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第1页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第2页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第3页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第4页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第5页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第6页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第7页
    桂美版美术七下1.绘画风格与流派 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桂美版七年级下册1 绘画风格与流派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桂美版七年级下册1 绘画风格与流派示范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波提切利,威尼斯画派的繁荣期,提香·韦切利奥,乔尔乔内,德拉克洛瓦,施密特罗特卢夫,戴单眼镜的自画像,记忆的永恒,波丘尼,塞韦里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十大美学流派:表现主义、形式主义、心理主义、现象学美学、科学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符号主义、解构主义与阐释学美学。主要的现代主义流派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主要的后现代主义流派有:波普艺术、新达达主义、观念艺术、最少主义、新现实主义、超级现实主义、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涂鸦艺术、影像与多媒体艺术。
    主要美术流派的发展(1)
    17 - 18世纪:以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三大流派:1、巴洛克:强烈的动势、喜剧性、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 2、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形式和类型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 3、写实主义: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以及“理想美”也不愿意对自然进行美化,即忠实地描绘自然。18世纪,洛可可风格风行一时,同时写实主义也得到了发展。洛可可:风格华丽、纤巧、追求雅致、珍奇、轻艳,细腻的感官愉悦。
    主要美术流派的发展(2)
    19世纪:法国绘画在欧洲起主导地位。主要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20世纪:出现“现代主义”思潮,在艺术理论与观念上与传统绘画分道扬镳。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及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排斥功利性、对描述性和再现性的因素不以为然,认为最重要的是组织画面结构、表达内在情感,营造神秘梦境。主要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巴黎画派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维也纳分离派 、风格主义、达达主义 、形而上画派、超现实主义、至上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波普艺术 、光效应、新超现实主义 、超级写实主义 
    以古希腊“模仿说”为理论基础的西方艺术,一直注重艺术作品的再现功能,至文艺复兴时期发明了再现自然的透视画法之后,围绕再现这一主旨,欧洲的绘画逐渐形成了一种成熟而规范的写实主义艺术语言。
    缠红头巾的男人凡,爱克及其兄休伯特.凡.爱克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重要画家,也是油画技术的革新者。这幅画被认为是凡,爱克的自画像。红色的巨大缠头加倍地突出了洞察一切的冷峻面部表情。
    维纳斯的诞生(1846)是他成熟期的代表作。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使作者受到影响,但他内心仍然潜流着基督教精神,维纳斯羞答答的形象就是作者这两种精神状态的结合。
    《雅典学院》赞美人类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和钻研精神。(备注)
    《劫夺吕普西的女儿》16世纪,巴洛克画风成熟期的优秀作品。题材取自孪生神卡斯特罗和波尔库斯掠夺迈西尼的两个公主的神话故事。对角线组合成的构图使画面结构更为紧凑;女体的复杂的扭曲是巴洛克特有的,也是作者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的美术流派,画家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与教会神权文化斗争。14~16世纪几乎所有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画家,皆诞生、学习或工作于佛罗伦萨。而画派13世纪末已形成,早期代表画家:乔托、马萨乔、安杰利科、乌切洛、波堤切利等。盛期代表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15世纪中叶后画派呈衰退之势,代之以罗马画派。16世纪末,佛罗伦萨政治失去独立经济衰落,以及画家信盲目崇拜前辈,逐渐走向风格主义。
    佛罗伦萨画派的风格特点
    风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虽以宗教题材为主,但较多的表现世俗生活的情景,注重空间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杰出的表现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即: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画法细腻,画面明暗对比不甚强烈,画家们在作画技法上很讲究步骤。由于意大利气候的原因,画家们较多地使用画布来作画。影响了温布里亚画派和帕多瓦画派。
    就艺术倾向和创作特点看,大致有三条主线。波提切利、利比、柯西莫等画家,他们具有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但艺术趋近于贵族豪门;以基兰达约为代表,崇尚生活表现,他们在画坛上出现得早些,技巧上可能略显幼稚,形象多半重叙述性质;第三条主线应以莱奥纳多·达·芬奇为代表,是新兴的写实主义路线。
    威尼斯的文艺复兴文化发展在佛罗伦萨之后。15世纪后期起,威尼斯画派逐渐形成,繁荣时期是16世纪,较早采用从尼德兰传来的油画技法,在运用色彩方面胜过佛罗伦萨画派,形成自己的风格,对欧洲17~18世纪绘画有深远影响。奠基者是G.贝利尼,他在钻研古典风格的基础上,从南意画家安东内洛·达梅西纳学油画技法,用色精妙,遂使威尼斯画派自成一体,与佛罗伦萨画派分庭抗礼。画派的鲜艳色彩和乐天情趣在17~18世纪西方艺术中始终最受欢迎。偏重色彩和注意感觉效果的特点对日后一切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艺术家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其中最著名的是乔尔乔涅和提香。乔尔乔涅善画风景,作品诗意盎然,风度隽永;提香则把威尼斯画派运用色彩的特点发挥极致,画幅绚丽,人物健美,在西方艺术中树立了新典范。同为贝利尼得意门生的还有塞巴斯蒂亚诺·德尔皮翁博。画面艳美多姿,晚年工作于罗马,传播了画派艺术。同时还有V.卡尔帕乔,G.贝利尼之兄的学生,发扬了老师精于描绘盛大场面的特点,以高度写实的技巧表现了威尼斯生活风习。丁托列托综合提香和米开朗琪罗的艺术,构图宏伟而色彩绚丽;韦罗内塞则在写真传神的同时注重装饰效果,以豪华场面和富丽服饰取胜。
    Tizian Vecelli,1478-1576年。集画派特色于大成,尤善运用壮丽的色彩增添画作激越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完全走在文艺复兴画家之前,作为一面旗帜指引着后世的许多画家。《花神》
    1477~1510, 《入睡的维纳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威尼斯画派画家,架上画的先行者。(备注)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资产阶级需要艺术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需要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拿破仑加冕式》堪称巨作,为达逼真,大卫把画中许多人请去作过模特儿,对于满是刺绣和金饰的服装,画家也作了一丝不苟的描绘。以及如此宏大场面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明生动,决无雷同。
    安格尔的艺术典雅精美,他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夸张。《泉》典雅、表现青春活力的力作。新古典主义创作基本上为宫廷服务,对民间文学采取轻视态度。古典主义由于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往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法国大革命失败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1800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浪漫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和《爱尔那尼》一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
    《希奥岛的屠杀》表现十九世纪初反抗土耳其压迫的希腊独立战争。希奥岛的希腊男人被杀,女人被掳;前景中有绝望相依的男女,茫然的老人,被缚的少女等悲惨情景。画家选取了时事性的主题,曾一再引起很大争沦。
    《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19世纪30年代后欧洲文艺中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和流派;也指文艺创作的一种原则和方法。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基本特点: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德国诗人席勒在1789年致歌德信中第一次从美学意义上使用“现实主义”这个词 。1850年9月,法国作家尚弗勒里在《秩序报》上发表了评论画家库尔贝的文章《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后来创办《 现实主义》刊物。1857年尚弗勒里在论文集《现实主义》序言里,称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方法的创始者之一;并列举狄更斯、萨克雷、 C.勃朗特 、果戈理、屠格涅夫等英俄作家,企图给现实主义提出纲领性,以“现实主义”正式命名的文艺流派和文艺思潮由此而来。 现实主义在19世纪 30~40 年代形成 并取代浪漫主义
    偏重对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描写,强调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典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典型化和个性化不可分割,每个典型又是“这一个”。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特别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现象,以及社会下层、“小人物”的悲惨遭遇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为其基本形式,但不局限于这一形式。它具有广阔的审美可能性,不排除采用假定、夸张、荒诞、变形、意识流等多种手法。重视社会分析,包括心理分析,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
    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代表作品《播种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这样的特点。
    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成名之作。
    许多人认为印象派画家是第一批现代画家,因为他们公然反抗学院派的某些绘画法则。但印象派画家所致力的目标与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传统的目标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他们同样希望按照我们看待自然的方式去描绘自然,他们与学院派之间的争论只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上而没有超越目标本身。 印象派对色彩和光的探索,以及笔触效果的实验,都旨在创造一种更加完美地摹写视觉印象的手段。实际上,只有在印象主义绘画中自然才被彻底征服了,在那里出现在画家视线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绘画主题,在那里真实世界中的所有方面都变成了值得艺术家研究的对象。
    法国官方学院派墨守成规,把持沙龙拒绝部分年轻有为的画家参加展览。1863年,有4000件作品被拒,引起社会普遍不满。拿破仑三世为稳定舆论,亲自过问,决定举办一个落选沙龙,成为“印象派”产生的先声。1874年,画家们自己举办“无名画家展览会”。29名画家参加,不少保守派批评家嘲笑地批评,《喧噪》杂志的批评家路易·勒鲁瓦借莫奈的《印象·日出》,嘲弄地称作“印象派画展”,印象派从此得名。后来共举办8次展览,因内部观点争论与经济困难停办。1886年,画商丢郎·吕厄带了300幅作品赴美国展出,获得意外成功。
    巴黎蒙特戈依街道莫奈:光变了颜色也要随着变。颜色,一种颜色,它持续一秒钟,有时至多也不超过三四分钟。用色特点:画家大多是用原色作画,所以色彩特别清新、明亮,没有浑浊之感。
    《舞蹈课》印象派作品中,基本排除社会重要题材。“为什么人们总是在绘画中找思想呢?当我看一幅杰作时,我单纯地满足于欣赏”——雷诺阿
    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主要代表人物是修拉、西涅克和毕沙罗。主张:新印象派画家对印象派不满,认为印象派在用色上还不够科学。于是提出新主张:一是废除在调色板上调色。主张把原色一点点地用科学的规律排列在画面上,让人眼的水晶体去混合色彩,从而产生对色彩的感觉,这就是毕沙罗所说的“以光学的调色代替颜料的调色”。所以,也可叫做科学的印象派。二是他们主张画面具有永恒和稳定的特点,不是一瞬间的。所以,他们笔下的作品常常像是一张剪纸,人物缺乏主体感,有几何图形的特色。批评:点彩方法受到高更嘲笑:“堆点子而又缺乏绘画经验的药剂师”。普列汉诺夫认为他们是“在现实的边缘上卖弄聪明”。
    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 早年学建筑,后转学绘画。1884年与G.修拉交往接受新印象主义理论,并成为运动骨干人物。主画风景,作品富于激情,善用红色作为基调。
    从农村风光画到城市街景,从没发生过重大的题材变异。总是勤奋和执着。画上除了农民与农妇外,就是街市上的普通行人。他是最早去外光下作画的一位先行者。连塞尚也承认他是“最接近自然的一位画家”。卢夫西恩大街
    后印象派是由于对印象派的不满而产生的。他们认为印象派过分重视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所以主张艺术应该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他们的这种写意的手法是和日本版画及东方艺术的影响分不开的。他们的理论近似中国画所说的“吐胸中之造化”。后印象派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为后来的野兽派、表现派和立体派的发展提供了些经验。正因这样,人们才把塞尚看作是“现代绘画之父”。应该说在形式上后印象派要比印象派走得更远,使艺术脱离现实生活。后印象派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凡·高、高更、塞尚。
    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人们的心灵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是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的。 最代表性的是俄国康定斯基和荷兰P.蒙德里安及他创建的风格派。前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艺术家,后者开拓了几何抽象主义的道路。俄国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构成主义,也是几何抽象主义的派系。法国继立体主义之后产生的俄耳浦斯主义,实际上是注意光和色彩的抽象主义。欧洲在30~40年代出现的塔希主义,是注意偶然涂抹和斑污、痕迹所形成的纹样和质地美的抽象流派。4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糅合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手法的抽象艺术,代表人物为J.波洛克。
    1905年产生于法国的美术流派。巴黎秋季沙龙中,以马蒂斯为首的青年美术家参展,其狂放随意、无拘无束的形式为保守者们所震惊,评论家沃塞列斯发现一件具有佛罗伦萨风格的小雕像,称其是“野兽群中的多纳太罗”,遂有“野兽”之绰号。野兽主义认真追随凡高、高更等人开创的道路,竭力反对传统的模仿自然的写实主义 ,突出强调主观感受,注重采用变形、大色块和粗拙的线条相结合的夸张表现手法,追求平面化的装饰趣味,力图创造一种“单纯、宁静、均衡、和谐”的美学境界。主要代表人物有马蒂斯、德兰、杜飞、弗拉曼克等。野兽主义没有任何宣言和纲领,且存在仅有二、三年时间,但在西方20世纪早期的美术运动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是对西方传统艺术的观念和法则的重大叛逆,并为后来许多勇于探索的现代主义美术打开一个突破口,因此被称为20世纪首次艺术革命 。
    1907年出现于法国的现代美术流派。发起人为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索创作《亚威农少女》,标志着立体主义的开端。1908年,布拉克画出油画《埃斯塔克的房子》,评论家沃塞列斯描述:“布拉克将一切都简缩在几何图形和立体之中……。”立体主义一词从此确立下来。主要特征:即在画面上将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肢解,然后再加以主观的拼凑、组合,以求所谓立体地表现出物体的不同侧面。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二度和三度空间,甚至表现出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和时间(四度空间 )。可见,立体主义画家接受了塞尚关于创造视觉立体形象的观念,进而转向一种对心理的立体形象的追求。其他代表人物有格里斯、莱热、德洛内等。立体主义美术运动的鼎盛期虽仅有7年,但却造成极其广泛的影响,尤其鲜明地反应在本世纪的建筑、装饰和实用工艺美术之中。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一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 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表现主义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从广义上说,表现主义可用于所有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素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其特指的含义,则是基于20世纪初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青骑士派”和“新客观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德华·蒙克《呐喊》;思索尔《1889年基督进入布鲁塞尔》;施密特.罗特卢夫《戴单眼镜的自画像》;
    施密特. 罗特卢夫
    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一战的绝望。源于法语“达达”(dada),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采取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文艺创作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队思想的干扰,只表现感官能感触到的印象。查拉草拟《宣言》下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进一步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主要特征: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
    带胡子的蒙娜丽莎达达主义使用拼贴的手法,把偶然和机遇性运用到创作中。
    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翌年举办第二次。此后,在巴黎、哥本哈根和伦敦、纽约等地有过多次重要展览。二战爆发中断了该运动的蓬勃状态,其成员分散到世界各地,战争间接地扩大了它的国际影响。战后,在巴黎、纽约等地先后举办了国际性展览会。除了组织各种活动外,超现实主义团体还充分运用杂志、报刊等媒体及传单、小册子等手法来传播其观念。1966年9月,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布雷东去世,使团体失去极其重要的凝聚力量。1969年10月,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最后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第四章》,指出“超现实主义运动已经没有任何内部的一致,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本人于二月份决定将它放弃,它和我们再也没有关系。” 运动至此结束。不过,其影响力不会因此消散。事实上,超现实主义运动对20世纪美学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生于西班牙,深受梵高、立体派影响,又参加达达运动,主张反理性,反传统,画面类似随意的涂抹,呈现了梦幻的内心世界。《农庄》
    首先是一场文学运动,最初由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炮制。在1909年《费加罗日报》上,他以浮夸煽情的文辞推出“未来主义宣言”,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未来主义自此诞生,并迅速由文学界蔓延渗透至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等各个领域。在一连串形形色色的宣言、声明的强力扶持下,它一度声势喧赫、影响深广。未来主义热情讴歌的是现代机器、科技甚至战争和暴力。他们迷恋运动和速度,要求“摧毁所有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科学院”,割断历史以白手起家,创造全新的艺术。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由于一种新的美感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度的美。……如机关枪一样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膀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1909年,未来主义宣言)
    未来主义画派的中坚力量是五位意大利人:波丘尼、卡拉、巴拉、塞韦里尼、鲁索罗。1910年《未来主义画家宣言》发表,4月《未来主义绘画技法宣言》再度出炉。1912年2月,在巴黎颇有名气的伯恩海姆——让画廊举办了首次未来主义画展,这意味着未来主义画派正式确立。随后在伦敦、柏林、布鲁塞尔、维也纳、芝加哥、阿姆斯特丹、海牙、墨尼黑等地相继举办了多次未来派画展。如此,未来派逐渐走出国门而成为世界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表现“现代生活的漩涡——一种钢铁的、狂热的、骄傲的、疾驰的生活。”(1910年,未来主义绘画宣言)画家们努力在画布上阐释运动、速度和变化过程。空间不再存在,物体从不静止,它们永不停歇地运动并相互穿插,如画家所描述,“我们的身体穿透我们所坐的沙发,沙发也穿透我们的身体。”
    《内心状态:告别》(备注)
    《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 特点:立体主义手法及巴黎夜生活题材多面体在不断变化的曲线中跳跃,使画面充满未来主义所追求的运动感。闪烁的强烈色彩,形成富有节奏的韵律,这是对画面动感的进一步强化。
    1863年11月,以克拉姆斯柯伊为首的彼得堡艺术院一批毕业生与学院公开决裂,被称为“14人暴动”,高举艺术民族化、现实主义和人民性的旗帜。1870年成立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画家屏弃院派画家的唯心主义美学,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和原则,决心把绘画艺术从贵族沙龙里解放出来,主张真实地描绘俄罗斯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每年举行一次巡回画展,共计48次。画派的思想领袖是克拉姆斯柯伊和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主要成员有列宾、苏里科夫、彼罗夫、马科夫斯基、普里亚尼科夫、萨维茨基、波列诺夫、雅罗申科、萨夫拉索夫、希施金、瓦斯涅佐夫、库因吉、列维坦等人。
    俄罗斯——“艺术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画界重要的美术家团体。既反对巡回展览派的美学思想和观点,又不同意学院派的绘画原则。画家们注重艺术语言,注重形式技巧,既吸取西欧的现代艺术,又信奉古典主义的审美形式,提出“纯艺术”和用艺术改变生活的口号。代表人物是别努阿、索莫夫、巴克斯特、朗赛莱、列利赫、库斯托季耶夫等人。还出版自己的杂志《艺术世界》,在画家及广大青年中有很大影响。其创作接受现实主义的某些影响,在艺术上有不少创新,为推动俄罗斯绘画艺术的技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0世纪30年代后,苏联文艺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一面继承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同时又把革命内容,苏维埃生活的新貌表现在绘画中。以约甘松、普拉斯托夫、格拉西莫夫、谢罗夫、科林、梅什科夫等为代表。40年代,卫国战争时期及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表现爱国主义内容的绘画成为了画家创作的主旋律。歌颂战后和平的生活和劳动以及描绘大自然风光的绘画也占相当比重。由于个人崇拜和极左思潮的影响,创作中也出现伪英雄主义、伪浪漫主义、伪乐观主义等,产生出一批虚假的作品。

    相关课件

    桂美版七年级下册1 绘画风格与流派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桂美版七年级下册1 绘画风格与流派授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桂林山水之美,漓江画派,南方的风景,徐悲鸿,吴冠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美版八年级上册1.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冀美版八年级上册1.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品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顾色彩知识,三原色红黄蓝,对比色,常见的对比色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美术七年级下册5 纸雕塑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下册5 纸雕塑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纸雕塑,立体剪纸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