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738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738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738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一模)如图所示,是“花界”大熊猫——绿樱。绿樱学名郁金,它开花时花的颜色会随花期渐变,初期呈绿色,中晚期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黄白色。关于绿樱花期的一些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初期呈绿色,是因为花朵吸收了绿光
B.周围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雨后,湖面上方架起一道彩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清晨,树叶上会有露珠,透过这些露珠,能清晰的看到叶子的叶脉,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2022·江苏·江阴初级中学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放大镜把字“放大”
C.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3.(202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将光屏左移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2018·山东临沂·中考模拟)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5.(2022·江苏扬州·一模)“牛转乾坤”小组在物理实验室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调节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光屏上出现了一扇“窗户”,此时同学们留意了一下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6cm,同时“窗户”偏光屏上侧,为了使“窗户”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光屏往下移 B.将凸透镜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下移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二、多选题
6.(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前,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实验中,学生多次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完成后,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cm
B.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
C.当学生把蜡烛移动到80cm刻度处,再移动光屏,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D.小明拿来的眼镜是近视镜
三、填空题
7.(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当我们走到森林里去玩耍时千万不能将我们手中装满水的塑料瓶子乱扔在森林里面,这样容易引起火灾。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
塑料瓶相当于______;引起火灾的原因:______。
8.(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2cm,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的、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6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特点来观察物体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9.(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如图,L表示凸透镜,MN为主光轴。O为光心,F为焦点。从S点发出两条光线,一条经过光心,另一条平行于主光轴,请在图中画出它们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______。
10.(202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如图(a)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个稍大的空气泡,将试管水平固定在白纸上方,并使光线竖直向下照射到试管上,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发现呈现在白纸上的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而在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则是一个橄榄形的黑影如图(b)所示。原来,试管中充满水的部分相当于________透镜,而试管上空气泡所处的位置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________ ?(选填“不变”、“一直变粗”、“一直变细”、“先变粗后变细”或“先变细后变粗”)
11.(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 =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将光屏向______ (选填 “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 (选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类透镜可以矫正____眼(选填 “近视”或“远视")。
12.(2022·江苏无锡·一模)(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蜡烛向_____(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_____的实像.
13.(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____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
四、作图题
14.(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 A、B、C 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
15.(2018·江苏盐城·中考模拟)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透镜后折射光线的方向;
16.(2022·江苏扬州·一模)如图所示,一凸透镜放置于水中其主光轴与水面重合,现有一束平行于水面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入水中,请画出完整的光路.
( )
五、实验题
17.(2022·江苏·模拟预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2)图中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都左移 B.都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3)完成实验后,他将另一透镜放在图中45cm刻度线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是______。
18.(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将烛焰与光屏置于凸透镜的______(选填“两侧”或“同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所成的______像最清晰(选填“实”或“虚”),像是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19.(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生活中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1)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2)当蜡烛逐渐靠近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蜡烛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靠近凸透镜右侧放置一个凹透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把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保持蜡烛到透镜距离不变,更换一个更大焦距的 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则凸透镜所成像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22·江苏无锡·一模)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小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如图丙,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的a点,移动光屏找到像;接着光屏和凸透镜不动,把蜡烛从a点移到b点,要使烛焰的像还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上,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间再加一个合适的 ______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21.(2022·江苏无锡·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画出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距u和像距v对应关系图像。
(1)该实验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实验时先要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3)小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4)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____方(选填“上”或“下”);他们认真总结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选填“A、B、C、D”中的一个选项);
(5)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如图丙,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组同学讨论:放上近视眼镜后,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只移动光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22.(2022·江苏·江阴初级中学一模)小明和小红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为了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透镜对着太阳,如图甲所示,移动白纸位置直到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点,测量出该点到透镜光心距离即为焦距。小红指出小明的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方法测出凸透镜焦距为10cm;
(2)测出焦距后,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接下来他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然后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得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___;
(3)当烛焰离凸透镜较远时,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如果固定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要将凸透镜移到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若此时取下光屏,其它条件不变,则烛焰通过透镜________(选填“不能”或“仍能”)成像。
(4)实验完成之后,小明将小红的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移去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则小红同学的眼镜为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该眼镜对光具有__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23.(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一模)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使它们大致在凸透镜的______上;
(3)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此时给凸透镜戴上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则此眼镜是用来矫正______(近/远)视眼的;
(4)如图乙所示,透镜位置不变,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_(倒立/正立)的像;
(5)小刚同学用由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代替蜡烛作为发光体,他把发光二极管放在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成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一种可以透光的白塑料板)后面观察,可看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下面的______;
(6)为了探究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现象,小明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丙)。小明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实/虚)像。
24.(2022·江苏盐城·一模)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带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A
1
40.0
17.0
(1)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透镜的______上:
(2)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3)完成实验后,他将另一透镜放在图中45.0cm刻度线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是______(近视眼/远视眼);
(4)上表是小明设计的表格和实验数据。表中A处内容是______;表中所记录数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25.(2022·江苏镇江·模拟预测)小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直线
B.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2)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屏上的像清晰时,小梁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该向______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会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蜡烛逐渐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烛焰的像随之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6.(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______(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___________ (选填“1、2、3、4”).
(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7.(2022·江苏扬州·一模)在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均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上,最简便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初期呈绿色,是因为花反射了绿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周围景物在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雨后,湖面上方架起一道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
A.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倒影”形成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AB.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说明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B错误;
C.保持凸透镜不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C错误;
D.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提前成像,再在光屏成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向左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A.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该选项说法错误;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该选项说法错误;
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
D.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该选项说法错误.
5.B
【解析】
同时“窗户”偏光屏上侧,说明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的连线向上偏移。
A.仅仅将光屏往下移,烛焰的位置不变,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根据通过光心的传播光线不变,故像的位置不变,故仍然偏上,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凸透镜往下移,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的连线向下移动,故可以将像下移,故B符合题意;
CD.将蜡烛往下移,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的连线更向上偏,像上移,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CD
【解析】
A.由焦距的概念可知,
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A错误;
B.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B正确;
C.由甲图知, 80cm刻度处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所以
因此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确;
D.只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又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小明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也叫近视镜,D正确。
故选BCD。
7. 凸透镜 当阳光照射时,会聚光线,热量集中,温度升高,会使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解析】
[1][2]装满水的塑料瓶形成了中间厚、边缘薄的水透镜,即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阳光照射时,会聚光线,热量集中,温度升高,会使树叶燃烧,造成火灾。所以,我们在森立不能随意丢弃装有水的塑料瓶。
8. 缩小 不能 放大镜
【解析】
[1]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物距
u=50cm-20cm=30cm
凸透镜焦距是12cm,所以
u>2f
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3]蜡烛在46cm刻度处时,物距
u=50cm-46cm=4cm
凸透镜焦距是12cm,所以
u2f,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36页。
这是一份第4章+光现象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0章+电与磁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