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下物理 11.2 滑轮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696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八下物理 11.2 滑轮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696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八下物理 11.2 滑轮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696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八下物理 11.2 滑轮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6965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八下物理 11.2 滑轮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6965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八下物理 11.2 滑轮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6965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八下物理 11.2 滑轮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6965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八下物理 11.2 滑轮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6965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学年2 滑轮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滑轮评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L1L2,h10cm,h210cm,S125cm,S245cm,S20cm,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滑轮和动滑轮。(2)了解滑轮组。(3)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2)通过探究,了解动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做功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探究,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初步知道探索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2)通过阅读并收集关于伽利略的小资料,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水平事迹,学习科学家不畏强暴、追求真理的精神,了解自然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实验探究动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做功问题。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动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做功问题。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1.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改变方向,但是不能省力,它实质上是一个 等臂的杠杆。2.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它的实质是 省力杠杆。3.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使用它既省力又改变方向。
1.将等臂杠杆的中间部分加宽,
2.使之变成一个绕中心轴转动的圆轮,
3.再把圆轮的外缘加工成槽状。
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滑轮的轴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在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在工作时,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
1.定滑轮的实际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特点:支点在轴心O处;阻力臂L2等于动力臂L1。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3.改变力的方向。(拉力方向与重物上升方向不一致)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杠
1.定滑轮:工作时,轴不移动的滑轮
2.特点: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
L1= L2 F=G (不计摩擦)
动滑轮特点:支点在边缘O处;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的杠杠。省一半力。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3.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___,但不能改变力的___。
动滑轮特点:F= G,S= h
拉力F= G,绳子移动距离S= h
动滑轮特点:P79课文(1)绳子拉力F1=F2
(2)重力与拉力关系G=2F(不计动滑轮重力)(3)绳端移动距离与重物上升高度关系S=2h
1.动滑轮:工作时,轴随重物移动的滑轮。
2.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S=2h
3.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两倍的杠杆
L1=2 L2 F=1/2(G物+G动)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
3.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
三、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由直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几段绳子共同承担,拉力F= G总,F= (G物+G动)(不计摩擦)
滑轮组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
结论: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工作时轴固定不动,不能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时轴随物体移动,省一半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__N。(不计摩擦)
2.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___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__N(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可省一半力,图___最费力,图___和图___用力大小一样。
达标练习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的三种方法的拉力为别为F1、F2、F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 F2 <F1<F3
达标练习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重物的重力为G,弹簧测力计甲、乙的示数分别为F1、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G B.F1>F2>G C.F1=F2> D. F1=F2=
达标练习3.学校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这个滑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达标练习4.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当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的重物为200N。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 )A.40N B.50N C.100N D.400N
达标练习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是( )A.小于200N B.等于200NC.大于200N D.大于300N
达标练习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和动滑轮总重10N,且恰好匀速下降。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为( )A.水平向右 5N B.水平向右 10N C.水平向左 10N D.水平向左 5N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2 滑轮获奖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定滑轮与动滑轮,定滑轮,实质等臂杠杆,实质省力杠杆,动滑轮,滑轮组,改变方向,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2 滑轮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提问,F12N,F22N,定滑轮的特点,S绳=h物,定滑轮,L1=L2,定滑轮的实质,F=G物,动滑轮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2 滑轮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滑轮,生活中的滑轮,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探究定滑轮,定滑轮的探究结论,动滑轮,动滑轮的探究结论,分析可知,组装滑轮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