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1节 太阳和月球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1节 太阳和月球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月球概况,月球的运动,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引起潮汐现象,月球起源,分裂说,俘获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太阳行星: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转,具有一定质量——地球卫星:围绕行星运转的星体——月球
小资料: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亿~46亿岁,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类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万千米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
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月球 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
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
古人对月球(月亮)的观察研究
1.神话传说2.诗词传诵3.史料记载
月,甲骨文像半月之形,因为月亮缺时多圆时少,所以表示“月亮”之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
当望远镜从荷兰传入意大利时,引起了伽利略的注意。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月亮,发现月亮表面是那样的凹凸不平,还分布有很多环形山,伽利略据此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虽然从科学的角度看,伽利略手绘的月面图还不够精确,但月面的平原、环形山清晰可见。后来,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相继使用,人们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天象。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一、月球存在对地球的意义
是地球夜晚的主要自然照明
人类早期使用的历法制定依据
人类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
为什么月球距地球这么近,它却没有生命存在?
没有大气层,无天气变化(漆黑一片;万籁俱寂)
自转周期长(27.32天)
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月球距离地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距离地球约为一亿五千万公里。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1958年美国和前苏联发射的月球探测器都宣告失败。1959年前苏联和美国分别成功发射了“月球号”和“先驱者号”月球探测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首次载人登月,相继阿波罗-12、14、15、16和17号实现载人登月,一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采集月球样品和埋设长期探测月球的科学仪器,共带回地球381.7千克月球样品,大大增长了人类对月球起源、演化的认识。迄今为止人类只有这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了地球以外的天体。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
这种假设认为,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
月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围绕地球公转,周期为27.32
月球自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
由于自转和公转周期十分接近,因此,我们只能看见月球的一面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也会绕太阳转,但受地球影响,月球绕太阳的轨迹并不是线状的圆形或椭圆形,而是呈螺旋状绕太阳运动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神舟十一号(2013)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飞船
中国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
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摄氏度
在月球表面,宇航员能轻松跳过4米。
图中的宇航员能边听音乐边看书
月球 外文名 The Mn 别 称 月亮、太阴 分 类 卫星 发现者 史前人类 发现时间 史前时代 质 量 7.349×10²²千克 平均密度 3.35(水=1) 直 径 3476.28千米 表面温度 月球表面为超高真空,白天最高160℃,夜间最低-180℃
自转周期27.32天(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自转) 公转周期27.32天【和自转一样】 表面积3.79×10^7平方千米 [2] 大气压1.3×10⁻¹⁰千帕 运动方向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月球为什么没有生命,月球的起源,以及世界和中国对月球的探索等,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下来制作一个自己的“月球卡”并和同学分享!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说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月球概貌,人类的探月之旅,月球的运动,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月球的正面,月球的背面,月相变化是随机的吗,月相变化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 太阳和月球示范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面温度6000C,中心温度,体积130万个,质量33万个,5亿千米,人需要步行3500年,火箭飞行需要二十几年,讨论角,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向光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太阳和月球备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学指导一,辨是非,×恒星,×15亿千米,√它自行发光,算一算,自学指导二,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