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 |苏教版
展开“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复习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解决有关周长与面积的问题。
2.感受整理复习方法,体验数学思考过程,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如下学习材料纸:
在一张边长 9 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
我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整理复习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学习什么内容吗?你知道吗?
生:(齐)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复习。
师:这节课,就是要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复习的知识。想一想,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
生:面积。
师:什么的面积?
生: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师:对,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什么时候学的知识?
生:上学期。
师:为什么会把它放在一起呢?谁能明白的?生:周长很重要。
生:有时候会把周长和面积搞混淆。
师:是的,我们容易搞混淆,现在把它们放在一起。我们怎么区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图形的面积?
生:面积是图形表面的大小。
师: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生: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再喊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课前,我们发了一张练习纸,这是怎样的一张练习纸?
生:长方形的。
师:你能指一指这张纸的周长吗?你能摸一摸这张纸的面积吗?
生动手操作。师相机强调,再组织学生齐操作。
刚才我们是从面积与周长的——意义。(板书:意义)还可以从什么方面比较呢?
生:计算方法,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师:我们学过什么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师:回想一下,在三年级,我们学了几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生:两种,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长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生:长×宽。
师:长方形的面积我们用S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S= a×b。
师:长方形的周长呢?
生:周长的计算方法是长+宽×2。 a+b×2
师: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宽×2。老师就会写成a+b×2。乘加混合运算,先算乘法。这里的b是长方形的宽,还举刚才这张练习纸。我们就是2条宽,a是长方形的长,这里才是1条长。这里我们就少算了一条长。
追问刚才的学生,这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a+b 应该加一个括号。
师:其实就是长方形的长加宽的和再乘2。
师:我们这是从计算方法上来比较。
(教师板书:方法。)
师:除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
生:(齐)正方形。
相机提问学生并完成板书。学生先说反了,后自我纠正。
板书:正方形的周长是 C=a×4。
师:为什么边长×4?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师:正方形的面积S=边长 a 乘边长 a 。
师:除了意义和计算方法不同,我们还可以从什么方法来比较?
生:单位。
师:单位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生:(边说,师边板书)周长单位,从小到大:第 1 个是毫米,第 2 个是厘米,第 3 个是分米,第 4 个是米,第 5 个是千米。
师:其实,毫米、厘米、分米、米,通常叫作长度单位。那么面积单位又有哪些呢?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这三个单位都是——面积单位。
师:闭眼想一想,在脑海里整理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哪几个方面的区别?
生:三个方面不一样。
师带着生再分别归纳整理。
三、交流整理复习作业纸。
师:我们再来看作业纸。请学生读题。
“在一张边长 9 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
我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同桌之间交流,你提的是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答的。
(学生同桌间交流。)
师: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每人一个苹果。
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大家交换一下,就是2个思想。接下来,就请你做小老师,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分别邀请三位学生在讲台前,投影分享)
另提问台下学生解答问题。
师相机板书组织交流。
四、分享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生: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生:周长一样的图形,面积可能不一样。面积一样的图形,周长可能不一样。
【教学思考】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法,或是想法数量上的差异,或是解决问题方法上的差异,或是想法水平的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想法,他们在课堂中都交流了各自的想法,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交流的机会与舞台。学生的发言相互补充、修正。交流、汇报的过程,是每一位学生
获得新的认识、长进的过程。他们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片面走向全面。每位学生感受并发现“新”我。
开放题的设计,体现“低入、多思、高出”的原则。所谓“低入”,指题目思考的起点低,所有学生都能投入思考;所谓“多思”,指题目本身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不同
的学生会有多样的思考;所谓“高出”,是指不同的学生通过思考都有相对于自己而言的高产出,都有较大的进益与收获。在课堂教学中,开放题的运用,追求的不是学生的想法有多么丰富,更重要的是关注每位学生是否投入了思考,是否在思考中有新的长进,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是否促进不同想法的比较、沟通与融合,每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优化各自原有的想法。也就是说,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不是仅仅追求想法的多样,而是追求想法的深入。这,也是比“表现”更重要的“实现”。
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表现为题目本身的开放性,而且在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放,教与学方式与过程的开放。
在题目交流之前,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教师和学生都在听、都在想,都在交流各自的想法,并在听、想、说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的认识。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复习课,和新授课、练习课一样,都让学生生长。与新授、练习相比,复习,是学生“再生长”。教师需要紧紧把握住复习课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容在梳理、练习的过程中,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_苏教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_苏教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实践应用,巩固新知,总结评价,促进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教学流程设计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践操作探索,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