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全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缘由
【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本节教材需要重点落实的是“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也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及可持续发展实践做好认知铺垫。因此,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所说的“归纳”,不是对环境问题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求学生对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有所认识,诸如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当前环境问题有哪些地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归结到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3.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成因;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区域实例或资料,列举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重在对课程标准中“环境问题”进行归纳,方法是“运用资料”。由于高一的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零散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做到整理和归纳,对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对区域所带来的影响做不到全面的分析。
【教学思路】
本节课通过创设了一个大的情境: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公开宣布:将福岛核电站积压超过123万吨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全球民众和环保主义者极力反对,各国政府、媒体更是纷纷谴责与抗议!因此,世界环保组织召开网络会议,对目前各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讨论。针对各区域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环境进行讨论和思考。
议题1: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
议题2:小岛国联盟的忧虑
议题3: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议题4:全球环境问题总结
通过四个实例的议题,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表现为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让学生列举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从而对环境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评价目标
二.评价内容
(一)课堂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与回答
(二)课后巩固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1-2题。
1.这种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2.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异常 B.石油泄漏染了海洋
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严重枯竭
【答案解析】
1.B 地球的承载能力有限,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从题中可知这种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D 这种现象主要是过度捕捞造成的。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 .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4.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答案解析】
3.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即为各种自然资源,而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台风、寒潮都是自然灾害。故选D,ABC错。
4.A当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都会出现环境问题。故A错; B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故B错; c当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都会出现环境问题,前者主要是生态破坏,后者主要是环境污染,故C对; D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果人类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则是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故D错。
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公开宣布:将福岛核电站积压超过123万吨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全球民众和环保主义者极力反对,各国政府、媒体更是纷纷谴责与抗议!因此,世界环保组织召开网络会议,对目前各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讨论。
1.对日本政府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思考
2.整理课前准备的资料,等会在分析具体议题时让学生展开讨论
1.以日本政府的不良行为展开这次会议的议题,方式比较新颖,新闻真实且具有时效性,学生易产生共鸣
2.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议题1: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
1.日本排放的核废水会影响到哪些地区?海洋会自净这些污染物吗?
联系必修一学过的《洋流》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复习知识,思考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
2.核废水会带来哪些危害?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核废水会带的危害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来认识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
3.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环境污染问题
对生活中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思考这些环境污染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议题2:小岛国联盟的忧虑
1.小岛国忧虑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思考对斯里兰卡等岛国来说环境问题是什么?
通过真实案例的出现,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不仅仅只是环境污染问题
2.绘制联系框图,说明全球变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动手绘制联系框图,建立不同环境问题之间的存在的内在联系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将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整理,发现他们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议题3: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1.过度垦荒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思考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过度垦荒方式对区域带来的影响
通过思考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过度垦荒方式,让学生思考生态破坏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
2.耕地面积扩大了,但是越垦越穷,这是为什么?
辩证的来看待耕地面积扩大现象
辩证的思考问题
议题4:全球环境问题总结
1.你能列举哪些环境问题?
对前面讲述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
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思考能力
2.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并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
整理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思维逻辑链
3.在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何特点?
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何区别?对比农村和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何区别?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对比,让学生对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板书小结
评价目标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说明环境问题的成因
能够结合资料说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能够结合给定区域,全面、准确地分析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不恰当方式
说明环境问题的表现
只能判断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结合案例,准确判断环境问题的表现
能够结合实例(问题),全面、准确地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
说明环境问题的影响
说出一到两项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能够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归纳环境问题某些方面的影响
能够针对指定区域的资源环境问题,运用要素综合的分析思路,系统分析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