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2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分析:“搭配中的学问”是第三单元“千克、克、吨”中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这个主题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安排了“配菜”这一主题活动。出示了三个情境,由易到难,让学生了解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教材创编:因考虑到孩子还是三年级,对于“配菜”这一情境可能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创设了“帮贝贝”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搭配早餐”、“ 搭配衣服”、“ 搭配上学路线”、“ 搭配午餐”、“解门禁密码”的情境,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二)独立思考:
在多个情境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总是的方法和意识。
(三)问题解决:
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搭配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爱动、好问,注意力不够稳定,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等。同时对身边的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数学;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具备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活跃,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富有创新精神。因此我在数学广角这一主题中安排了 五个情境进行教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学过程:
活动一:“搭配早餐”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贝贝,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他呀想让你们帮他解决几个生活中的的问题,你们乐意吗?(乐意)
师:今天贝贝要去少年宫学习,一大早他的妈妈就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课件出示:2种饮料---牛奶和豆浆、3种主食---包子、油条、汉堡)
1、学生看题,找出关键内容(1、搭配。2、一种饮料只能搭配一种主食)板书:搭配。
2、师:同桌之间说一说:什么是一种饮料只能搭配一种主食?
3、学生4人小组活动,把组内的结果记录在卡1上(书写清楚)
(老师专门挑一组结果全的,再挑一组结果记录不全的)
4、汇报。(先让记录不全的进行汇报)
5、学生质疑。(肯定有学生能把说“漏”的结果补上)
6、再让结果记录全的进行汇报。适时引导:哪个小组记录的结果全?
7、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小组能把这么多方法都记录了下来?(有规律)什么规律?
生:他们先用牛奶和包子、油条、汉堡配。再用豆浆和包子、油条、汉堡配。
师:请注意,这位同学的用词,先---后,说明他们是有----顺序的。对,有顺序。(板书:有顺序)这种有序思考的优点是什么?
生: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板书:避免重复、遗漏)
8、选择记录结果全的贴在黑板上。(用文字记录)
【设计意图:搭配的知识,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且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这个环节,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去解决这个2种饮料搭配3种主食的问题。之所以选择2配3,是因为结果有六种,有的孩子可能就是因为方法不当,有记录不全的情况,但是也有极少数孩子通过小组合作,还是能记录全的。这时候,老师让学生在汇报时,专挑这两种情况进行汇报,可以让孩子们在比较中,自己去发现:要想把结果记录全,得有序思考,而且知道有序思考的好处是避免重复和遗漏。这样一来,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就自行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
活动二:“搭配衣服”
师:吃完了妈妈精心准备的早餐,贝贝准备换上外出服,他又有几种搭配方法呀?
1、出示主题图:1件上衣(粉色)、2条裤子(白色、黑色)。
2、学生看主题图,找关键内容。(1件上衣搭配一条裤子)
3、学生独立解决。
4、汇报。(结合学生汇报,课件演示,用连线的方法)
生:有2种,一种是上衣搭配白色裤子,另一种是上衣搭配黑色裤子。
生:还可以这样说;我用白色裤子搭配一次上衣,再用黑色裤子搭配一次上衣。
师:这两个孩子的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选定上衣,搭配裤子。另一个是选定裤子,搭配上衣。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我们可以选定上衣去搭配裤子,也可以选定裤子去搭配上衣,两种方法都行。但是要做到有序思考(指着板书)
5、课件显示:增加一件红色上衣。
师:这次又有几种搭配方法呢?
6、4人小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卡2上
【至于这道题的结果老师不用担心,2配2应该不会出错,但要关注一下记录的方法。这时聪明的孩子会仿照老师连线的方法去解决这道题】
7、汇报。(汇报完后,选择一组用连线方法记录结果的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活动二的设计,可以检验孩子在解决搭配问题时,能否做到有序思考,也就是巩固了这节课的重点。同时也避免孩子形成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只会选定上衣,用上衣去搭配裤子,而考虑不到,也可以选定裤子去搭配上衣。】
活动三:“搭配上学路线”
师:有了同学们的帮助,贝贝已经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去少年宫,可是去往少年宫,必须得经过图书馆,孩子他可以怎么走?
出示“上学路线图”
请一位同学汇报。
生:老师他从家里出发,这条路,再走那条路。第二条:可以走下面这条路,再走这边上面这条路…….
师:孩子们,这个同学这样汇报,你觉得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吗?路有上面、下面这一说吗?想想生活中我们的路有什么?(学生恍然大悟)
生:路都有名字。
师:对呀。你真会联系实际生活。谁愿意给图中这些路都起上一个名字?
学生很高兴的给图上的路起名字。
师:你们气的名字还真好听。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我们用A\B\C\D\E来命名吧。
再请一位同学汇报。并在黑板上记录搭配的结果。
【设计意图:主要是在解决问题时灵活面对一些困难,而且还能渗透“用字母”记录搭配结果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活动四:“搭配午餐”
师:眼看到中午了,贝贝该吃中午饭了,走到一家餐馆看到今天食谱上有3种荤菜和3种素菜,如果一荤一素搭配,有几种搭配方法?
出示“搭配午餐图”3荤3素
学生审题,找关键内容。
6人小组合作。把结果记录在卡3上。
注意:这次有时间限制,时间一到,马上停笔。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老师故意提高嗓门-----时间快到了。5、4、3、2、1时间到。
师:时间到了,我看大部分小组都没完,但有个别小组已经完了,我们来看看。
学生汇报:
师:你们的想法是?
生:老师,我们发现:用一种荤菜搭配3种素菜,就是1个2,再用第二种荤菜,去搭配3种素菜,就是2个3,最后用第三种荤菜去搭配3中素菜,就是3个3,于是我们用3×3=9就计算出来了。
师:同学们,听一听,这组同学的想法,和我们之前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你的方法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他们用得时计算的方法。
师:这种方法的优点又是什么?
生:快。
师:那就掌声鼓励一下,这个智慧的小组吧。(板书:计算)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掌握了多种方法的基础上,体会到计算这种个方法的便捷。最终形成孩子的数学能力。】
活动五:课堂实践“解门禁密码”
师:贝贝家 的门禁密码是4、5、2、( )、( )、( )。密码后面的数是9、3、7,共能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密码? 动笔之前请先思考你准备怎样有序排列的? (略)
总结:(结合板书)孩子们,我们今天通过用文字、连线、字母表示、计算等发法,帮助贝贝解决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共同一起研究的内容。(板书:生活中的搭配)
让我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善于观察,寻找策略,学会有序、科学、合理、巧妙地搭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事事都能取得成功。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共6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2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2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2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2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