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氓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760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1.1 氓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两首诗,了解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形式(如多是四言诗,每句两个拍节,且节奏整齐)及内容(其主要篇幅是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以及婚姻恋爱生活等等)。
2.分析某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如《氓》中女主人公的性格以及对自己遭遇的认识),体会《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特点。
3.了解《诗经》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4.背诵课文《氓》。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诗经》的章法、句法特点,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的节奏。
2.能分析《氓》人物形象的特点,品味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诗经》的成书时间、诗歌篇数和分类等常识。
2.理解并掌握《诗经》的章法、句法特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板书课题。
二、简介《诗经》。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教师作提示和补充。
三、诵读《卫风•氓》
1.扫清读音障碍,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给不能认读的字标上注音。
2.教师明确诵读的要领(在学生诵读的过程明确,根据诵读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点拨)
要领: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自然连接。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句间的连接要根据句子的大致意思来确定,例如:
氓之蚩蚩,(促接)抱布贸丝。(转接)匪来贸丝,(缓接)来即我谋。(拖长接)送子涉淇,(平接)至于顿丘。(舒缓接)匪我愆期,(怨情)子无良媒。(劝解)将子无怒,(促接)秋以为期。
3.学生诵读
4.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情节内容
师生讨论后明确,形成板书: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节) 第一、二章 第三、四、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哉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5.小结: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诵读全诗时,要根据情节发展的节奏,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来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进一步实践“情读、美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了解《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重章叠咏的艺术特点,品味其艺术表现效果。
教学步骤:
一、自读检查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投影出示,加点词的意义在成语中还有保留,应适当联系,如“匪夷所思”“屡试不爽”)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忠厚的样子 换)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不是 拖延)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
4.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沉溺 通“脱”)
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差错 不专一,有二心)
6.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无标准 经常改变)
7.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早 没有)
8.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自身 伤心)
二、了解《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1.了解什么是赋、比、兴
2.找出具体运用的诗句,思考起兴的诗句与后面的诗句在内容上的联系,品味这些起兴诗句的艺术效果。
《氓》中“桑之末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两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三、自读《采薇》,把握诗歌内容及情感。
1.内容:
情节:回忆了征战的苦况 边防军士出征威仪 解甲归里,却黯然神伤
章节:前三章 四、五二章 末章
情感:思乡(炽烈,忧伤) 爱国(忠诚) 哀伤,凄惋
《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2.重章叠咏的艺术特点:
《诗经》章法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在《诗经》中大量存在,而在后代诗歌中是很少见到的。
此诗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悠长的韵味。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末章以从征前与来归时的景致,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四、让学生说说《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
高中人教统编版1.1 氓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1 氓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