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机械运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812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机械运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812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机械运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机械运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综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机械运动(共四大题,32小题7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2.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一天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公路两旁的房屋 B.公路两旁的树 C.他骑的自行车 D.对面驶来的汽车3.小理从家去学校,乘车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他家到学校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200 m B.400 m C.2000 m D.10000 m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5.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C.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6.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20米/秒,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米/秒,则该物体在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0米/秒 B.25米/秒 C.24米/秒 D.30米/秒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C.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 D.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8.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3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B.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刻度不精确而造成的误差D.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9.下列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10、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是5:3,时间之比为3:2,两车运动路程之比是( )A.4:3 B.3:4 C. 5:2 D.无法确定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12.在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13.小明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 )A.用直尺三角板去用测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刻度尺去测量C.用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 D.用软线跟曲线重合,再用刻度尺测其直线长度14.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15.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16.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C.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17.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18.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与s成正比 B.v与t成反比 C.s与t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不对19.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认为自己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教室里面的桌子 B.马路上奔跑的汽车C.楼下停放的轿车 D.路边的树20.乘客在随观光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外面的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21.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4(A)和(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甲车速度是4 m/sC.甲车运动4秒后路程是1.5 mD.10秒两车相距3 m 22.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前4 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 m/sC.第4 min后,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D.甲、乙两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 m 2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 s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 s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24.完成单位换算 2×10-3 km= m 20 m/s= km/h 25.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 cm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5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24 dm,1.25 dm,1.26 dm,2.24 dm,1.242 dm该物体的长度是 。26.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80 ,自行车行驶的速度15 (填上单位)。27.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行驶,当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时,他们行使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行驶。28.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木块的长度,如图甲所示,该小木块的长度是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s。29.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 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 行驶。 三、计算(11分) 30.一列长度为200 m的火车匀速通过长为1800 m 的山洞,如果火车完全经过山洞需要100 s,求:(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全部在山洞里的时间。 31.轿车汽车司机看到高速公路的里程牌和汽车的速度表,如图所示,请你通过计算判断:(1)说出速度表的数字含义?(2)轿车保持这个速度通过该段里程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四、综合(5分)3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 (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4)小车通过全过程平均速度v1= m/s;(5)下列图中,能够反映小车运动过程的图象的是 。 参考答案1~5.ACCDD 6 ~10.CDDDC 11~15.DDDDD16~20.BBCBC 21~23.DCC 24.2;72 25.1.25 dm26.μm;km/h 27.9:10;西 28.2.50;289 29.东;西30.解:(1)s=s车+s山洞=1800 m+200 m=2000 mv=s/t=2000 m/100 s=20 m/s(2)s'=s山洞-s车=1800 m-200 m=1600 mt'=s'/v=1600 m/(20 m/s)=80 s31.解:(1)该段里程限速40 km/h(2)v=s/t=120 km/(40 km/h)=3 h32.(1)v=s/t;(2)缩短;(3)大;(4)0.24;(5)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中考二轮复习机械运动专题专练(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 【答案】,12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1:机械运动(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查热点, 考查题型, 备考重点,5 kg,9m/s,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机械运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