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63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pptx、温度和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充分溶解后的溶液还含有未溶解的该溶质,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4)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倒出一些溶液。 (5)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8)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
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我们都知道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易溶于水,它们的溶解能力谁大呢?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比较?
硝酸钾:同体积水中我溶解了36.3克,你却最多只能溶解31.6克。我溶解得比你多,所以我的溶解能力强。
氯化钠:相同温度时,我能溶解47.4克,你却最多只能溶解36克。我溶解得比你多,所以溶解能力强。
硝酸钾: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水,我们都能完全溶解1克,所以我们的溶解能力一样强。
应该控制都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
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1)50gA物质溶于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2)20 ℃ 50gB物质溶于水中,刚好形成100g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3)20 ℃ 50gC物质溶于100g水中,形成150g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4)20 ℃ 50gD物质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 ( )
①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或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如: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g氯化钠。
②指在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饱和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比=S:100g:(100g+S)。
在20℃时,任意质量的NaCl饱和状态中,NaCl、水、NaCl饱和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36:100:136=9:25:34。
问题: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谁强?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你能根据P18 表6-8中物质的溶解度说出它们的溶解性吗? Ca(OH)2 Na2CO3 NaCl 蔗糖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先找出不同温度下相应溶解度的点,再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查: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比:比较不同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看:同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a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在对应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在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大多数固体物质,如KNO3
极少数固体物质,如Ca(OH)2
少数固体物质,如NaCl
对应温度下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对应温度下该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固体
.a
2、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3、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
1.两曲线交点B表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68℃时,硝酸钾与硝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4、在80℃时饱和硝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
5、8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把温度降到70 ℃,从溶液中可析出硝酸钾约多少克?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为什么会喷出。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后,为什么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3)对于气体物质,研究它的质量方便还是体积方便?
打开瓶塞,压强减小,CO2溶解性减弱,所以从水中逸出
温度升高,CO2溶解性减弱,从体内逸出
(1)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中,一支试管中的蒸馏水要煮沸过的,原因是什么?
(2)夏天鱼常浮头,而冬天则少见,说明了什么?
(3)雷阵雨前鱼常浮头,说明了什么?
1. 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它表示( )A.100g水溶解7.4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B.20℃时,100g氯酸钾溶液中溶解氯酸钾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2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酸钾7.4D.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
2. 下列关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B.20℃时,100g水中正好溶解了30g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C.20℃时,某100g饱和溶液中有30g溶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D.20℃时,30g某物质需要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美丽的晶体,海水晒盐,结晶方法,1蒸发结晶,析出晶体,操作要点,2降温结晶,交流讨论,小红军为游击队送食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解之王”争霸赛,应该在同一温度下,应该溶剂的量相同,应该达到饱和状态,一定状态达到饱和,一定温度,一定溶剂的量,溶解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为何用汽油洗手,情境导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速率有关,交流讨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大多数固体物质都适合,中考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