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656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656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656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6564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6564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6564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6564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6564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 优质复习课件
第九单元 溶 液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溶液的形成1.溶液(1)定义: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分散到___________里,形成_____的、_____的_______。(2)特征:具有_____性、_____性,属于_____物, 溶质:______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_______________的物质。___是最常用的溶剂。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 溶质体积+溶剂体积一种或几种物质 另一种物质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均一 稳定 混合 被溶解 固体、液体或气体 能溶解其他物质 水 (3)组成:澄清透明但不一定是无色的。=≠(4)溶质和溶剂的确定方法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的量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包括反应后的生成物,如:锌溶于稀硫酸时,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包括_____,而不是____.2.乳浊液与乳化现象(1)乳浊液: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2)乳化作用: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形成_______的现象;其特点是能_____存在。小液滴 混合物 不均一 不稳定 乳浊液 稳定 浑浊不透明混合物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等。(2)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有:_______等。(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有:_______等。浓硫酸 氢氧 化钠 硝酸铵 氯化钠 【思考感悟】1.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提示:不一定。均一、稳定的液体可能是纯净物,如水;而溶液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溶液。2.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清洗油污的原理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相同。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溶液的形成【高频考点】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的判断;溶液的性质;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应用;乳化作用及应用等1.(泰安中考)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2.(泰州中考)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衣液洗衣 服DD3.向右图的装置中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观察到U型管中的液面左升右降,则该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B.浓硫酸 C.硝酸铵晶体 D.活性炭C4.把ag食盐放入b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 ) A.<(a+b)g B. =(a+b)g C.≤(a+b)g D. >(a+b)g5.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氯化钠投入足量水中 B.冰投入足量水中 C.碘酒 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水中BC6.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稀硫酸溶液(B)医疗消毒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C)医疗消毒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D)医疗用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E)澄清的石灰水(F)32°的白酒(G)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H)铁粉溶解在过量稀硫酸中得到的溶液7. 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 溶解度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判断依据。(2)二者转化的条件和方法。增加 蒸发溶剂 降温 增加 升温 例题: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C.把溶液降温至 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加入少许蔗糖晶体溶了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则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同样,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2)若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同种溶质,若加入的溶质不减少,则原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否则为不饱和溶液。B【误区警示】(1)一定条件下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其他溶质的饱和溶液,如食盐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再溶解蔗糖。(2)并非所有溶质都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硫酸在常温下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例】(泸州中考)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升温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甄别·判断】1.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提示:一种溶剂可以溶解一种溶质,也可以同时溶解多种溶质,如海水中含有多种溶质。 2.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提示: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石灰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如90%的浓硫酸等。可见:(1)对于同种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对于不同溶质的溶液,溶液的浓稀跟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联系。 × ×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四要素”。(注意点: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关键词)①条件:_________。②标准:100 g_____。③状态:达到_________。④实质:_____ 的质量,单位一般是___。★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一定温度 溶剂 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 克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因素。①内因:___________的性质。 ②外因:_____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如_____。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如_____。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如________。溶质和溶剂 温度 显著增大 KNO3 不大 NaCl 减小 Ca(OH)2 3.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压强为________、一定_____时,气体溶解在______水中达到_________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内因:___________的性质。②外因:温度和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101 kPa 温度 1体积 饱和状态 溶质和溶剂 减小 增大 【例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将36gNaCl溶于1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NaCl的溶解度为36g.②20℃时,100克NaCl饱和溶液中溶解有26.5克NaCl,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6.5克.③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1.6克KNO3,而200克水最多能溶解63.2克 KNO3,因此,KNO3的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大而增大.④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0克NaCl,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 g.⑤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NaCl ,所以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克.⑥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达到饱和状态,因此,NaCl在20℃的溶解度为解度为36克 A.①②④ B.②⑥ C.③④⑤⑥ D.⑤⑥ D【例2】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把20克NaCl投人到50克水中充 分溶解后,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 B.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8:68C.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未溶解 【例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 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碑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游出水AC4、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2)意义1.(乐山中考)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等C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60℃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2、(福州中考)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3、(宜昌中考)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2)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t1C(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小丽向100 g t2℃的水中加入50 g 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45A物质溶解时,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A的溶解度增大,50 g A全部溶解;当温度降低时, A的溶解度又变小了,又有A物质的晶体析出4.(眉山中考)某同学用25 ℃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 ℃,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NaCl的溶解度 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液的浓度)C5.(陕西中考)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 ℃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相等N 30 ℃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认真审题把握题意规范答题力求优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溶液-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溶液的形成,被溶解,能溶解,溶解时吸放热,NH4NO3,NaCl,NaOH或浓硫酸,除污方法,乳化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9讲溶液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9讲溶液,溶解现象,结晶现象,知识梳理答案,溶质水=≠,乳化溶解乳化,故选C,胶头滴管,B>A=C,丙>乙>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9单元 溶液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质和溶剂,乳浊液,乳化作用,浓硫酸,氢氧化钠,硝酸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百分数,溶质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