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高二(下)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高二(下)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老秃顶子山位于辽宁省东部,主峰海拔1367.3m,四周群山起伏,冰缘地貌广泛分布,多石河、石海(在寒冻风化作用下,岩石崩塌,巨大砾石就地大面积堆积而成)。土壤类型以棕壤和暗棕壤为典型代表,多由花岗岩残积母质体发育而成,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适宜植被生长。下图为老秃顶子山地理位置和地形等高线(单位:m)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最可能大面积发育石海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老秃顶子山由低到高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是( )
A.低矮灌丛、灌草丛—针阔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低矮灌丛、灌草丛
C.针阔混交林—低矮灌丛、灌草丛—温带落叶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低矮灌丛、灌草丛—针阔混交林
(3)老秃顶子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土壤有机质分解慢B.植物枯枝落叶量大
C.淋溶作用弱,有机质积累多D.花岗岩中矿物质多
2. 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流通的环境下生长。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属滇桂黔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片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乡村群众围绕铁皮石斛特色产品发展集体经济。下图示意当地农民在一处悬崖上采摘铁皮石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农户选择在悬崖上种植铁皮石斛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较差B.农业技术先进C.耕地资源不足D.剩余劳动力多
(2)在悬崖上种植铁皮石斛有利于( )
A.节省种植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防止悬崖风化D.提高石斛品质
3. 中国传统民居的外观形态和建筑材质可反映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中国传统民居中,北方多为合院式,而南方多为天井式或天井合院式。图1、图2分别示意我国北京的四合院和云南的“一颗印”(天井合院式)民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北京四合院与云南“一颗印”天井开口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降水C.光照D.植被
(2)与北京四合院相比,云南“一颗印”( )
A.规模宏大,分布集中B.墙体厚重,防寒保暖
C.占地面积小,布局分散D.中间宽敞,沿中轴对称
4.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在不同地理和人文环境作用下创造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态。传统民歌作为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景观,是社会体验和文化含义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下图为我国四个省份轮廓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四省区中,民歌以信天游形式流传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图示四省区与省会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甲—陕西—太原B.乙—辽宁—沈阳
C.丙—贵州—贵阳D.丁—广西—南宁
5. 下图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a山地的海拔为( )
A.500~700mB.600~800m
C.700~900mD.800~1000m
(2)若将c山地的矿石运往甲城市冶炼,则最合理的路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3)图示甲城市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B.冬季温和多雨C.终年温和湿润D.终年炎热干燥
6. 哈罗格兰德大桥位于挪威北方港口城市纳尔维克市,跨越挪威北部奥福特峡湾,位于北极圈内,被称为“与极光相伴的桥”。下图为哈罗格兰德大桥地理位置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奥福特峡湾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流水溶蚀D.风力侵蚀
(2)在哈罗格兰德大桥通行需要重点防范的灾害是( )
①大风 ②冰雪 ③地震 ④海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哈罗格兰德大桥通车后对纳尔维克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改善海洋生态环境B.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C.优化城市空间布局D.提高海洋航运能力
二、非选择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宁县芦庵坑沟位于武夷山中段、闽江上游池潭电站坝区下游附近。它是金溪左岸的一条冲沟小流域,流域面积为0.44km²,主沟长1.05km,冲沟内多断层分布,河床平均比降约为70%。下图示意芦庵坑沟流域地形和位置。
(1)图中两段陡崖原本相连,分析陡崖断开的原因。
(2)说明在图示地区修建公路的不利因素和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3)简述堆积物对金溪产生的不利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朗地毯生产已有2500年历史,伊斯法罕是伊朗波斯地毯的发源地。波斯地毯在原料选择、色泽调配、图案设计和编制技艺等方面的要求高。正宗的波斯地毯完全由手工编织,打结是主要手工工序,非常耗时耗力。品质最好的波斯地毯每平方米为100万结。波斯地毯用料讲究,通常融合了羊毛、棉、真丝、金丝和银丝等多种珍贵材料;染料则是从天然植物、矿物中提取,产品历久而弥新。近年来,伊朗的地毯业发展很快,现在伊朗有超过500万伊朗人从事与地毯相关的行业,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下图示意伊斯法罕地理位置。
(1)指出伊斯法罕生产波斯地毯的有利条件。
(2)分析伊朗所产波斯地毯历久而弥新的原因。
(3)简述伊朗波斯地毯快速发展对该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大陆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陆面为坚硬的岩石,土壤浅薄。南极半岛位于南极大陆西部,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的半岛,近海还有宽广的大陆架。南极半岛的中轴部为崎岖的山地,南部为冰雪高原。南极半岛是南极大陆气候最温暖、雨水最多的地方,年雨量可达500~600mm,有“海洋性南极”之称。南极半岛是南极大陆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以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为主,有“南极绿岛”美誉。南极半岛是个多岩石的陆地,半岛上和南极大陆冰层下的地表是古老的岩层,其存在时间可达30亿年,有数个知名的裸岩无冰区极富科学研究价值。下图为南极半岛地理位置。
(1)与南极内陆相比,说明南极半岛温暖多雨的主要原因。
(2)分析南极半岛以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为主的自然原因。
(3)南极半岛是一个多岩石裸露的陆地,请作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高二(下)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B
A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
(1)读图可知,丙处位于老秃顶子山山顶附近,乙处位于山脊处,甲处为小型山间盆地,丁处位于山谷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处海拔高,气温低,最可能形成石海。
故选C。
(2)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辽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基带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再向高处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植物群落依次出现针阔混交林、低矮灌木丛、灌草丛。
故选B。
(3)由材料可知,老秃顶子山位于辽宁省东部,主峰海拔1367.3m,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因此老秃顶子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故选A。
2.
【答案】
C
D
【考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
(2)本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
【解答】
(1)根据材料可知,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属滇桂黔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片区,耕地资源不足,所以当地农户选择在悬崖上种植铁皮石斛。
故选C。
(2)根据材料可知,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流通的环境下生长,在悬崖上种植铁皮石斛有利于空气流通,提高石斛品质。
故选D。
3.
【答案】
C
C
【考点】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2)本题主要考查了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答】
(1)由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地处温带,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为保障冬季院子内获得充足的阳光,采用合院式;而云南纬度较低,夏季太阳高度角大,为了避光、纳凉,民居多采用天井式布局,狭小天井能起到避光的作用。
故选C。
(2)受地形影响,云南“一颗印”民居等山区村落都是沿等高线呈阶梯状分布,相比北京四合院,“一颗印”民居占地面积小,布局分散,A错误,C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无需防寒保暖,B错误。
相比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中间院落空间较小,D错误。
故选C。
4.
【答案】
A
B
【考点】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歌以信天游形式流传的是陕西省。
故选A。
(2)甲是陕西省,省会是西安。乙是辽宁,省会是沈阳。丙是山东,省会是济南。丁是广东,省会是广州。
故选B。
5.
【答案】
D
C
B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
(1)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200m,由图中a山地以北的200m等高线可以得出,靠近a山地顶部的等高线数值为800,故山地海拔应为800m至1000m。
故选D。
(2)山地地区的交通路线选择,要尽可能的沿等高线布设以减少运输难度,同时主要考虑资金、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读图可知,②、④穿越等高线,线路高差大,不利于运输;①路线靠近等高线密集区,地质灾害风险大,且路线较长,运费高;③线路长度较短,坡度小。
故选C。
(3)据图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故选B。
6.
【答案】
B
A
B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区域的区位分析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
(1)由材料可知,奥福特峡湾位于挪威北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川侵蚀是挪威多峡湾风光的主要原因。
故选B。
(2)由材料可知,哈罗格兰德大桥位于挪威北方港口城市纳尔维克市,跨越挪威北部奥福特峡湾,位于北极圈内,属于极地气候,大风、冰雪较多。
故选A。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罗格兰德大桥通车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海洋航运能力关系较小,但大桥通车会提升纳尔维克市的交通通达度,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河流水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冲沟内多断层分布,岩层抗侵蚀作用弱;受河流长期的侵蚀,陡崖处形成“V”形河谷,陡崖被河流切断。
(2)不利因素:公路沿线经过多条冲沟,暴雨季节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对车辆和行人造成威胁;部分路段北侧有陡崖分布,易造成落石威胁。
防护措施:采用防护网,加固陡崖崖壁;在河流冲沟处修建阻沙涵桥。
(3)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导致河水水位上涨,对河流下游造成洪水威胁。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河流水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冲沟内多断层分布,岩层抗侵蚀作用弱;受河流长期的侵蚀,陡崖处形成“V”形河谷,陡崖被河流切断。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地处我国东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多暴雨。据图可知,公路沿线经过多条冲沟,暴雨季节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对车辆和行人造成威胁;部分路段北侧有陡崖分布,易造成落石威胁。针对危险,可采用防护网,加固陡崖崖壁;在河流冲沟处修建阻沙涵桥。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堆积物会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导致河水水位上涨,对河流下游造成洪水威胁。
【答案】
(1)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娴熟;劳动力充足:畜牧业占农业比重大,原料丰富;品质优良,消费市场广阔。
(2)原料品质高;染料防褪色;编织牢固。
(3)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出口外汇;带动与波斯地毯相关行业的发展。
【考点】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
(1)伊朗地毯生产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伊斯法罕是伊朗波斯地毯的发源地,技术娴熟;现有超过500万人从事与地毯相关的行业,劳动力充足而且廉价;地处伊朗高原,畜牧业占农业比重大,原料丰富;地毯历久而弥新,品质优良,消费市场广阔。
(2)由材料可知,伊朗所产波斯地毯用料通常融合羊毛、棉、真丝、金丝和银丝等多种珍贵材料,原料品质高;染料则是从天然植物、矿物中提取,染料防褪色;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编织牢固。
(3)伊朗波斯地毯快速发展对该国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从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纬度低,太阳辐射较多,气温相对较高;三面临海,受盛行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影响显著,降水较多。
(2)纬度高,气温低,风力大;土层薄,土壤肥力低,自然环境不适合高大植物生长,只适宜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生长。
(3)南极半岛是古老的南极大陆的一部分,地表多为古老的岩石;纬度较低和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岩石裸露面积广;三面环海,风力大,风力侵蚀严重,地表岩层难以被其他覆盖物覆盖。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极半岛是个多岩石的陆地的原因。
【解答】
(1)南极半岛温暖多雨的主要原因可从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地形因素三方面说明。
(2)南极半岛以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为主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条件(气温和风力)、土壤条件两个角度分析。
(3)南极半岛为多岩石陆地的原因可从古陆地地表特点、冰川消融、风力侵蚀等方面说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