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第一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出自《韩非子·难一》的一篇文言文,体裁为寓言故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意思,学生自主阅读理清层次,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相互交流故事寓意,从而受到启发。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自相矛盾》,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
2.自主识记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夫”。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借助注释,整体把握寓言故事,能简要叙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自主识字,正确朗读,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话题引入。
出示图片,看图猜寓言故事。
点明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故事是历史的积淀,含义深远。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寓言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知识。
2.揭示课题。
(1)课文《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出自《韩非子·难一》,作者是韩非。
(2)介绍矛、盾:矛是兵器,长矛,盾是兵器,盾牌。
(3)回答本篇课文的人物、事件、阅读方法。
(4)走近作者:韩非
(5)介绍文学常识:文言文
(二)新课初知
1.检查预习:
(1)文中生字新词,古今义对比。
(2)文中主要人物?讲了什么故事?
(3)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有疑问的地方请提出来交流。
2.学法提示:
(1)借助工具,理解古文。
(2)读懂情节,掌握语气。
(3)熟读成诵,知识积累。
(4)领悟道理,迁移运用。
3.指导朗读。
(1)朗读提示:
①速度放慢 ②停顿得当 ③不同句式语气不同
(2)学生互读,正音。
(三)字词积累
1.多音字运用:夫
(1)fū:成年男子的通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丈夫、渔夫)
(2)fú:文言发语词;文言助词;人称代词,他。
例:①夫战,勇气也。②使夫往而学焉。③人定胜天,信夫。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重点字词指导。
(1)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上下结构,部首:矛。注意书写时有一点、一撇,与“予、茅”形近字辨析。
(2)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半包围结构,部首:⺁。注意与“质、眉、循”形近字辨析。
(3)誉:上下结构,部首:言。注意第5、6笔是撇和捺,不是点。与形近字“誊、益、举”辨析。
(4)吾:上下结构,部首:口。字义:文言文代词,我,我的。与形近字“语、悟”辨析。
3.积累词语的古今意思。
者:古义:代词,指……的人。
现代词语:幸存者
之:古义:1.代词。2.的。
现代词语:朋友之间
莫:古义:没有什么。
现代词语:莫非 莫名其妙
或:古义:有的。
现代词语:或者
立:古义:存在
现代词语:站立
曰:古义:1.说。2.叫做。
吾:古义:我
(四)再读课文
1.自主学习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内容。
注释:【鬻】卖。 【陷】刺破。 【或】有的人。
【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联系上下文,串联故事。
(1)楚国商人:楚人有_______者。
(2)夸口推销:吾盾________,吾矛________。
(3)遭遇质疑:子之矛陷子之盾
(4)张口结舌:弗能应也。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入境朗读。
分角色表演:A.商人 B.质疑者 C.旁白
(1)分工合作。
(2)抓住故事情节。
(3)把握人物语气,体会人物心理。
(五)课堂总结
1.故事梗概:《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由于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说话前后抵触的尴尬局面的故事。
2.我的收获。
(1)我积累了文言文词句________。
(2)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后来“矛盾”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
(3)寓言故事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以小见大。
(六)随堂小测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 )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 )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新词。练习背诵。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自相矛盾教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寓言,读课文,明意思,导演说戏,明确寓意,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