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看一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看一看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看一看教案
目标
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
2.通过观察、想象、画图等活动,掌握正确的观察立体模型的方法,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模型(由3个或者4个小正方体组成),能辨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并能将观察到的形状正确的画在方格纸上。
重点
掌握正确的观察立体模型的方法,培养空间想象力。
重点
突破
按照观察一个小正方体-两个小正方体-三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的顺序,通过想象、连线、画图等活动,掌握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
难点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模型形状的变化,能将观察到的形状正确地画在方格纸上。
难点
突破
引导学生先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将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再和立体模型进行比较。
教法
讲授法、组织引导法、谈话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交流等教授新知识。
学法
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实际操作法、观察讨论法。通过独立观察、交流讨论等,体验、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的变化。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学生
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方格纸。
引入
1.欣赏古诗《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古诗内容,师提问: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景色却不相同呢?
引导学生发现: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
2.师揭题:这里,诗人从不同方向对庐山进行观察,看到了千姿百态的景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首先我们看一看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模型形状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课题:看一看)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以及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新
1.活动一:从正面观察立体模型的形状。
(1)出示一个小正方体:
引导学生说一说: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从正面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口。)
(2)出示由两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模型:
追问:现在,从正面你看到的又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从正面看到的是两个正方形排成一列,形状是
(3)出示由三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模型:
让学生说一说从正面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并汇报:从正面看到的是两个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正方形。
师课件出示图形边画边讲解,明确:虽然这两个正方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但是我们将它画出来后,看上去依然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2.活动二: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模型的形状。
(1)出示由三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模型。
引入:这是由三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模型。(出示教材第53页例3情境图)淘气、笑笑和小鸟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会如此表述自己的想法:
①从正面看,立体模型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有一个小正方形,下面一层有两个小正方形。
②从左面看,立体模型分为上下两层,都是一个小正方形。
③从上面看,立体模型是一排,有两个小正方形。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完成例
3连一连。
(2)归纳发现。
通过这个观察活动,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再师生共同小结归纳:
①观察立体模型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不会错。
②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模型,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3.活动三:搭一搭、画一画。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正
方体搭一个如图示的形状,看一看,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学生自由操作、观察、画图,再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1)从正面看,立体模型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有一个小正方形,下面一层有三个小正方形,即
从上面看,立体模型是一排,有三个小正方形,即
从左面看,立体模型分为上下两层,都是一个小正方形,即
学生汇报后,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画图时,应注意什么?并让学生总结出在方格纸中画出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的方法:
(1)将看到的正方形和方格纸中的小方格对应好。
(2)画好后,再看一看,和立体模型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模型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巩固
1.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2题。
(1)看一看:题目中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立体图形 从上面能看到三个小正方
形,立体图形从上面能看到两个小正方形。
(3)进行连一连。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3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
立体图形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并试着用四个小正方体搭出其他立体图形,进行观察。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订正。
学生汇报预测:从上面看,立体图形被分成左右两列,左边有1个小正方形,右边有3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立体图形只有一排,有3个小正方形。
让学生进行拼搭活动,再说一说从正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形状。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5题。
引导思考:要使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画一画、搭一搭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观察立体模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这节课,围绕空间观念的培养,组织了三个数学活动,一是从正面观察立体模型的形状;二是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模型的形状;三是搭一搭、画一画。这三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整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交流等多种实践活动,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够将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小正方体组成的模型正确的画在方格纸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学得积极主动。
板书
看一看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模型,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看一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师谈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看一看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看一看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导入新课,拓展思考,习题巩固,课外任务,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