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2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三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三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1),共25页。
22 古诗三首第七单元一、读拼音,写词语。fú róng yàn táishuǐ hú qián kūn芙 蓉砚 台乾 坤水 壶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1.“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B )。A.平静 B.天刚亮C.明天 D.人名 2.“欲将轻骑逐”中“骑”的读音和解释是( A )。A.qí 骑兵 B.jì 骑马C.jì 坐骑 D.jì 骑兵 3.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诗人雨中送别友人的情景。B.《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塞外的壮丽风景。C.《墨梅》这首诗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对墨梅的喜爱。D.本课的三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和精神品格。 三、品读诗句,完成练习。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读这句诗时,我想象到的画面是: 将军发现敌军潜 逃,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2)从想象到的画面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的( B )。A.强壮有力 B.英勇威武C.紧张忐忑 D.闲适自在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1)诗句中点明地点的词语是 洗砚池头 ;一个“ 淡 ”字刻画出了墨梅的朴素淡雅,令人耳目一新。 (2)请写出这句诗的后两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3)诗人借助墨梅表现了自己( C )的精神品格。A.喜欢梅花 B.谦虚诚实C.不向世俗献媚 D.乐观向上四、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从这首诗中,我知道诗人是在 芙蓉楼 送别朋友 辛渐 的。2.诗中“孤”字既写出了 雨后 楚山 的孤影,又表现了诗人 孤寂 的心情。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本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 (√)(2)诗中的“寒”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3)“寒雨”过后天非常冷,诗人心里一片冰凉,所以说是一片“冰心”。 (×)4.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 A )的品格。A.洁身自好 B.平易近人C.舍己为人 D.乐于助人五、读古诗,做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丹阳①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②深。高楼③送客不能醉④,寂寂寒江明月心。【注释】①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②楚云:楚天之云。 ③高楼:指芙蓉楼。④不能醉:因为离绪太浓,难以痛饮,故而不能醉。1.根据所学内容,再结合古诗的题目来分析,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 C )。A.元代诗人王冕B.唐代诗人卢纶C.唐代诗人王昌龄2.想象画面,可以知道“寒江”的意思是 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3.后两句诗运用了( B )的修辞手法。A.拟人 B.比喻C.夸张 D.对比4.结合古诗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一、二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2)全诗以景结情,点题的诗句是“寂寂寒江明月心”。(√)(3)第三句的意思是:高楼送客,与友人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 (√)
22 古诗三首第七单元一、读拼音,写词语。fú róng yàn táishuǐ hú qián kūn芙 蓉砚 台乾 坤水 壶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1.“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B )。A.平静 B.天刚亮C.明天 D.人名 2.“欲将轻骑逐”中“骑”的读音和解释是( A )。A.qí 骑兵 B.jì 骑马C.jì 坐骑 D.jì 骑兵 3.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诗人雨中送别友人的情景。B.《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塞外的壮丽风景。C.《墨梅》这首诗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对墨梅的喜爱。D.本课的三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和精神品格。 三、品读诗句,完成练习。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读这句诗时,我想象到的画面是: 将军发现敌军潜 逃,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2)从想象到的画面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的( B )。A.强壮有力 B.英勇威武C.紧张忐忑 D.闲适自在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1)诗句中点明地点的词语是 洗砚池头 ;一个“ 淡 ”字刻画出了墨梅的朴素淡雅,令人耳目一新。 (2)请写出这句诗的后两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3)诗人借助墨梅表现了自己( C )的精神品格。A.喜欢梅花 B.谦虚诚实C.不向世俗献媚 D.乐观向上四、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从这首诗中,我知道诗人是在 芙蓉楼 送别朋友 辛渐 的。2.诗中“孤”字既写出了 雨后 楚山 的孤影,又表现了诗人 孤寂 的心情。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本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 (√)(2)诗中的“寒”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3)“寒雨”过后天非常冷,诗人心里一片冰凉,所以说是一片“冰心”。 (×)4.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 A )的品格。A.洁身自好 B.平易近人C.舍己为人 D.乐于助人五、读古诗,做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丹阳①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②深。高楼③送客不能醉④,寂寂寒江明月心。【注释】①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②楚云:楚天之云。 ③高楼:指芙蓉楼。④不能醉:因为离绪太浓,难以痛饮,故而不能醉。1.根据所学内容,再结合古诗的题目来分析,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 C )。A.元代诗人王冕B.唐代诗人卢纶C.唐代诗人王昌龄2.想象画面,可以知道“寒江”的意思是 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3.后两句诗运用了( B )的修辞手法。A.拟人 B.比喻C.夸张 D.对比4.结合古诗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一、二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2)全诗以景结情,点题的诗句是“寂寂寒江明月心”。(√)(3)第三句的意思是:高楼送客,与友人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 (√)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