资源
    有关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
    ①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
    ②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
    承转: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
    引入课题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学活动2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请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并完成:
    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台湾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
    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
    2完成填空:
    台湾岛位于我国的( )海域。它北临 ( ),东临( ),南临( ),西隔( )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是由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二、居民与人口
    1、播放《台湾的居民》录像。
    2、结合课本内容,说出台湾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三、地形
    1请学生读图:读图2.28,思考:
    ①台湾以哪一种地形为主?分布在哪里?
    ②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小结: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约2/3是山地,是由几条平行山脉所组成的南北纵贯全岛的台湾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秀,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湾岛上有150多条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向四周入海,河流短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浊水溪上游的日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湖泊,既是发电能力很强的水电站,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表一:台湾省之最
    最大岛屿
    最长山脉
    最高峰
    最大平原
    最长河流
    最大湖泊






    表二:台湾省的地形及分布
    主要地形
    分 布
    地形区名称
    山 脉


    平 原


    盆 地



    2、思考题:根据高度表,你能大致说出台湾海峡的水深是多少?说明海峡底部属什么海底地形?台湾海峡属大陆架的地形特征(海底古森林遗迹),可见台湾岛原是与大陆相连的。通过阅读材料“大陆与台湾”可让学生了解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四、气候与自然资源
    阅读P52课文“气候与自然资源”,回答:台湾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台湾岛四面环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在热带、亚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湾岛赢得“宝岛”之称的美誉。
    承转: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看看你找到了有关台湾省物产的哪些美称,如‘水产王国”、“东方甜岛”、“森林宝库”、“水果之乡”、“海上粮仓”、 “蝴蝶王国”、“美丽宝岛”、“东南海上的盐仓”。等,老师引导同学依次分析其原因,并设计结构图进行分析。
    五、经济
    1、观看有关台湾经济的录像。
    2、结合课本52~53页内容,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经济部门?各有什么特点?
    物产丰富,大量出口农产品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工业
    发达的旅游业
    3、提出问题:台湾省内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与外界的联系方式以什么为主?台湾与大陆之间如何往来?
    六、主要城市
    1、请同学们读图2.32,找出城市台北、高雄及台南,结合课本内容说说它们的职能及旅游景点。
    2、欣赏台湾城市旅游景点的图片。
    教学活动3
    随堂练习:读台湾省简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海峡A:_________ 大洋B:________ 岛屿C:_________
    (3)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你知道她有哪些“美称”吗?请你写出来。
    (4)台湾岛位于我国的( )海域。它北临 ( ),东临( ),南临( ),西隔( )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是由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教学活动4
    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归纳本节知识,教师板书。
    2、观看录像,加深对台湾的印象。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
    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使学生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区地形分布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绘制简图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初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的阅读、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过程,发现并总结本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独特的环境特征,初步找出本地区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在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保护环境。
     教学策略
        对高山、荒漠与绿洲和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教学主要采用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
        对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主要采用讨论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新疆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维吾尔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   请大家辨认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学生齐答;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讲授新课
        一、高山、荒漠与绿洲     
    承转讲述: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自然环境特征   展示:中国政区图
        链接:地形与城市分布示意图   活动问题:
        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
        2.找出横亘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脉,说出它们的走向。
        3.找出新疆的两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4.将上述山地和盆地在第41页新疆轮廓图中画出(用铅笔)。
        学生读图画图,教师巡回指导画图方法。(学法指导)
        教师总结: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   学生读图回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北部有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中部有东西向的天山。南部为包括多条山脉组成的东西向山脉昆仑山。
        天山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部分,南为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内陆盆地。盆地中有面积达32.4万平方千米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盆地中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第二大沙漠。学生学画示意图。 
        (二)独特的环境特征     承转讲述:新疆两大盆地内都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广布,与新疆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活动:请大家在中国政区图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东部距太平洋的直线距离。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比例尺公式。
        讲述: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新疆距海洋遥远,加之重重山岭阻挡和高原的屏障作用,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新疆内陆,导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   学生量算,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计算结果:新疆东距太平洋达2500千米,南距印度洋1600 千米,距海洋遥远。 
        (三)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   呈现: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   提问:请大家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归纳讲述: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据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测定,亚洲大陆的“ 心脏 ”──地理中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郊区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距海洋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地区,冰川冰雪融水还孕育了一些内流河。在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交通运输是加强人类活动联系的主要方式,方便了人民生活,因此交通设施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边缘分布,将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集中的绿洲联系起来,既靠近水源,也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是新疆各绿洲之间相距遥远,这势必导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畅,信息通达度较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极大地影响、制约着新疆的经济发展。面对这种境况,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新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新疆的对外交流,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学生读图回答。 
        呈现: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   讲述承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新疆由于特殊的环境特征,生态环境很脆弱,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地区。
        提问:请大家读图8.42回答: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区域发生?人们在这些地区生产和生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归纳讲述:简单地讲,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在干旱和半干旱环境下,造成的以上一些地区的土地逐渐退化,直至变成荒漠的过程。着名的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因为土地的不断荒漠化而在版图上消失的。
        在新疆,绿洲是人口、城市的集中分布区。而绿洲的外围是茫茫沙漠,如果出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破坏植被,以及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不合理的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就很容易导致脆弱的绿洲边缘的土地荒漠化。为了不让楼兰古城的悲剧重演,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着手,如培养优良畜种,合理放牧、轮牧,采用先进灌溉方式和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等来阻止大地的荒漠化。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呈现:板书提纲   总结讲述:本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独特环境特征,重点了解了新疆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点和与之相适应的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这说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同时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环境特征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活动,干旱的自然环境导致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和内流河沿岸;同时人类的某些行为也会破坏生态,导致环境恶化。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观看、聆听、回忆,抓住要点。 
        (二)第二课时 
        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新疆的农业   讲述:在新疆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农业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本节第二部分,新疆的农业及能源开发。   
        讲授新课     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疆干旱缺水,年平均降水仅120~150 mm,个别地区甚至不足50mm,这就意味着靠天然降水根本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新疆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有高山冰雪融水滋润的绿洲,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
        活动:请大家阅读第42页课文及图8.45、8.46、88页分析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坎儿井”是一项什么工程?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3.在新疆及中国西北内陆的其他省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口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你认为应怎样合理开发水资源?   学生读书、分析、讨论,学生回答。
        新疆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棉花、甜菜、多种水果。
        稳定的灌溉水源得益于新疆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播放:坎儿井示意图的动画   讲述:坎儿井中的水来自山麓地下水富集地带。在山麓地带,由于有高山冰雪融水的下渗,形成地下水富集地带,睿智的新疆人民从山麓开始,顺着倾斜的地势先开凿竖井,然后利用竖井不断疏通开凿了地下暗渠,将汩汩清泉引向盆地的边缘,维持着绿洲的生存。由于水渠在地表以下,因此有效避免了因气候干旱而引起的大量蒸发,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使新疆人民得以在这广袤的沙漠边缘繁衍生息。   观看、聆听、思考、发问。 
        二、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呈现:绿洲农业产品图   归纳讲述:新疆的瓜果特别甜,色彩也特鲜艳,这是因为新疆夏季热量充足,由于空气中云量少,降水少,白天光照强烈,利于瓜果着色,同时白天光合作用强,可以生成大量糖分。而夜晚降温很快,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弱,也减少了对白天生成糖分的消耗,因此,由于昼夜温差大,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同理,由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稀少而且有比较稳定的灌溉水源,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
        但是目前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因为缺水而陷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困境。面对现实,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入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缓解人—水矛盾。
        1.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率。如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发展节水型农业。
        2.减少水污染以及污水的治理再利用。
        3.节约每一滴水。如日常生活中洗衣水可冲座便器,洗拖布;淘米水可以浇花等等。   聆听、感悟。 
        提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快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发挥新疆地区的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特色农业呢?   
          三、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呈现:新疆油气资源分布图   承转讲述:新疆的经济优势除发展特色农业以外,更主要是发挥能源优势。提问:新疆为什么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工业基地?   答:新疆的两大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潜力巨大。预测储量占全国1/3以上,仅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气就占全国陆地下天然气的22%。有克拉玛依、轮台、库车等大型油气田。因此,新疆成为中国的重要油气工业基地,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呈现:西气东输图   提问:
        1.找出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2.西气东输工程跨越了哪几个大的地形区和哪几条大河?
        3.西气东输的实施,将为东、西部地区带来什么好处?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中如何体现经济效益的基本准则呢?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作答。
        答: 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天然气田轮南,途经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9个省市,目的地是长江三角洲。
        2.西气东输工程自西向东跨越了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几个大的地形区及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等水系。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使我国中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行业,如建筑、钢铁等工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了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同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缓解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比进口天然气要便宜,这也降低了东部地区的生产成本;天然气是洁净能源,改善了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
        4.西气东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因此在工程实施之初就建立了“健康、安全、环保的管理体系”。在设计和施工上处处强调对环保的要求。如严格规定28米宽的施工区域,对管道埋入地下的回填土要求必须是草类能够生长,为保护罗布泊地区80多只野骆驼,专门追加了近1.5亿元投资,增加管线长度15 千米等等。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相信这样的工程必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课堂小结   呈现:板书提纲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新疆的特色农业,了解了西气东输的线路所经地区,西气东输工程实施的重大意义。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一定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不断发展,新疆的明天会更美好,西部的未来会更灿烂。   聆听,观看。 
        布置作业   收集新疆发展的资料。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贵州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的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
    4、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引入)长江从青海发源,出了青藏高原后,就进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
    (板)第三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一、自然地理概况
    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8-56、8-57、8-57
    ①,贵州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是否濒临海洋?
    ②说出贵州大致的经纬度范围?
    ③找出与贵州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④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的地势特征是什么?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课堂活动2
    ①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有哪些?
    ②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③造成贵州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课堂活动3
    指导学生读“贵州的石漠化治理”和图8-60
    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课堂活动4
    贵州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贵州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第五节 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标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黄土高坡》导入
    自然地理概况
    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65、8-66、8-67、8-68
    ①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黄土高原气候的特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课堂活动2,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69、8-70、8-71,填表

    传统生活方式
    现代生活方式
    食物结构


    民居


    交通方式


    通信方式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课堂活动3、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72、8-73
    黄土高原的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变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
    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
    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
    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
    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三北”防护林的分布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
    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
    播放录像:将中国入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
    某型飞机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
    [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相关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四位编码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六位编码 表示投递局的代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