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古诗三首》 作业2.doc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697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古诗三首》 作业2.doc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697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村晚课后作业题
展开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比一比,再组词。
昼( ) 耕( ) 供( ) 桑( )傍( )
查( ) 坛( ) 拱( ) 嗓( )榜( )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
1.先解释加点的字,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 绩麻: 各当家:
句意: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 钲:
句意: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陂: 衔:
浸: 漪:
句意:
2.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绘 (填时节)热烈的劳动场面和农村孩童 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和儿童的 之情。
(2)《稚子弄冰》作者 代诗人 。诗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 、 的性格特点。
【能力提升】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田园诗,课文里的这首描写了农村秋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 )
2.《稚子弄冰》全诗突出了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泼和快乐。 ( )
3.《村晚》前两句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 )
4.本课的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都描写了古代农村儿童的生活。 ( )
【综合运用】
四、课内古诗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
1.补充古诗。
2.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
A.举办,发动 B.流行,盛行 C.兴致,兴趣
3.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
( ):
( ):
4.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 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 。
5.这首诗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昼夜 调查 耕耘 花坛 供需 拱门 桑叶 嗓子 傍晚 榜样
二、1.(1)在田间锄草。 把麻搓成线。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句意:白天在田间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庄男男女女都在忙着干各自的事情。
(2)幼小的孩子。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句意:满脸稚气的小孩,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
(3)池岸。 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淹没。 水中的波纹。
句意:池塘四周长满了绿草,池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2.(1)夏季 天真勤劳 喜爱
(2) 宋 杨万里 无忧无虑 、 天真浪漫
三、1.× 2.√ 3.√ 4.×
四、1.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2.C
3.村庄女儿:耘田、绩麻
童孙:学种瓜
4.热爱劳动 农民的辛苦和繁忙
5.示例: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大人的样子种瓜。
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课后作业题,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9 牧场之国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9 牧场之国课后测评,共4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当堂检测题,共4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