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9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09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学常识】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东晋著名诗人。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乐歌。
【通假字】
1.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3.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古今异义】
1.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食物味道好。
5.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7.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8.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9.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今义:比较。
10.高可二黍许。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挑选。今义:简单。
【一词多义】
1.寻
寻向所志。(寻:动词,寻找)
寻病终。(寻:副词,随即,不久)
2.舍
便舍船。(舍:读shě,动词,舍弃,抛开)
屋舍俨然。(舍:读shè,名词,房屋)
3.志
处处志之。(志: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志:名词,标记)
4.之
忘路之远近。(之:助词,的)
闻之。(之:代词,这件事)
处处志之。(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
5.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为:读wéi,动词,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读wèi,介词,对、向)
6.遂
遂迷。(遂:终于)
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就)
7.清
水尤清冽。(清:清澈)
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8.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不可久居。(可:可以)
9.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由,自)
隶而从者。(从:跟随)
10.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读qí,奇异、罕见,这里指手艺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读jī,零数、余数)
11.木
能以径寸之木。(木:木头)
以至鸟兽、木石。(木:树木)
12.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这里指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为:是)
13.扇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扇:量词)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扇子)
【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异:惊异,诧异。这里是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2.心乐之。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3.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气透骨。
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7.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此中人语(渔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溪水)斗折蛇行。
则题名(于)其上。
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3.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尝贻余核舟一。(定语后置,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又用篆章一。(定语后置,应为“又用一篆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应为“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应为“其相比者两膝”)
细若蚊足。(状语后置,应为“若蚊足细”)
【文章主旨】
《桃花源记》本文描述了一个作者所憧憬的桃花源,一个和谐美好、安定和平、自食其力的社会,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小石潭记》这篇游记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周围环境的优美、凄清,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失意、凄苦之情。
《核舟记》细致地介绍了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中人物等,充分展现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讴歌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有现实中求而不得的焦虑,也有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蒹葭》描写了一个恋爱中的痴情人的心理感受,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心情。
【写作特点】
《桃花源记》虚实结合。本文是虚构的故事,却用纪实的笔法,如加入了历史人物刘子骥;桃花源是虚构的,但秦时之乱却是真实的。
《小石潭记》
1.移步换景与定点特写相结合。2.动静结合。3.情景交融。
《核舟记》
1.语言平实、洗练,描写细致。例如,文中对舟中人物情态状貌的描写,句句都是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让人仿佛有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2.结构完整,层次清楚。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模式,段与段之间联系紧密。
《关雎》1.运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增强诗歌的和谐美和人物的生动性。2.以偶句入韵的方式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3.运用起兴手法。
《蒹葭》1.反复咏叹,感情凸显。2.虚实结合,想象丰富。
★知识划重点★
文言文文常见考点如下:
1.作者作品、文学常识。
2.能正确解释文言实词、虚词。
3.准确翻译句子,把握关键句。
4.能准确断句(划分朗读节奏)。
5.能准确理解内容并筛选概括信息。
6.能准确分析人物形象,整体把握文章思想。
7.能准确评析人物、语言、写法并结合选文谈感悟、启示。
文言文阅读答题策略
1.作者作品、文学常识。可结合课本加强对作者作品基础知识的识记。
2.解释文言词语题。这类题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重点虚词含义。而这些文言实词虚词基本上都是书上的课下注释。因此需要把书上的字词注释掌握好。
3.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要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4.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5.人物形象分析题:
人物形象分析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从正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通过文本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重点语句,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B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的方法来突出主要人
物的形象)
C从评价性的句子分析人物形象。(议论句)
D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6.评价感悟题
要在读懂短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文内容谈自己的感悟、启示。
★练习划重点★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加点的词。
(1)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
(3)悄怆幽邃悄怆:__________
(4)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文章按游踪顺序写的,选文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发现小石潭——__________——寻找小潭源流——__________
4.柳宗元初闻小石潭水声时心情是“乐”,观鱼时心情是“乐”,最后的感受却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并认为“不可久居”。何以如此?请结合对他永州经历的了解说说原因。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①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皆耕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②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蹄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③,自恨不如远甚也!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甫:刚,才。②洵:确实。③得所之意:怡然自得。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水尤清冽() (2)日光下澈()
(3)偶舍骑步行() (4)余顾而慕之()
6.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7.乙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
8.选出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文“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乙文“俱耕于田间”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B.甲文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情景交融,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C.乙文中“自恨不如远甚也”隐隐表达了作者对农家埋头于耕种生活的遗憾之情。
D.甲文简练生动,笔法精妙,意境深远;乙文则自然清新,用笔自如,画面感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文】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捕蛇者说》)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便要还家 () (2)咸来问讯 ()
(3)吾尝疑乎是()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1.甲文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桃花源记》全文以及【乙文】中作者所生活的社会,从“皆叹惋”三个字中推测一下“此人”所说的外界的社会是怎样的?
四、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题目。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才通人:________ (2)阡陌交通:________
(3)便要还家:________ (4)何为不去也: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今吾子又死焉。
14.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虚构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手法突出主题。
15.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五、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①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②,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自林嗣环《口技》)
【注】①力拉:拟声词。②曳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许许:拟声词。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尝贻余核舟一 贻: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
(3)会宾客大宴会:
(4)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C.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D.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19.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②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③若无穷,然卒④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⑤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永州八记·石渠记》)
注:①渴:地名。②逾:越过。③睨(nì):斜着看。④卒:最终。⑤庥:同“休”,休息。
20.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水尤清冽()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昌蒲被之()
21.翻译下列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2.甲文、乙文都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时写的山水游记名作。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水的特点来描写,请你简要概括两文水的特点。
2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节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具答之: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便扶向路:
(4)深入忘反:
(5)异之:
(6)穴才容人:
25.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B.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C.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D.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
27.【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送李愿归盘谷序①(节选)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②,隐者之所盘旋③。”,友人李愿居之。
愿④之言曰:“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⑤。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⑥,刀锯不加;理乱⑦不知,黜陟⑧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⑨;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⑩。饮则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⑪所望!膏⑫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注】①本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786年韩愈18岁到京师求仕,此后仕途一直不顺。李愿,韩愈的朋友。②势阻:地势险要。③盘旋:停留不离开。④愿:指李愿。⑤适之安:以舒适为准。适:舒适,在这里用作名词,为“安”的宾语。⑥车服:车服,古代官员所乘的车子和所穿的官服依官位的高低而异,这里是用车服来代指官职。维:束缚。⑦理乱:指国家的安宁与动乱。⑧黜陟(chùzhì):官员的升降。黜:降职。陟,升职。⑨嗟:叹词,相当于啊。兮:语气词。无央:无尽。⑩不祥:不吉祥的东西。⑪奚:疑问代词,什么。⑫膏(gà):油脂,这里用作动词,指用油润滑。
28.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文言文中多一词多义现象。本文中“居民鲜少”与“鲜可食”的中的“鲜”意思不相同。
B.文言字词积累要联系课内所学。“终吾生以徜徉”中的“以”和《小石潭记》里“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意思不相同。
C.可根据后面的“钓于水,鲜可食”以及成语“茹毛饮血”推测出“采于山,美可茹”中“茹”字的含义为“吃”。
D.“虎豹远迹兮”中的“虎豹”,在这里为名词做状语,意思是“像虎豹一样”,这类似于《小石潭记》里“犬牙差互”“斗折蛇行”中“犬牙”“斗”“蛇”的用法。
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B.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C.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D.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3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31.韩愈说:“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从选文来看,盘谷有什么“乐”?请分点列出。韩愈赞美李愿的话,表示要“从子于盘兮”,这里表现了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①初,举四京②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③,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④,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节选自《宋史》)
【注】①熙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②四京: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③太和县:即现在的江西泰和县。④课颁盐策:颁布征收盐税的政策。
3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辄___________
(2)通___________
3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
34.结合文义,简要说说黄庭坚是个怎样的人。
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樊姬者,楚庄王①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②,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③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则族昆弟④,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议是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注释】①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②罢晏:散朝很晚。③执巾栉:(奴婢)在着毛您来巾、梳子伺候主人。④族昆弟:同族的兄弟。
3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好()(2)擅()(3)相()
3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
(2)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
37.楚庄王为什么能“治楚三季而以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9 半命题作文-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9半命题作文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09半命题作文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5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05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