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化学九上《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word学案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770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word学案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770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1-1,实验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3、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2、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 的变化,如 、 。
2、化学变化: 的变化。如 、 。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 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质发生变化时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如物理变化中常有 、 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中常有 、 、 、 、 等现象。
4、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 、 、 、 、 、 、 、 、 、 、 等。
5、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 性、 性、 性、 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
二、交流探究
1、按教材设定步骤完成【实验1-1】,记录实验现象,将其填写在教材设定的表格中,交流探讨,归纳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并思考如何区分两种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如何区分物质的两种性质?
4、按教材设定步骤完成【实验1-2】,尽可能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思考利用哪些性质可以讲氧气和二氧化碳区分开来?
5、“酒精燃烧”和“酒精易燃烧”分别描述的是酒精的化学变化还是化学性质?由此分析,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哪一些关键词?
三、精导精讲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①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②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2、化学变化
①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②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3、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例如;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注: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①汽油燃烧——化学变化 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②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化学性质
四、运用提升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
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
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
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
(1)酒精和水_____, (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3)酱油和醋______, (4)铜丝和铝丝_______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 __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____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填序号)。
五、课堂小结: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六、课后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1 空气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交流探究,精导精讲,运用提升,课堂小结,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课堂小结,练习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导学案,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