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感受作者对延安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信天游这种民歌体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全文,体会题目“回”的表达效果。
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当时诗人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形式写了这首诗。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诗——整体感知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兴奋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感激
(3)话延安,欢聚话今昔 喜悦
(4)看延安,旧貌换新颜 赞颂
(5)祝延安,圣地大贡献 热爱
二读诗——品味语言
(一)听录音,感受这首诗的特点:1.每节都押韵;2.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3.句式灵活多变;4.语言通俗热情饱满;5.根据需要选择了最熟悉最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俗。6.引用了很多富于地方特色的场景和典故。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它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作用)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二)圈出你认为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
1.预设:从用词的角度:
开头第一部分中“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预设: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
第二部分中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
(设计意图:品读语句,读思写相结合,分析诗作语言形式的特点,理解民歌的写作手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读诗——体味民俗特点
设疑:这首诗除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之外,你还能看到哪些陕北特色?
预设:
陕北人的衣: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陕北人的食: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米酒油馍木炭火;
陕北人的住: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陕北人的言:眼眶眶、树根根、白生生
陕北人的情: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设计意图:“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文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因为年代和学生的知识贮备等原因,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解读。)
四、小结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朗读这首诗结束教学。
五、作业:
1、课后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导入,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三,背诵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导学,新知探究,巩固提升,学后反思,课后达标,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