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病毒教案
展开病毒
一、 指导思想
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物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生物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环境意识等得到提高,这样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 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第五章──病毒》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章的内容,前面学习了生物圈的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生物。教材介绍病毒是从病毒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物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安排了病毒发现科学史的介绍目的也是突出病毒非常微小,为学生创设重演科学家进行实验的情景和对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的认同。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不但介绍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危害,还介绍了人类利用病毒造福社会的事例,其目的是教会学生辩证看待事物,如何利用生物为人类社会造福
2.重要概念
(1)病毒非常微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的形态。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病毒分布广泛,会引发各种疾病,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然而,人类可以研制出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性疾病。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前概念分析
1.日常生活中有电脑病毒和引起疾病的病毒,有一部分学生很难区分两类病毒的来源,一类是生物,一类是程序。
2.病毒非常微小,如何微小,教材中的图片的感性认识容易误导,应为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学校没有配备这样精密的放大仪器,所以其结构的学习非常枯燥,只能通过视频观看,但也学生的生活非常密切,因为人类很多疾病由病毒引起。
3.病毒的生命力的体现也非常抽象,书本介绍的只有其繁殖方式体现其生物的特征,对学生与前面学习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的生物的特征形成一个强烈的认知矛盾冲突。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理解病毒在活细胞中的寄生生活和复制繁殖。
3.举例说明病毒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对它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 尝试对比动植物细胞结构与病毒结构的差别。
- 阐述病毒的繁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
- 关注艾滋病等患者,倡导不歧视和关心爱护他们。
- 认识病毒对人类有害与有利的两面性,确立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四、教具:课件、模型
六、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学生参与活动 | 指导学生参与小活动,识别微生物 (区分细菌、真菌),明确本次课学习的生物比细菌小的多——病毒 |
探索发现 认识病毒 | 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观看视频,完成练习 | 布置学习任务,播放病毒的学习的微课视频 |
学习反馈 | 学生展示 | 师生共同校正,答疑 |
提高点拨
| 学生回答,反馈学习情况据此归纳病毒的种类 有三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并举例说明病毒过寄生生活 | 教师提问并及时调整: 1.谁发现了病毒? 2.怎样观察病毒? 3.病毒怎样生活? |
病毒的结构模型制作 | 观察,结合书本模型按要求制作,标注并要求展示和说出病毒结构、病毒的类型。 | 说明制作的要求,归纳巩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遗传物质作为核心 |
细菌的繁殖 | 感悟病毒的生命活动的特征 | 强化细菌的增殖的繁殖方式 |
归纳小结 | 完成书书本p92练习2 | 要求学生完成书本练习2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学生对病毒的分类通过视频观看结合书本在学习评价进行练习的过程,对分类的问题出现的困惑。书本上的表述和配套的练习如下图1和图2,尽管表述上看似次序有所改变,但本校的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较差,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归纳不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只能参照书本找出举例的要求,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大肠杆菌病毒,并不会归纳。所以说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直接式,在观看视频后结合书本仍然仍有数近半数学生出现思维卡顿的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对句子的主干信息的提炼能力欠缺,缺乏“归纳”思维模式。
针对上述的现象,教学者除了在巡视期间进行点拨外,在课堂反馈的环节上从病毒的生活方式以及判定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两个方面进行巩固。结果发现,这样的巩固手段,学生对病毒的生活的特点以及寄生的细胞不同进行分类,掌握了病毒的分类的规律,而不是按照细菌按照形态进行的分类的方法,突破了学生的前面学过的知识对后面知识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本节课建构病毒结构模型通过简单的模型制作,课前布置学生自行创作的病毒的简图,模拟蛋白质的外壳,用回形针模拟遗传物质,在白卡纸上粘贴,并标注其结构,再次巩固病毒的结构简单,只能寄生生活,一旦离开活的细胞失去生命力的特点。学生参与性很强。本分作品如下图,通过学生展示,描述,巩固病毒的分类以及结构、生命活动和繁殖的方式,效果好。
最后本节课的最后通过知识网络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如图4所示,这个思维导图能有效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附本节课测试题以及反馈测评结果
1、 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做( )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人体病毒 D.噬菌体
答案 | A | B | C | D | 答对人数 |
人数 | 0 | 7 | 1 | 37 | 37 |
2.、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① B 、② C、③ D、④
答案 | A | B | C | D | 答对人数 |
人数 | 0 | 0 | 44 | 1 | 44 |
3、病毒的外壳和内部的组成成分分别是( )
A. 脂质、蛋白质 B. 脂质、核酸 C. 蛋白质、核酸 D. 核酸、蛋白质
答案 | A | B | C | D | 答对人数 |
人数 | 5 | 2 | 35 | 3 | 35 |
4、烟草花叶病毒的生存环境是( )
A.烟草根周围的土壤水溶液 B.烟草周围的空气
C.腐烂的烟草叶 D.烟草的活细胞
答案 | A | B | C | D | 答对人数 |
人数 | 0 | 0 | 0 | 45 | 45 |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状、杆状、蝌蚪状等
C.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答案 | A | B | C | D | 答对人数 |
人数 | 0 | 0 | 1 | 44 | 44 |
6、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 )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答案 | A | B | C | D | 答对人数 |
人数 | 13 | 22 | 7 | 3 | 22 |
7、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外壳是蛋白质,内部含有DNA。它入侵细菌时,把DNA注入细菌内部,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进入细菌体内的DNA能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复制出许多自己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组装产生新的噬菌体(如图)。上述事实说明了( )
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和DNA
D.噬菌体没有遗传物质
答案 | A | B | C | D | 答对人数 |
人数 | 5 | 37 | 3 | 0 | 37 |
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精品教学设计,共10页。
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一等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青春期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青春期公开课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