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635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635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635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默写古诗文名句,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下面关于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二语文 线上学习阶段性反馈评估 2022.4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第1—4题都用此材料)乡土,承载着一个人最深的依恋。江南祖屋,临街缘河,轩窗盈翠,河港波暖,这点水乡风情画氤氲在无数江南人心头。悠悠流tǎng ① 的运河水,依然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港通天下的苏州太仓港,依然谱写着海上丝路的热血传奇。历史juàn ② 顾江南,江南未来可期!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承载”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载人史册 B.风雪载途 C.千载难逢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 ② 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回答问题。 (2分) 【课内链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3.“临街缘河”中加点的词“缘”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器物的边沿 B.缘分,因缘 C.因为,由于 D.沿着,顺着 4.“轩窗盈翠”中加点的词“盈”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满 B.满足,自满 C.长,增加 D.超过5. 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1)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3)一日不见, 。(《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关雎》)(5)蒹葭苍苍, 。(《蒹葭》)(6)面对洞庭湖水,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写下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的名句, 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下了“ , ”的名句。 名著阅读。6.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 ,次为 ,再为 ,终为 ”。①艺术家 ②人 ③钢琴家 ④音乐家下面排序正确的是( )(2分)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7.下面关于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傅雷的眼中,“坚强”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而且更包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B.莫扎特的经历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而傅聪在国外学音乐,一直以莫扎特为榜样。傅雷举莫扎特的例子正是为了激励儿子要勇敢地直面困难,重新投入到艺术之中去,以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C.从傅雷的论述看,“赤子之心”指内心纯洁,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没有欲望纷争。这种境界很难为一般人所认识和理解,但人类最美好而纯洁的感情却是相通而永存的,所以他精神上并不孤独。D.傅雷认为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8.下面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B.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C.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善。D.期末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第二部分(4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9.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C.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D.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E.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10.下面哪一联表达的情感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相同?( )(2分)A.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D.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苏轼《送子由使契丹》)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1.下面哪两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4分)A.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B.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C. 乐 似与游者相乐 D.如 如鸣佩环 心乐之 庭下如积水空明E. 空 皆若空游无所依 庭下如积水空明12.对甲乙丙三篇选文,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写鱼在水中游动,主要表现鱼轻灵活泼的特点。B.乙文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一句,通过写水的颜色、水的深度,突出水清的特点。C.丙文“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庭院中积水清澈透明特点。D. 甲乙丙三篇选文都写了水的清澈,都运用了修辞和侧面描写的手法。13.甲文“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同样写“乐”。下面对“乐”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甲文“心乐之”写出作者此时心情是快乐的,而“如鸣佩环”的水声更添欢乐之情。B. 甲文“似与游者相乐”以鱼的活泼自由来比衬人的心情,比直截了当说出自己欢快的心情更有意味。C.乙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写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小孩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突出桃花源的祥和氛围,衬托桃花源的悠闲、美好。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题目。辨白檀树[五代]王仁裕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① ,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晴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栝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④文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选自《玉堂闲话》) [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④毳(cuī)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过:路人过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 西:又西岩之半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 数:大可数围 果得于数里外D. 然:溪谷洗然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5. 画线句的停顿哪一项是正确的? ( )(3分)A.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B.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C.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D.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1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 )(3分)A.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B.遂勒辔移时望之C.又西瞻志公影 D.志公不留影于此17.文章结尾作者发出“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的感慨,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也写了类似的事情?请在横线上写出课文的题目。(2分)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题目。致孩子 夏风一亲爱的孩子,今天你所见到的,是你出生以来,从未见过的场景。城市实行管控,学校推迟开学,街道空无一人,社区闭门禁行。这是你正在面对的世界,你从未想到,也不曾预见。 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不确定性。 你不知道你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今天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在不确定中找到一种确定。瘟疫无情,你看见科学家废寝忘食地研究病理,他们在寻求规律;人生无常,你看见医疗队争分夺秒地抢教病人,他们在捍卫生命。能够在不确定中确定的,应该是每一个人在当下所付出的行动,以及对未来所持有的信任。人类世界进程中,无论是面对饥荒、瘟疫、灾害,还是历经坎坷、跌宕、艰险,我们始终在不确定中确信—一光明能驱逐黑暗,知识能消褪愚昧,温暖能融化寒冰。二 成长的过程,是认识未知世界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掌世界规律的过程。人类一直在与自己的无知做斗争,与影响生存的不确定性做斗争。正如对疫情的防控,我们在奋力拓展知识的边界,探索科学的路径。这个过程充满艰辛,乃至需要付出生命。这些获取的知识、积累的经验、汲取的教训将代代相传,让人类得以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亲爱的孩子,你今天所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群体智慧的结晶。世界在加速发展,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纷至沓来,我们会面临很多突如其来的风险和困境。无论今后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现在所需要确定的是——好好学习,为不确定的未来增加确定性。愿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应对世界的挑战时,不至于惊慌失措;愿你有果敢的行动措施,面对人生的风暴时,不至于举棋不定。愿你也能像今天为我们而战的人们一样,胸怀责任,肩负使命。亲爱的孩子,请为自己的未来写一份预案,用行动去响应。三女孩怎么也没想到,见妈妈最后一面,是在妈妈被送到医院隔离前。可当妈妈去世时,她只能追着开往殡仪馆的车,一个劲地哭喊着“妈妈”。 空旷的路,寒冷的风,再也没有妈妈的回应。这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 亲爱的孩子,有些人逝去,你会看到相关的报道;有些人逝去,可能只是第二天报纸上的一个统计数字可是,希望你多年以后回首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眼前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字。因为,即使是个数字,也代表着一个生命。你要透过这些冰凉的数字,看到那一个个突然破碎的家庭,看到那一双双满含泪水的眼睛。 悲悯是世界上伟大的情怀。只有当你的眼里有了一个个人,你的内心才有真正的悲悯。四请相信,我们对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最后可能会落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很多年后,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请从人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去用心感悟,去身体力行。在考虑后果时,在做出选择时,在付诸行动时,希望你永远心存敬畏,永远满怀深情,真正去体察每一个人的处境,关心每一个人的冷暖,共情每一个人的命运。 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他伤心,一家人伤心;他快乐,一家人快乐;他的幸福,是一家人的幸福;他的不幸,是一家人的不幸。 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每一个生命都渴望点滴温情。请用你的溫度给他以温暖、用你的爱心给他以信心。纵然生活充满艰辛,让心灵不要麻木。人性的光辉,会化作深夜最闪亮的星。五今天的瘟疫里,有未来的疫苗。从出生至今,你打过百白破疫苗,你接种过麻疹疫苗、水痘疫苗。这些疫苗,都在为你的身体抗御病毒和病菌。亲爱的孩子,愿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能够成为你人生的疫苗——在你一生当中,为你应答良知,祛除烦乱,净化心灵。愿你的人生能美好,有正直的品格,有睿智的才识,有健康的身心。每一个孩子都好,未来就好。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选自《中国教师报》,有删改)18.上文以“孩子”为言说对象,其写作目的是( )(3分)A.说明疫情为什么来临B.解释疫情为什么可怕C. 阐述疫情给孩子们的启示D. 强调疫情需要孩子们参与19.根据文意,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6分)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应该(1) ,努力在“不确定”中找到一种“确定”,找到了“确定”还不够,还要(2) ,为不确定的未来增加确定性。生活中总有苦难和艰辛。看到别人的苦难和艰辛,内心要有真正的悲悯。怎么才能让内心有真正的悲悯?(3) 。具体而言,就是换位思考,用心感悟,身体力行。A.好好学习 B.眼里要有一个个人 C.付出行动,持有信心答:(1) (2) (3) 20.下面对文章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画线句中“疫苗”有双重含义:本义是为身体抵御病毒和病菌的药物制剂,比喻义是指学生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从事疫苗研究。B.本文以“疫情”为背景,紧密联系当下,具有现实意义。C.以孩子为言说对象,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艰难困苦,启发孩子认真审视自我,有积极的教育意义。D.文章说理生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没有生硬说教之感,容易被孩子接受。E. 文章第五节说“今天的瘟疫里,有明天的疫苗”,说明我们经历此次疫情,已对瘟疫有了免疫力,以后遇到就不用害怕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振华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9页。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振华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9页。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振华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