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
3.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4.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俄罗斯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日本的探究学习,已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文资料,继续培养收集、筛选地理资料和相关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养成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的意识,并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俄罗斯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不同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及成因。
【教学用具】地图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课时】2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俄罗斯一直是我国的友好邻邦,而且是战略合作伙伴。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俄罗斯,走进俄罗斯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节 俄罗斯
(展示学习目标)1.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根据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
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面积最大的国家
(一)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
提问:通过预习,谁能告诉大家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面积究竟有多大?
面积1709.8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展示“俄罗斯地形图”指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得出结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引导学生回忆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1600E),并和学生一起描出1600E,得出俄罗斯地跨东西两个半球。
(过渡)了解了俄罗斯的大洲位置和半球位置,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投影显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领国图”引导学生读图
:找出俄罗斯濒临的海洋和陆上领国。
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俄罗斯临哪几个大洋?回答:临三大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面临黑海与地中海、大西洋相通。
俄罗斯临国有哪些?
找出俄罗斯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教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国家,也是世界是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个半球的国家。
(过渡)俄罗斯地形地势如何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俄罗斯的地形地势。
(二)地形地势
(显示)“俄罗斯地形分布”图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①俄罗斯从东向西分别有哪些地形区?地势有何特征?
②在右图中找出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说一说它流经的地形区和注入的水域。
显示四大地形区的分布位置:①东欧平原 ②西西伯利亚平原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中西伯利亚平原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东西伯利亚山地
大致分界线: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叶尼塞河 = 7 \* GB3 \* MERGEFORMAT ⑦勒拿河
指导学生归纳地形特点:叶尼塞河以东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占俄罗斯领土的70%.由此可见,俄罗斯地形是以平原为主。
归纳得出地形特点:平原广大。
地形特点:平原面积广大
俄罗斯的地势有何特点?
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过渡)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其居民外出都咬穿大衣带皮帽才能御寒。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俄罗斯的气候。
气候特征
(显示)“俄罗斯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读图思考:俄罗斯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还有那些气候类型?
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冰洋沿岸:苔原气候
太平洋沿岸:温带季风气候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什么特征?(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凉)
(小结)由于俄罗斯疆域辽阔,东西跨经度广,所以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同时也使东西部气候存在较大差异。
(显示)上扬斯克和莫斯科两地的气候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学生分析回答)
(过渡)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资源大国,那么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呢?
自然资源丰富
显示材料,根据材料归纳俄罗斯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主要自然资源。(学生分析回答)
1.特征: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
2.丰富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2)森林资源: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区
(3)水资源: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贝加尔湖
归纳小结:1.学生谈收获。
2.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完成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P21-23页内容完成大屏幕上的自学预检。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众多,学生在课本P21中国主要山脉图上进行寻山活动。
活动一:寻山
(展示地图)出示中国山脉分布图,学生说出在地图中寻找到的山脉。引出山脉之间还有一些共同点—走向。
(讲述)讲授“山脉走向”概念。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走向。
(展示地图)出示山脉走向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山脉走向。
(板书)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山脉走向,让学生辨认。要求学生根据图例符号判断某种山脉走向。
学生认识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讲述)我国主要山脉按它们的走向,大致可分五组。这就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和弧形山脉。
(展示地图)在中国主要山脉图上根据山脉走向,要求学生判断我国主要的山脉走向。
活动二:识山
(学生活动)学生在课本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按次序说出我国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山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主要山脉
(板书)1.东西走向的山脉
用红色粉笔,绘出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
(讲述)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北向南共有三列,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红色的笔描出这三列山脉。
(板书)2.南北走向的山脉
(讲述)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在我国的中部,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绿色的笔描出这些山脉。
(板书)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讲述)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也有三列。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东: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黄色的笔描这三列山脉。
(板书)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讲述)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分布在我国的西部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蓝色的笔描出这些山脉。
(板书)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讲述)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山脉,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黑色的笔描出喜马拉雅山。
(展示图片)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雄姿。
让学生感受探险队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和探索的精神。
(归纳总结)山脉的走向可归纳为:三横 三竖 三撇 两捺 一弧形。加强学生记忆。
活动三:记山
指导学生进行记图:东西走向三列山,天山阴山昆秦南,南北走向横断山,还有贺兰六盘山,由东北到西南,大太巫雪长武湾,西北东南阿尔泰,小兴安岭加祁连,弧形喜马拉雅山,祖国山脉多壮观。”
(学生活动)在中国主要山脉图上根据山脉的走向掌握识记主要山脉的名称、位置。
(检查练习)出示山脉走向练习图,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活动四:画山
(读图、绘图练习)要求学生在空白中国轮廓图上根据走向绘出主要山脉。(找一位学生在大屏幕上示范)
(讲述)我国这些不同走向的山脉好比大地是隆起的一根根脊梁,他们构成了“地形的骨架”还有一些省区直接以山脉作为省区界线,现在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本P22页活动题(一)找出这些山脉分别是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界线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完成课本P22页活动题(一)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页资料了解中华五岳。
(展示图片)教师补充介绍中华五岳。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是在书中畅游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今后,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巩固练习)出示动画练习:将主要山脉的序号拖动到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山脉纵横交织
一、山脉纵横交织
(一)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1.东西走向 北:天山——阴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南岭
2.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贺兰山脉
3.东北—西南走向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二)中华五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第三节 俄罗斯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当堂检测,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俄罗斯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走进国家第三节 俄罗斯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