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1浮力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776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1浮力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776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浮力》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分两课时完成,本课(第一课时)教学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性知识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实验、思考,提出问题,进行自主猜想,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思路,让各种观点交流碰撞,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掌握利用探究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形成初步的分析排除、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渗透科学探究方法,突出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单位。2、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懂得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结合作精神2. 通过探究性实验,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的精神3.通过研讨与实验提高观察自然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三、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浮力,实验室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2.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四、教学资源弹簧测力计、大、小烧杯、水、乒乓球、铁块、多媒体资源等五、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尽管对物理现象有很高的好奇心,但对现象的认识很多是感性认识,而且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有许多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前概念,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又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三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知识,并通过实验、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归纳获得新知识,对初二学生是较难的。本节课侧重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教学资源安排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画面画面:人可以非常惬意地躺在死海的海面上看书,万吨巨轮可以浮在海面上,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空,放入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会浮在水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思维链接:力和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思考:这些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受力如何?施力物体是谁?可见,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引出课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回答。生:人和轮船浮在海面静止不动,是平衡状态,必然受到一个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的力。气球和乒乓球如果匀速上升,也必然受到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的力,如果加速上升,竖直向上的力大于重力。 课件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关注,并思考其中蕴涵的物理问题 二、新课教学 1、通过看图,分析、总结概括对浮力的基本认识 2、探究下沉的物体在液体中是否受到浮力 3、浮力产生的原因 一、认识浮力:. 概念: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 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方向:竖直向上。演示实验:将一个大木块和一个小铜块放入水中,仔细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提出问题:对于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家都有共识,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说出你猜想的依据或理由。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来验证。分析讨论实验方案:. 用什么仪器测量浮力?. 如何设计实验判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启发点拨:将弹簧测力计用细线吊着木块放入手中,当手给木块一个向上托的力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变化?大家能不能从中得到启示,设计实验方案,判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经过学生讨论,形成一致的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案:1、用细线吊着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2、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3、将物块用细线吊着浸没在烧杯中的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变化,变化了多少?各小组分组实验,将体积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逐渐浸没在水和酒精中,观察现象,直到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变化量。思考:示数变小说明了什么?总结: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用刚才的方法我们能够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用这种方法能否测出物块块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多大呢?引导学生对铝块进行受力分析,同时渗透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使学生明确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拉 + f浮 = gf浮 = g - f 拉= g - g视这种测量浮力的方法称为称重法。计算刚才实验中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问题:边长为L=10cm的物体漂浮在水下10cm的位置,求:(1)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水的压强;(2)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水的压力;(3)物体受到的浮力。. . . 让学生分组计算,一步步的引导,并总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概括、归纳、总结 观察现象,思考 学生自主猜想: 仔细观察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将实验数据填在记录表格中。 生:示数变小。说明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用称重法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学生根据感性认识自主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 (1)P上=2000pa P下=3000pa(2)F上=20N F下=30N3)F浮=F下-F上 =10N 培养学生看图归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实物投影实验,增加实验的可见度 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交流生活体验 实物投影 培养学生观察和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讨论合作改进实验的能力 选择仪器,用不同液体分组实验。多媒体投影学生实验数据 课件展示受力分析图 使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排除干扰因素。 多媒体投影 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交流生活体验 多媒体展示 板书设计 浮力一、认识浮力: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4、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5、浮力的测量:f浮=g -f拉= g-g视(称重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10.1 浮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10.1 浮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