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探界者”钟扬》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8 次下载
- 1.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9 次下载
- 1.6.2《插秧歌》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7 次下载
- 1.7.1《短歌行》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39 次下载
- 1.7.2《归园田居》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42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优质ppt课件
展开万物有灵,最美《诗经》,《诗经》不仅浪漫唯美的爱情描绘,也有浓得化不开的哀伤,那些尘封已久的诗句,配以淡彩飘逸的彩绘,读来令人唏嘘感叹。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千多年前,一群女子在采摘芣苢时的场景,感受千年前的美。
在中国几千年灿若星河的文学宝库中,诗歌是其中一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瑰宝。《毛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早在我国先秦时代就已出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全面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被誉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 诗经》在先秦时代称为《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并列入“五经”,《诗经》一名遂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芣(fú)苢(yǐ):又作“芣苡”,野生植物名,可食。毛传认为是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芣苢佚名 〔先秦〕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薄言:“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获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采取。 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
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1、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案 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颗颗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答案我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3、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吟诵,一边想象这幅采摘芣苢的画面。答案 风和日丽中,三三两两的女子,行走在田野,看到漫山遍野的芣苢,情不自禁吟起来:正在采摘的女子采得更欢快了,手上也更加忙碌了,她们也和道——手上的芣苢越采越多,她们把芣苢装进了衣襟,把喜悦融进了诗里——
4、赏析劳动过程 第一章唱的是她们出发和开始采摘的情形。前两句“采采芣苡,薄言采之”表现了出发时兴致勃勃的样子,后两句“采采芣苡,薄言有之”则流露出采到芣苡时欣喜的心情。第二章是具体描写采芣苡的动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写出采摘嫩小芣苡的动作,“捋”是用手成把地把芣苡捋下,写出采摘长得非常繁茂的芣苡时的动作。这两个字不仅写出了芣苡的不同长势,而且还使人想象出妇女们采摘时娴熟灵巧的姿态和辛劳忙碌的景象。末章写的是经过紧张的劳动,芣苡越采越多的情景。“秸”与“”两个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妇女们的敏捷和手巧。
宋代郑樵《诗辨妄》:“《芣苢》之作,兴采之也,如后人之采菱则为采菱之诗,采藕则为采藕之诗,以述一时所采之兴尔,何它义哉!” 宋代朱熹《诗集传》:“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采之未详何用,或曰其子治难产。”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同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
5、诗经里面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结合本诗句谈谈重章叠句的理解。你觉得这样的写法有什么特色吗? 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伐 檀① 坎坎伐檀②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③。不稼④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⑤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⑥兮?彼君子兮,不素餐⑦兮! 坎坎伐辐⑧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⑨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⑩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①原编《魏风》第六。②坎坎:伐木声。檀:指黄檀,落叶乔木,木质坚韧,适合制作车辆和用具。③涟:水波纹。猗:义同“兮”,语气词。④稼:耕种。⑤胡:为什么。禾:粟稻等粮食作物的总称。三百:言其很多,非确数。廛:通“缠”,捆。⑥县:通“悬”。貆(huán):即猪獾。⑦素餐:不劳而食。⑧辐:车轮上的辐条。⑨直:指直流。⑩亿:周代十万为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这首诗每段的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2、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1、【答案】C 觉醒”不恰当,他们没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 2、【答案】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对统治者的不劳而获进行了质问和嘲骂,表达了愤懑之情。
《芣苢》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复沓写作手法。全诗一唱三叹,反复咏唱,一遍一遍地表达采摘芣苢的情景,初读此诗,一种劳动时的欢乐之情跃然纸上,继而,一种采摘芣苢的忙碌与热烈场景就浮现在眼前。诗中虽然没有写采车前草子实的人,但是读起来却能够令人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了出来。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3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6.1 芣苢图片课件ppt</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经》“六义”,词语注释,自学检测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评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从西周到春秋,《诗》,《诗三百》,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现实主义,诗经六义,诗经知多少,走进《诗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61《芣苢》课件pptx、61《芣苢》学案docx、61《芣苢》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