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0.3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595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0.3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595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0.3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595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0.3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5955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0.3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5955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0.3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5955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0.3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5955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0.3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5955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化学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即重金属盐,预防重金属盐中毒,实验仪器和药品,蛋白质的变性,实验步骤及现象,鸡蛋清凝固,鸡蛋清变黄,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多识一点,不吃变质食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2018年1月22日中午1点许,灵寿县青同镇韩朱乐村民办幼儿园误用亚硝酸盐,导致该园部分幼儿出现食源性疾病发生。截至到22日24时,已有35名幼儿离院回家,59名仍在留院观察。 该县表示,经调查,事件是由于1月20日该幼儿园负责人白玉霞用自行购买的2两亚硝酸盐(当地村民过年传统方法烹烧猪肉常用的材料,民间俗称火硝),在幼儿园食堂加工春节自用肉食后,将剩余的不足1两亚硝酸盐留在幼儿园食堂厨房。因亚硝酸盐与食盐相似,22日中午,该园炊事员徐荣菊在烹制大锅菜过程中,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放入炖菜中,导致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
饮用水和不健康食品食物链大气中
1.主要有: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
鸡蛋清、蒸馏水、硫酸铜溶液,浓硝酸、试管、试管夹、烧杯、酒精灯。
实验结论:蛋白质在热、酸、甲醛及重金属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随之消失。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类:1.物理因素: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2.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等。
1.若不慎误服重金属盐,在去医院之前可采取哪些方法来缓解症状?
2.医院常用下列手段来杀菌消毒,请解释原因:(1)煮沸法消毒医疗器械 (2)注射时用酒精棉球擦皮肤 (3)紫外线照射病房
立即服用大量的牛奶或豆浆
高温杀菌,一般细菌在一百度高温下会死掉
紫外线会引起蛋白质变性
酒精可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
不知不觉的铅中毒 急性人体铅中毒,会引起严重肾、肝、脑、生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导致死亡。轻度的人体铅中毒,会引起贫血等症状。 从食物中摄入的铅大部分直接排出体外,但有少部分会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失去它们正常的生理功能。 我国铅污染主要是由于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含铅油漆、涂料、防腐剂、杀虫剂的滥用、含铅污水的任意排放和工业垃圾的随意焚烧都会造成铅污染。例如,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得其更新换代异常频繁,人们往往将废旧计算机一丢了事,但很少有人知道一个计算机的显示器和CPU中都含有较多的铅,它们这样进入环境,最终可能会进入你的体内。
很多食品在加工和贮存的过程中会受到菌类的污染,特别是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中,这种污染会引起食物的变质。一方面使食品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
霉菌是一类小分子量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只有在280℃以上的高温才能使其完全破坏。其中,黄曲霉素毒性最大。主要引起肝癌。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和谷类等农产品中。
(1)变质食物的特征:表面:常有灰黄色的霉斑; 内部:变为浅棕色。
(2)变质食品的危害: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晕、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0g/L,其毒性主要是由于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输氧能力降低,导致氧气的供给不能满足身体各器官的需要,严重时会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物质,而最为有害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和重金属盐。
2.尼古丁和焦油的危害:
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的兴奋剂,会使吸烟者对香烟产生依赖性。焦油可粘附于咽部和支气管内壁,诱发细胞病变。他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诱发多种疾病和癌变。
3.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香烟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20~30mg,若许多吸烟者聚集在拥挤且不通风的房间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可达0.05%,接近发生煤气中毒的浓度。从而也危害了不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据资料显示,不吸烟的正常人体内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大约为0.5%,而吸烟严重者体内的碳氧血红蛋白高达15%~20%,也就是说15%~20%的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气的功能,从而导致缺氧。
吸烟者的肺与不吸烟者的肺
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巴比妥类、大麻类等。
产生抗药性对毒品的依赖性
罂粟,原本是一种美丽的植物,但自从人们从这种娇艳的花中提炼出了鸦片之后,它便成了一种罪恶之花。在它的诱惑下,成千上万个灵魂从此坠入了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一个个痛苦扭曲的躯体,一个个百孔千疮的灵魂,一幕幕惊心怵目的惨剧,让人感到美丽背后无比恶毒的诱惑。
危害:使蛋白质失去活性
危害: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晕、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罂粟 海洛因 大麻 冰毒 摇头丸等
1.1969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化学式为CH2O)。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 B.甲醛是一种有机溶剂 C.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产品对人体无害
2.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B.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C. 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D. 腐败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用牛奶补充蛋白质 B.用霉变的大豆制作豆腐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D.食用含钙食品预防骨质疏松
4.《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不准吸烟,这是因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吸烟对人有害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甲醛 C.黄曲霉素 D.二氧化碳
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B. 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C. 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当的加碘食盐 D. 为保持香肠肉质鲜美,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6.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 A. 糖水 B. 盐水 C. 肥皂水 D. 蛋清
7.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生活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仍可食用 B. 烹调食物时,不能用工业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C. 为延长食用海产品保鲜时间,用甲醛水溶液浸泡, D.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可以大量摄入富含硒的食品
8.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焙制糕点用小苏打作发酵粉②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③摄入过多量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④食用霉变食品可使人引发肿瘤等恶性疾病A. 只有②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①③④ D. 只有①④
9.“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 蒸煮食用霉变大米、花生等 B. 多吃腌制的食品C. 用地沟油加工食品 D. 骨头汤煲好后放入加碘食盐调味
10.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 CO2 B. N2 C. O2 D. CO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预防重金属盐中毒,不吃变质食物,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十单元第3节远离有毒物质pptx、第十单元第3节远离有毒物质教学设计doc、第十单元第3节远离有毒物质一课一练doc、实验视频《蛋白质变性》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授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