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铁匠波尔卡》 ︳人音版 (五线谱) (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29775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铁匠波尔卡》 ︳人音版 (五线谱) (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29775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铁匠波尔卡》 ︳人音版 (五线谱) (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29775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铁匠波尔卡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铁匠波尔卡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步聆听 点出课题,聆听A乐段,聆听B乐段,聆听再现A乐段,完整聆听全曲,拓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让学生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并在快乐地聆听中记住主题旋律。2.过程与方法:采用不同形式(舞蹈律动、听唱主题、配乐伴奏等)聆听、感受和表现乐曲的不同乐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铁匠波尔卡》的系列活动,能与他人相互配合、积极参与,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孩子们喜爱古典音乐的兴趣,并能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学情分析: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根据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视频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尽量做到形象鲜明,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采用不同形式反复聆听、感受和表现乐曲的不同乐段。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独特风格,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记住主题旋律。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歌!2.请同学们和张老师跟着欢快的音乐一起来有节奏地律动一下。仔细观察:看看我都用了哪些动作?然后我再邀请你们来模仿,好吗?(播放《微笑波尔卡》,师生律动)3.刚刚老师用了哪些动作?(点生:脚跟、脚尖、拍手)老师刚刚教你们的舞步,是被老师改编过的一种简化了的波尔卡舞步。(板书“波尔卡”)4.波尔卡舞通常会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也会围成一个大圆圈,合着欢乐的舞步一起跳舞。波尔卡的舞步主要有脚跟、脚尖轮流击地,拍拍手也是波尔卡舞的一大特点。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波尔卡”,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都喜欢这种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创作了很多波尔卡音乐作品。(教学意图:亲切问好,拉近师生距离,并用简化的波尔卡舞蹈律动导入,既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波尔卡舞蹈的特征,进而更好的理解波尔卡的概念。) 二、初步聆听 点出课题1.今天,张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场音乐会。请同学们边欣赏边观察:这首波尔卡作品中有一件特别特殊的乐器,老师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播放维也纳爱乐乐团《铁匠波尔卡》视频)2.你们找到这件特别特殊的乐器了吗?(点生:锤子,板书“锤子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作品,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根据铁匠打铁时发出的声音所创作的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板书“铁匠”)。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读这首乐曲的名字(生读课题)。(教学意图:通过观看相关视频点出课题,让学生带问题欣赏,使欣赏过程带有目的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加投入认真地观看视频。) 三、聆听A乐段1.提到铁匠,有谁知道铁匠是干什么的呢?(点生:铁匠是打铁为生的)现代的生活中,传统的打铁已经被机器所代替,我们已经很难再见到他们,但是在过去,铁匠打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作用可大了。铁匠铺里的老铁匠师傅,带着小铁匠徒弟,就这样你一下我一下“叮叮当当”地打出了锋利的剪刀、劳动的锄头,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必需用品和工艺品。让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他们是怎样打铁的呢?(播放“铁匠打铁”微视频)2.看完视频后,你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想要来试一试打铁的感觉了呢?(1)老师这里有两条节奏,是根据大锤和小锤的声音改编的,我们来试着把它打出来:大锤:2/4 O X |O X |O X |小锤:2/4 XX X |(2)加上劳动的动作(3)让我们跟着音乐,一块儿来模仿铁匠来打打铁吧!(播放A段主题一) (教学意图:制作微视频讲解《铁匠打铁》过程,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又能在老师的配音解说下直观地了解铁匠劳动的过程,进而通过模仿打铁的动作来聆听并帮助乐曲主题旋律的记忆。)3.同学们打铁打的真开心,连小铁匠也受你们的感染,开心的唱了起歌来。他唱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学生演唱劳动歌)原来他唱了一首好听的劳动歌,让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吧!(用图形谱展示歌词) (1)有节奏念歌词(2)举起你的小手来指挥你的声音,我一句你们一句(3)师伴奏完整唱(4)学会后加速(5)加上之前的劳动动作(教学意图:根据本单元“巧巧手”这一主题编创《劳动歌》,并制作视频,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图形谱的形象辅助,帮助学生塑造音乐形象,通过学唱《劳动歌》来有效地记忆乐曲的主题。)4.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在接下来的一段音乐中,如果你听到和我们的《劳动歌》一样的旋律,你们就大声地唱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劳动歌》能加在哪些地方好吗?(播放完整的A段,生找主题,出示图谱) 5.原来歌词可以加在这么多地方。那你们觉得这一段旋律在整首乐曲中重不重要?所以这段旋律叫做乐曲的主题。(教学意图:主题旋律是乐曲中出现最多的旋律,也是唯一能够记住乐曲的,因此,在欣赏主题旋律时,要求学生能够用通过动作模仿和演唱与主题旋律相同的《劳动歌》以此记住音乐主题,并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6.铁匠开始打铁了,一旁的小铁匠也没闲着,他要开始拉动风箱生火,来烧要准备打造的铁块了。“拉动风箱”的动作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点生模仿拉风箱)(播放A段主题二第一句) 7.同学们模仿的真像,这时候火苗也开始飞舞起来了,火苗是怎样舞蹈的呢!(点生模仿火苗)小铁匠卖力地拉着风箱,火苗越烧越旺,火苗更大了应该怎么做?(点生模仿大火苗)(播放A段主题二第二句) 8.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两组,左边的同学来当小铁匠,拉动风箱,右边的同学来当火苗,随着音乐的变化看老师指挥,要做出小火苗和大火苗的区别,那我们来合作一下。(播放A段主题二) 9.同学们做得非常棒,老师都忍不住要为你们鼓掌了,老师这里有条节奏(展示节奏),请同学们按照节奏,也为自己鼓鼓掌吧!节奏:2/4 O O | O X | O O | O X | O X | O X | X X | X X |我们一起合着音乐为自己鼓鼓掌把!(播放A段连接音乐)(教学意图:通过动作配合和节奏训练,来帮助记忆A乐段的其他片段,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加强对音乐片段的理解和记忆。)10.刚刚我们听到的所有片段,是乐曲的A乐段(板书“A”),让我们来完整的聆听一遍吧!11.它的整体情绪是怎么样的呢?(开心、快乐的)(教学意图:完整回顾A乐段,让学生对A乐段加深记忆,并牢固记住主题重复出现的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A乐段欢乐的情 绪,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聆听B乐段1.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乐曲的B乐段(板书“B”),看看铁匠师傅们在辛苦的打铁之后又在干什么呢?请你仔细聆听。(播放B段主题一)2.他们在干什么?(休息、跳舞)工作了一段时间,需要稍作休息一下,铁匠们总会在休息时,跳起了他们最喜欢的波尔卡(板书:波尔卡舞)。还记得我们上课前学的波尔卡舞吗?现在让我们随着这段音乐一起来跳一跳吧!(播放完整B段)(教学意图:用课前学习过的波尔卡舞蹈律动来帮助B乐段的聆听,既能让学生强化对于波尔卡舞蹈的记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B乐段欢快的气氛。) 五、聆听再现A乐段1.在跳完波尔卡之后,铁匠们又开始第二次打铁,请同学们听听,这次打铁的顺序还和第一次一样吗?(播放A段再现,师用板书引导)2.顺序一样吗?只有结尾不太一样,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不太一样的尾声(播放尾声,展示节奏)节奏:2/4 X O | X O | X X X X | X O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条节奏。(2)老师根据这条节奏,编了一个小歌谣。它是这样的:2/4加 油|加 油|加油 加加|油 - ||(3)铁匠打造的铁艺品马上就要完成了,让我们一起合着音乐为他们加加油吧。(播放尾声)(教学意图:让学生有对比地聆听再现A乐段,找出两个乐段的不同之处,并通过板书展示乐曲的简化曲式分析,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乐曲的结构。)3.既然第二次打铁的顺序和第一次是一样的,那么这次我们就用小乐器来为乐曲伴奏吧!我们来分分工(伴奏谱展示) (1)随音乐,小组自主练习(播放再现A段音乐,师巡视指导)(2)分组分主题展示(师弹琴伴奏)4.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铁匠师傅新打造的精美铁器终于完成了。(教学意图:分组学习,并使用小乐器为乐曲进行三声部伴奏,让学生在熟悉乐曲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六、完整聆听全曲1.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叫做《铁匠波尔卡》(生读课题),它是施特劳斯创作的一百多首波尔卡当中流传最广也是最有名的一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2.让我们来完整的感受一下这整首管弦乐曲好不好?我还要邀请两位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完整聆听。(点生两名,播放全曲)。(教学意图:音乐学科十分强调整体性,本环节的任务就是进行全曲聆听。但由于作品长达两分三十五秒,所以在聆听前,我设计了“情景回顾”的环节,帮助孩子梳理音乐,以便聆听中的参与体验能顺利进行。) 七、拓展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被视为奥地利的两个国宝。你们想不想听听怎么把《铁匠波尔卡》唱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你听到A乐段时用1表示,听到B乐段时用2表示,听到再现A段时还是用1表示出来(播放合唱视频)(教学意图:带要求欣赏不同演绎形式的《铁匠波尔卡》,再次强化主题记忆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 八、小结1.今天我们听赏了由奥地利著名音乐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根据铁匠打铁的声音创作的《铁匠波尔卡》。体验并感受到了劳动的愉快。同时还了解了什么是波尔卡,并观看了由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演绎的弦乐版和合唱版的《铁匠波尔卡》2.除了我们欣赏到的《铁匠波尔卡》以外,还有很多的“波尔卡”作品等待着我们的学习,例如《单簧管波尔卡》《狩猎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等等,希望同学们回家后,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音乐软件,也去收集一些关于“波尔卡”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加深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特征的印象。希望在以后的音乐课中,同学们能够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了解更多的音乐体裁。3.师生再见歌(教学意图:让学生了解了作曲家、国籍、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带学生回顾上课的所学的知识点,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加强对“波尔卡”体裁的认识。)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目标设计较为合理,学生能够达成目标,在课堂中学生兴趣高涨,能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主动参与表现。课前我用简化的波尔卡舞蹈律动导入,让学生亲身体验波尔卡舞蹈的特点,并由此引出“波尔卡”音乐体裁。然后用制作的微视频讲解《铁匠打铁》过程,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又能在老师的配音解说下直观地了解铁匠劳动的过程,进而通过模仿打铁的动作来聆听并帮助乐曲主题旋律的记忆。紧接着我围绕本单元“巧巧手”的主题编创了《劳动歌》,并制作动态视频,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加上图形谱的形象辅助,帮助学生塑造音乐形象,通过学唱《劳动歌》来有效地记忆乐曲的主题。音乐主题贯穿整节欣赏课为学生欣赏提供了形象化的依据,让学生听得不枯燥,还很自然的根据音乐形象为乐曲划分段落并准确表现。最后使用小乐器做三声部节奏练习,为乐曲再现A乐段进行伴奏,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学生体验了从生活中的声音到美妙的乐曲再到亲身参与体验的过程,让他们明白音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于实践他们也能把普通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 不过在上课过程中,小乐器使用的环节时,有个别学生在没有宣布开始的情况下就擅自使用乐器,由此可见平时的课堂常规建立还需继续加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秩序习惯。由于时间关系,有的环节进行地过于匆忙,多强调多练习会让学生掌握的更扎实。以后要合理安排时间,帮助学生细化每一个环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环节,乐曲简介,分段聆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听导入 激情引趣,层层深入 学习新知,实践创造 表现音乐,拓展延伸 开拓视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