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2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第21-22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1-22章 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一、单选题1.(2022·江苏·模拟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了能源的短缺,而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天然气 C.核能 D.石油2.(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由我国华为公司主导的5G通讯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3.(2022·江苏扬州·一模)学习强国平台发布:“科学岛”上的我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取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东方超环”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该装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中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下列哪组核能利用方式与之相同是:( )(1)原子弹 (2)氢弹 (3)江苏田湾核电站 (4)太阳A.(1)(2) B.(1)(3) C.(2)(3) D.(2)(4)4.(2022·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关于能源、材料和通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 7 纳米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B.未来无人驾驶汽车是利用 5G 网络传递信息C.光缆通信是通过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折射传递信息的D.汽车散失的热不能收集起来再利用,表明能量转化过程有方向性5.(2022·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来自太阳能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C.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D.手机利用电磁波交流信息6.(2022·江苏无锡·一模)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燃冰”属于A.化石能源 B.常规能源 C.清洁能源 D.可再生能源7.(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为节约能源,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人走灯关”的好习惯D.在能源的利用中,总会有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就损失了8.(2022·江苏·灌南县实验中学一模)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军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潜水艇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下目标C.无线WiFi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用超导材料制作灯丝,发光效率更高9.(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微波炉 B.电熨斗 C.空调 D.洗衣机10.(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一模)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B.太阳能和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5G和4G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等D.若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大大降低电能损耗二、填空题11.(2022·江苏扬州·一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光纤通信共同组成现代通信。卫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量,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卫星是使用___________与地面站通信的,而光纤传递信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直线传播”)。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在工作时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12.(2022·江苏·灌南县实验中学一模)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在真空中传播时,它们的______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核电站是通过核______(选填“裂变”、“聚变”)获取核能来发电的;能源利用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在此过程中能的总量是______的。13.(2022·江苏镇江·模拟预测)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能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等服务。(1)北斗卫星之间利用_____________(填“次声波”“电磁波”或“超声波”)相互传递信息,实现“星间链路”;(2)“北斗+”让天地互通更加智慧。在某公交年站,一同学从电子站牌上看到一辆公交车需要时6分钟行驶3.2千米才能到达某站,由此他预测该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千米/小时,该车实际上提前8秒到达此站,它的行驶速度是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米/秒。14.(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组网全能完成。在卫星与火箭分离前,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__(选填“静止”或“运动” 的,它们加速上升时,卫星的动能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依靠__ “声波”或“电磁波” 与地面传递信息。15.(2022·江苏扬州·一模)随着探月步伐的加快,我们国家的“嫦娥五号”于在海南的文昌发射,向月球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次登月,“嫦娥五号”带回了2000___________(填写合适的单位)月球土壤。关于探测器所使用的供电装置,你认为最可行的是___________ (化学蓄电池/太阳能电池)。 16.(2022·江苏无锡·一模)“歼20”是我国研发的一种新型“隐形战机”,它的机身材料和涂层对雷达发射的________(超声波/电磁波)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军用航空燃油属于___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17.(2022·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如图,车筐里的薄膜是最近安装在苏州街头的公共自行车上的新装备,这块薄膜能吸收______能并转化为______能,从而驱动智能锁等设备。这种薄膜电池一般表面为黑色,这是因为______。18.(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一模)如图所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如图所示,此时的能量转化是______;若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该汽油机每秒共经历了______个该冲程;汽油机散热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较大的性质。汽油机工作时利用水循环将热量从高温的发动机自发转移到低温的水,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__。三、综合题19.(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2020年6月23日9时23分,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8天长途跋涉、5次变轨于6月30日14时15分定点在距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全面建成。地面测控人员是通过______对太空中卫星进行测控的,变轨是通过施加______改变其运动状态的,目前该卫星相对地球处于______状态。 大多数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卫星在远地点和近地点之间运行的过程中,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______的相互转化。20.(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动车具有动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特点(如图所示)。小菲在国庆节期间乘坐高速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列车时刻表如下:站次站表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1北京南始发站08︰0002济南西09︰3009︰32406km3南京南11︰4611︰481023km4上海虹桥12︰55终点站1318km(1)列车由北京南到济南西的平均速度______km/h;(结果保留至整数)(2)若小菲乘坐的高速列车长200m,途中穿过一条长度为2000m的隧道,列车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列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______min;(3)11︰46分,高铁从南京南出发直至达到216km/h,然后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在出站到匀速运动过程中,高铁的动能逐渐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4)高铁上的旅客使用车内的WIFI信号属于______(声波、电磁波)。
参考答案:1.A【解析】A.风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BCD.天然气、核能、石油使用后在短期内不能再从自然界重新获取,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A【解析】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由我国华为公司主导的5G通讯技术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故选A。3.D【解析】“科学岛”上的我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是中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原子弹、江苏田湾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来工作的,与之核能利用方式不同;氢弹、太阳发生的是核聚变,与之核能的利用方式相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A.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相对于4G、3G,5G网络传输信息的速度更快,这样无人驾驶汽车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将路面信息传送会后台控制中心、接收到更多的卫星传来的信息等,这样汽车才能更快地作出相应的操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光纤通信是利用携带信息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经内壁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递到了远方,故C错误,符合题意;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汽车散失的热量不能收集起来再利用,说明了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A.潮汐能来源于太阳、月球的引力变化而形成的,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本身,故A错误;B.石油在短时间内不能在自然界获得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C.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时产生的能量的原理来工作的,故C错误;D.手机既可以发射也可以接受电磁波,是利用电磁波交流信息的,故D正确。故选D。6.C【解析】能源有不同的分类方式:(1)从产生方式角度划分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2)从是否可再生角度划分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3)从利用状况划分常规能源:新能源:A.化石能源是由动植物遗体在地层中的经过久远年代逐渐转化形成的燃料,可燃冰并不是这样形成的,故不是化石燃料,故A错误;B.可燃冰是新进发现和开采获得的能源,属于新能源,不属于常规能源,故B错误;C.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环境,属于清洁能源,故C正确;D.可燃冰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远超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时间,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C.7.A【解析】A. 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但有些能源不能被人们所利用,因此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为节约能源,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人走灯关”的好习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在能源的利用中,总会有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就损失了,但能的总量是不变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在自然界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或转移,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称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但有些能量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会损失掉,因此我们应该节约能源.据此可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判断。8.B【解析】A.眼镜上的微小颗粒物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发生振动,从而可以脱离眼镜,这一过程中超声波传递能量,故A错误;B.超声波碰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因此潜水艇可以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下目标,故B正确;C.无线WIFI是电磁波,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超导材料的电阻为0,灯丝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来发光,由P=I2R可知电阻为0时灯丝不会发热发光,故D错误。故选B9.A【解析】A.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通过电磁波高频率的振动,使物体分子相互摩擦,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从而加热物体,故A符合题意;B.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C.空调是利用了物态变化的吸放热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洗衣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它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A.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A正确,不合题意;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错误,符合题意;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为3×108m/s,速度相等,C正确,不合题意;D.超导材料电阻为零,如果用超导材料制成输电线可以降低损耗,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1. 可再生 电磁波 反射 化学【解析】[1]由于太阳还有50亿的寿命,故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属于可再生能源。[2]卫星是使用电磁波进行通讯的,因为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3]而光纤传递信息利用了光在玻璃纤维中不断反射。[4]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在工作时,消耗化学能,故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2. 波速 裂变 不变【解析】[1]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都是电磁波,频率和波长不同,速度相同。[2]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3]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13. 电磁波 32 9.09【解析】(1)[1]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2]由可得该车的速度是[3]该车实际上提前8秒到达此站,它的行驶速度是14. 静止 增大 电磁波【解析】[1]卫星与火箭脱离之前,卫星与火箭的速度相同,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卫星相对火箭是静止的。[2]卫星加速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3]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卫星与地面设备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15. g 太阳能电池【解析】[1]“嫦娥五号”带回了的月球土壤。[2]关于探测器所使用的供电装置,一般我们认为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16. 电磁波 不可再生【解析】[1]“歼20”的机身材料和涂层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有良好的吸收作用,电磁波不能反射回雷达,就避开了雷达的探测。[2]军用航空燃油消耗后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7. 光 电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解析】[1][2]车筐里的薄膜电池是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电能。[3]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这种薄膜电池一般表面为黑色,可以更高效的吸收太阳能或光能。18.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0 比热容 方向性【解析】[1]如图,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活塞向上运动,可以判断这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飞轮转速是1800r/min=30r/s,即飞轮1s转30r,因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r,经历4个冲程,所以汽油机1s转30r,经历60个冲程。[3]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4]汽油机工作时利用水循环将热量从高温的发动机自发转移到低温的水,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的水转移到高温发动机,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19. 电磁波 力 静止 动能和重力势能【解析】[1]地面测控人员通过电磁波对太空中卫星进行测控。[2]变轨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须受到力的作用。[3]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处于静止状态。[4]卫星在远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而在近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所以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是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20. 271 0.5 增大 电磁波【解析】(1)[1]列车由北京南到济南西的时间t=09︰30-8︰00=1h30min=1.5h列车由北京南到济南西的路程为s=406km,列车由北京南到济南西的平均速度(2)[2]列车的速度v1=216km/h=60m/s列车全部在隧道中的路程s1=s隧道 -s车=2000m-200m=1800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3)[3]高铁从出站到做匀速运动,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其动能也逐渐增大。(4)[4]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WIFI信号属于电磁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1章 信息的传递练习题 2022年湖南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8页。
这是一份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2022年湖南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13页。
这是一份第20章+电与磁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