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 (1)
展开《议论文阅读》知行稿
复习目标:
1.巩固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概念、分类、三要素、思路、结构、语言)。
2.熟悉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学习过程:
1.请认真阅读文段,判断其表达方式,并概括观点: 。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此,从外面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面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每一次的打破都相当于一次重生!
2.议论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通过 ,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3.从论证方式来看,分 两种。
◆立论就是提出一个论点并证明它是正确的,比如“必须跨过这道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驳论则是指出对方(论敌)的某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比如“浪费粮食是一件小事情吗”。所以,
议论文又分为 和 两种。
◆立论文:直接表达自己正面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如《敬业与乐业》《谈读书》。
◆驳论文: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4.议论文的三要素: 。
◆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 ,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要正确、鲜明。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一看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驱遣我们的想象》《敬业与乐业》
二看开篇:《怀疑与学问》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本文的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者“学则须疑”)。
三看结尾:《不求甚解》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四看中间:《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五是归纳提炼:《知足知不足》做人要“知足”,还要“知不足”。
5.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段的论点是:
6.《不可放弃的努力》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板上,鲮鱼放弃了努力。当实验者将玻璃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放弃了努力。
本文的论点是:
7.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论据分为 两种。
8.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1)本文的论点是: 。
(2)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的两个论据:
论据①: 。
论据②: 。
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认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请你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
10.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 。“论证方法五选一”
11.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五选一,修2说3论证4。)
(1)举例论证(摆事实):
【格式】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用 的事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 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谈读书》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举例论证。列举了各门学科知识的作用,最后总结:“如此头脑中凡动机可以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2)道理论证(讲道理):
【格式】 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名言、格言、警句等准确有力论证了 观点或道理,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不求甚解》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道理论证。引用陆象山的话作论据,指出“未晓处且放过”实际上与“不求甚解”有相通之处。)
(3)比喻论证:
【格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 的观点,使论证明白易懂。《谈读书》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比喻论证。以“自然花草”比喻人天生的才干,“修剪移接”比喻读书学习可以补天生才干之不足。本句还论证了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具体形象。)
(4)对比论证(正面论证 + 反面论证):
【格式】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把 和 进行对比,鲜明突出地论证 的观点。《谈读书》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对比论证。用“鄙”“羡”“用”三个字极为准确而又深刻地分析了不同人对读书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突出了正确的读书目的——用书。)
《山水画的意境》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反面论证。以设想齐白石画虾的例子,从反面论证,指出“看一眼、画一笔”却想画出好画是难以想象的。)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格式】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 ,引用(名言、格言、警句)鲜明有力地论证了 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和权威性。《无言之美》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引用论证。引用谚语,证明雕趣的无言之美——注重含蓄不露。)
- 论证思路:【格式】先通过……引出……观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答题思路】首先要明确问题中所提及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是什么;其次是结合文章对论点论证的具体内容,分析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第三明确论证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论点进行论证的;第四要考虑论证的角度,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划分出层次是答题捷径。
13.分析下面文段的论证思路:
人生因学习而美丽。出生之时,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一无所有。如果不学习终其一生将会是“睁眼的瞎子”“有舌头的哑巴”“有耳朵的聋子”,与其他动物不会有多大区别。正是由于学习,人成了万物的“精灵”,获得了为社会作贡献的才智,其杰出者成为时代的精华、国家的栋梁。华罗庚、陈景润、袁隆平等许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杰出成就,就在于他们终生勤奋学习和研究。成千上万原本普通的人,之所以能成才,有所发明创造,也是由于长期刻苦学习和钻研。张海迪的人生是不幸的,年纪轻轻就高位截瘫,但她刻苦学习,成为著名作家,从而改变了命运。她在谈体会时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学习的结果,都是学习的恩泽。”与此相反,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最主要的还是本人没有努力学习。至于胡长清、李具等一批贪官污吏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平时放松政治学习,放松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也是重要原因。
14.下面文段②③④能否调序,为什么?
小议“慎独”
①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②“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③“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④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15.分析文章首段或尾段的作用:
首段(开头)的作用:【答题技巧】(1)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2)以某种事例或名言提出中心论点;(3)引出论题;(4)充当论据证明了中心论点;(5)引出下文;(6)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尾段(结尾)的作用:【答题技巧】(1)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2)发出号召或勉励人们;(3)补充论证,使论证严密。
16.议论文的结构:总-分-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
17.议论文的语言:A.逻辑性;B.严密性;C.准确性;D.生动性。
【关键术语】论证严密、言之有理、逻辑性强、有说服力、生动形象、言简意赅。
18.链接中考一:2013年枣庄市中考议论文阅读(11分)
生命中的碎珠
陈幸蕙
①没有一样事物,比新式的按键电话,更能具体地说明“这是一个分秒必争的世界”了。的确,现代人连让电话的转盘拨转回来的一两秒时间都不愿等待,我们还能怀疑这不是个节奏迅速、步履匆忙的时代吗?
②也许,正因为点点滴滴的时间,都可能是致胜的关键,值得我们加以珍惜、争取。因此,能掌握时间——尤其是琐碎时间——的人,往往也都是令人钦佩仰慕的智者、成功者。
③胡适先生便曾以“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岁,我活百五十”的生活哲学来自勉,所以,他每日在著书立说、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之外,还要亲自处理诸多繁杂事务,但由于能充分掌握、支配琐碎时间,做建设性的运用,因此仍然生活得从容自如,处处流露出—个温蔼学者的修养与风范,从不觉得时间不敷使用。
④此外,据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先生,常常在他接见的第一位客人起身离去,第二位客人尚未踏进接待室之前,也必拿起手边的书籍来翻阅、研读,绝不轻易浪费这些短暂的空档。正因为他善于利用琐碎时间,来培养丰富的学识,所以当有人批评他的发型过于古板难看时,才能自信而从容不迫地回答:“我相信治理国家的本领,不在头皮上面,而在头皮下面。”使得对方知难而退。
⑤撇开近人不谈,在我们古代那样从容、悠闲的农业社会里,就已有许多懂得珍惜生命的哲人了。陶渊明曾经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千字文中也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的格言。而宋代大儒欧阳修,更是一个善于利用琐碎时间的生活艺术家。他说,他常利用“三上”的工夫构思文章,何谓“三上”?那便是“枕上、厕上、马上”。试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如果每天也能利用这些看似琐碎而不重要的短暂时间,有恒地记诵一首唐诗、宋词、一句格言,或背诵几个英文单词,一年下来,该有多少收获啊?
⑥有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比方:在一个空无一物的箱子里,我们最初可以放进一些大石头,等到再也放不进大石头时,余下来的空隙,我们可放进不少小石头;小石头已放满时,还可容纳许多细沙;等到细沙也把箱子里所有的空间都填实了,我们仍可再注入不少清水……
⑦如果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就是这口大箱子,而我们吃饭、睡觉、洗澡、上学、办公、休闲、沉思的时间,就相当于箱里大大小小的石头,那么,仍有不少零星、分散的空隙,可供我们完成许多事务。能不能掌握、利用它们,让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实无愧,就全靠我们自己了。
⑧积沙能够成塔,集腋可以成裘,琐碎的时间,应该是生命中的碎珠、沙金、片玉,能勤于捡拾,并集合它们,那的确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1)题目中的“碎珠”是指 。(1分)
(2)文章①②段揭示了全文论点是:
。第③-⑤段,作者采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论述了 。(6分)
(3)文中划线句“我相信治理国家的本领,不在头皮上面,而在头皮下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
(4)利用琐碎时间,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写一条你平时利用琐碎时间的好方法。(2分)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习题精编: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五 议论文阅读:修养励志: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习题精编: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五 议论文阅读:修养励志,共24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习题精编: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五 议论文阅读:生活热点: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习题精编: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五 议论文阅读:生活热点,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①段有何作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专题五 议论文阅读 训练(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专题五 议论文阅读 训练(教师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