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学案设计,共26页。
苏武传课文导入素养任务 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4.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学习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资讯概览]一、作者介绍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二、典型事迹赋颂东都东汉政权建立后,定都洛阳,至明帝时,疏浚护城河、修缮城墙,以重整皇宫。可是,关中上了年纪的士绅们仍怀恋西汉都城长安的热闹场面,认为东汉建都洛阳是错误的,希望朝廷迁回长安。班固认为洛阳更加适宜,不想因迁都议论而扰乱人心,于是作《两都赋》,盛赞东都洛阳规模建制之美,并从礼法的角度,歌颂光武帝迁都洛阳、中兴汉室的功绩,宣扬洛阳建都的适宜性,以驳斥关中人士不切时宜的议论,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 史论秦亡永平十七年(74),汉明帝召集班固、贾逵、郗萌等人到皇宫云龙门,讨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赞语有无不当之处,班固当廷指出一处错误。出宫后,班固为进一步说明自己对秦亡的认识,作史论《秦纪论》,揭示秦朝历史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情境活动]班固继承父志,历尽曲折,终修成《汉书》,成为名垂千古的文史大家。历代名人名家因此对班固多有评价,请搜集相关评说资料并加以整理,展示给同学看。答: 参考答案:1.观孟坚《汉书》,实命世之奇作。——西晋文学家、思想家傅玄2.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南朝宋范晔3.每相聚辄读数页《前汉书》,甚佳。胸中久不用古人浇灌之,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写作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疆域。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修好。班固即以此时代背景展开苏武牧羊的故事叙述。[情境活动]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写一段内心独白,不少于80字。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答: 参考答案:唉!茫茫草原,不见其边,梦中汉家何时还?不畏风刀霜剑,甘愿饮雪吞毡,我苏武宁死不屈,挺立天地间!闻家母归天,妻离子散,谁知我在此尝尽辛酸!塞上寒风起,笳声令我心酸。忠心如可鉴,我命不足怜,敢筑孤冢向中原!一、文学常识 《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二、文化常识1.单于出猎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大不如前。2.匈奴与汉和亲和亲:指两汉为缓和与匈奴的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使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文白对译] [文言积累]一、重点字音(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厩监(jiù) 2.数通使(shuò)3.丈人行(háng) 4.遗单于(wèi)5.没胡中(mò) 6.置煴火(yūn)7.阏氏(yān)(zhī) 8.马畜(chù)9.牧羝(dī)二、通假字(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同“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同“弆(jǔ)”,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显现6.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同“祀”,祭祀7.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同“襟”,衣襟; “决”同“诀”,告别三、古今异义(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5.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6.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7.虚心欲相待古义:使心虚,不计前嫌。今义:谦虚。8.卧起操持古义:拿着。今义:料理,办理,筹划。四、词类活用(根据提示解释词义)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朝夕遣人候问武 朝:在早晨 夕:在晚上②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向上③得夜见汉使 在夜间(2)名词作动词①天雨雪 下(雨、雪)②羝乳乃得归 生子③杖汉节牧羊 执、拄④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祭祀⑤惠等哭,舆归营 用车载送⑥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结网;用檠矫正(弓弩)(3)名词的使动用法空以身膏草野 使……肥沃2.动词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①欲因此时降武 使……投降②反欲斗两主 使……争斗③屈节辱命 屈: 使……屈服 辱: 使……辱没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 认为……壮(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何久自苦如此 使……受苦 五、重点实虚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 派遣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起事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泄露④及还,须发尽白 头发2.益①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越发,更加②武益愈 逐渐,渐渐③单于愈益欲降之 越发,更加3.相①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相互②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相互③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相互④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偏指一方,你4.以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介词,凭借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介词,凭借……身份③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介词,把④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介词,用⑤何面目以归汉 连词,来,表示修饰关系⑥蹈其背以出血 连词,来,表示目的关系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介词,在,于5.因①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介词,顺便②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介词,趁机③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介词,通过六、文言句式(请根据提示翻译下面句子)1.判断句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也”表判断)译文:汉天子是我的长辈。②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者,……也”表判断)译文: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2.宾语前置句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何以”即“以何”)译文:您不肯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的我呢?②子卿尚复谁为乎?(“谁为”即“为谁”)译文:您还为谁(守节)呢?③何以汝为见?(现代汉语语序“以何见汝为”)译文:我要见你干什么?④信义安所见乎?(现代汉语语序“信义所见安乎”)译文:(您对汉朝的)信义又能在哪里显示呢?3.状语后置句为降虏于蛮夷。(“于蛮夷”为状语)译文:在异族那里做俘虏。4.定语后置句①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罪夷灭者”作“大臣”的定语)译文: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留在汉者”作“匈奴使”的定语)译文: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如何辨析定语后置句辨析定语后置要注意两点: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是要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例如:①村中少年好事(定语+主语+谓语+宾语)②村中少年之好事者(定语后置)③村中少年之好事(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5.省略句①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省略代词“之”)译文:单于的子弟们派军与(他们)战斗。②乃幽武置大窖中。(省略主语“单于”和介词“于”)译文:(于是单于)就把苏武囚禁(在)大窖中。③常惠请其守者与俱。(省略代词“之”)译文: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6.被动句①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语意被动,“生得”译成“被活捉”)译文:缑王等人都战死了,虞常被活捉。②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表被动)译文:我们父子没有什么功德,都是受陛下栽培。七、典型名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3.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NO.1文本初读]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语言力求简洁。答: 参考答案:①为保名节 引刀自绝 ②放逐北海 威武不屈 ③以强壮出 及须发还[NO.2文本精读]任务驱动一 文段理解和分析(一)阅读课文第1~5段,完成以下问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B.私候胜曰 候:拜访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解析:选A 阴:暗地里。2.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写苏武正式出使匈奴,首先交代了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历史环境复杂而严酷,暗示苏武之行一开始便充满凶险。B.苏武出使匈奴,恰巧遇上一次严重的谋反事件,缑王与虞常企图射杀叛将卫律再次归汉,苏武的副手张胜又行为不慎,暗中给予支持,使对整个事件毫不知情的苏武和他的使团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C.苏武得知虞常事发,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荣誉,“见犯乃死,重负国”。因此,想以自杀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当卫律“召武受辞”时,再次“引佩刀自刺”,充分体现了苏武以民族尊严为重的气节,表现出他以死殉国的决心。D.卫律劝降是作者浓墨重彩描绘的一个场面。苏武指斥卫律的不忠,居心不良,显示了苏武的坚贞与正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析:选B B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错,应该是“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3.文中哪些地方直接表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品质?用原句回答。答: 参考答案:①见犯乃死,重负国;②引佩刀自刺;③若知我不降明。(二)阅读课文第6~8段,完成以下问题。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痛负汉 负:辜负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过:责备C.兄弟亲近 亲近:亲近之臣D.自分已死久矣 分:料想解析:选B 过:超过。5.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陵劝降的方法不同于卫律。他是以老朋友叙旧,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层层进逼的方式进行的,着重于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B.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细节描写,北海牧羊中“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细节,也突出体现了苏武的坚贞顽强。细微之处的描写,使人物形象具体、充实。C.在情感上,李陵陈述自己投降时的心情,想以此打动苏武,他是不赞同苏武的宁死不屈的。D.在北海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匈奴派汉降将李陵去劝降苏武,尽管李陵说得有情有理,但仍没改变苏武的意志,倒是李陵自己对苏武既赞叹,又羞愧难当。解析:选C C项,在情感上,李陵是赞同甚至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的,只是自己已经投降匈奴,铸成大错,无法改变。6.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苏武的忠诚?用原句回答。答: 参考答案:①杖汉节牧羊;②常愿肝脑涂地;③臣事君,犹子事父也。(三)阅读课文第9~10段,完成以下问题。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诡言武死 诡言:说谎言B.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陈道:陈述说明C.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D.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物故:死亡解析:选C 让:责备。8.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最后苏武得以回归汉朝,从这些事可以看出,苏武这个人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事隔多年,无论是匈奴还是汉朝都对他很重视,从正面表现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B.苏武经过了长期的、多方面的严峻考验之后,不仅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还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C.苏武“强壮出”,归汉时已是“须发尽白”,最好的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信念如此执着的苏武更令人敬佩!D.文章最后叙述苏武归汉时,说他“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来时募百余人,而“随武还者九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苏武的坚贞、顽强,也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解析:选A A项,应该是“从侧面表现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任务驱动二 综合理解和分析9.文章是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答: 参考答案:①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②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息”,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10.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答: 参考答案:以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反衬苏武的气节。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更突出了苏武的英雄形象。11.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答: 参考答案:①张胜:糊涂地助推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②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贰,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③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12.(素养提升)苏武对待卫律和李陵的劝降为什么态度不一样?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答: 参考答案:首先卫律与李陵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原是汉人,但已经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虽也已投降,但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是敌亦是友的关系。其次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苏武忍无可忍,大骂,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其为“王”,划清二人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对二人不同的态度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NO.3思维拓展]真正的忠诚就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答: 参考答案:(观点一)苏武的忠诚里有一些愚忠的成分。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对其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争取的权利也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观点二)如果我们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被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国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类文赏读]苏武以使节的身份出使匈奴,面对利诱和逼迫,威武不屈,最终流放北海。不管条件和环境如何恶劣艰苦,苏武都拄着汉朝的旄节,保持着做人的气节。整整19年,苏武始终不屈节辱命,很好地诠释了舍生取义的真谛。阅读下面古代舍生取义者的事迹,你会更好地理解“义”的深刻内涵。 一、古诗文精读众人国士(赵)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史记·刺客列传》[译文] 赵襄子应当出门了,(豫让)便埋伏在赵襄子将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此人必是豫让。”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这时襄子便数落豫让说:“你不是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着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把我当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看待,因此我也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长叹一声,流着泪说道:“唉,豫让啊豫让!你为智伯尽忠,声名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襄子派兵围住豫让。[赏析] 豫让是个极富悲剧色彩的人物,他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何为“至高无上”的“忠诚”,但是也用其惨淡潦倒的一生警示我们:“忠诚”固然让人感动,但是只有用豁达发展的眼光来顺乎历史潮流的大智大勇之人,才能在浩大的历史星空中,发出最炫目的光芒!石奢纵父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史记·循吏列传》[译文]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杀人的人,他追捕凶犯,发现犯人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的人,是我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被判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论罪不该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的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昭王的命令,自杀而死。[赏析] 石奢是大权在握之人,是一国之相,他能直面自己的错误,不掩盖,不推诿,以死谢罪,捍卫法律和自己的尊严,令人敬佩。太史公称赞道:“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范滂就义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后汉书·党锢列传》[译文] 建宁二年,(朝廷)就大范围地诛杀党人。诏令下达,紧急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来到县里,抱着诏书,关闭传舍的房门,趴在床上哭泣。范滂听到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于是自己立即到监狱里去。县令郭揖大惊失色,自解官印,要拉着范滂一起逃亡。(郭揖)说:“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在这里呢?”范滂说:“我死了,这祸也就过去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而牵累您,又让自己的老母亲流离失所呢?”他的母亲来和他告别,范滂对母亲说:“仲博对您孝敬,足以供养您,我跟着龙舒君到黄泉去,生死存亡各得其所。只是希望您割弃不能忍受的情,不要悲伤。”母亲说:“你现在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美好的声名,又希望求得长寿,能同时得到吗?”范滂跪着接受母亲的教导,拜了两次就辞别了。回头对他的儿子说:“我想让你去作恶,但是恶是不能做的;想让你为善,但我就是不作恶的下场。”行路的人听了,没有不流泪的。范滂就义时三十三岁。[赏析] 后人这样评论范滂母子的义举:“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矣哉。”母子尚“义”,用行动昭示了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巨伯护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德行》[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恰逢匈奴攻城。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要死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吗?”匈奴兵到了之后,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座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保全朋友的性命。”匈奴人听了,互相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有道义的国家。”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全城人都因此获救。[赏析] 生死之间,真情乃见。面对生重病的朋友和来势汹汹的敌人,是去还是留,实际是生与死的选择,荀巨伯一腔真情,大义凛然,选择留下来陪伴朋友,与朋友一起面对敌人,他做好了“以吾身代友人命”的准备。他的这种视友情如泰山的气概,打动了敌人,使得一郡人都得以保全。以真情退敌,读来确实让人感觉荡气回肠,豪气冲天。二、思辨阅读永远的苏武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蓑草的地方;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哀叹,当汉使参与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敬畏,当苏武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南望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鬼”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原野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着与信念诠释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永远的苏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思考作者用“永远的苏武”为题,有什么好处?答: 参考答案:以“永远的苏武”为题亮人眼目,概括凝练准确。不仅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永久的影响和崇高的地位。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导学案,共17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学案设计,共26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导学案,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