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816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816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816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85-人教新课标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x+y=10 B. x= y C. y= (x>0)【答案】 C 【考点】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A项中,x+y=10,是和一定,不成比例;B项中,x=y,即x:y=, 是比值一定,则x和y成正比例;C项中,y=(x>0),即xy=6,是乘积一定,则x和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当y=kx(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当y=(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反比例。2.8x=5y,x与y(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答案】 D 【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8x=5y,若x、y都不为0,则x:y=5:8=, 是比值一定,则x和y成正比例;若x、y都为0,则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当y=kx(k是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若x,y都为0,就不成比例关系。3.在比例尺是1:18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 )千米。 A. 18 B. 1.8 C. 180【答案】 B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180000厘米=1.8千米,所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1.8千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比例尺1:18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80000厘米,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即180000厘米=1.8千米。二、判断题(共2题;共4分)4.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相除等于1.( ) 【答案】 正确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因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所以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等于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比例里,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相同的两个数的商是1,由此判断即可。5.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 ) 【答案】 错误 【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人的身高和体重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它们的乘积或比值都不一定,所以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若两个量相除,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若两个量相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本题中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不存在这两种关系,所以不成比例。三、计算题(共4题;共60分)6.解方程。 (1) :0.5=12 :x (2)7x+5× =20 【答案】 (1) :0.5=12 :x
解: x=6
x=8
(2) 7x+5×=20
解:7x+2.5=20
7x=17.5
x=2.5 【考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解比例时,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把含有x的式子写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写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即把含有x的式子写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写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7.求未知数x。 (1)x﹣ x=12 (2)( +x)×4=9.6 (3)x: =15:4 【答案】 (1) x﹣ x=12 解: x=12x÷ =12÷ x=240
(2) ( +x)×4=9.6 解:( +x)×4÷4=9.6÷4 +x=2.4 +x﹣ =2.4﹣ x=1.65
(3)x: =15:4 解:4x= ×15 4x=9 4x÷4=9÷4 x= 【考点】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结合分数的计算方法解方程。解比例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8.解方程或比例. (1)4+0.7x=102 (2)0.75:1.5= (3)x﹣ x=12 【答案】 (1) 4+0.7x=102 解:0.7x=102﹣4 0.7x=98 x=98÷0.7 x=140
(2)0.75:1.5= 解:1.5x=0.75×6 1.5x=4.5 x=4.5÷1.5 x=3
(3)x﹣ x=12 解: x=12 x=12÷ x=30【考点】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进行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解比例时,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先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9.解方程. (1)80%x﹣18× =4 (2)( )x= (3)x+ x=15 (4)x: = : 【答案】 (1) 80%x﹣18× =4
解: 80%x﹣12=4
80%x﹣12+12=4+12
80%x=16
80%x÷80%=16÷80%
x=20
(2)( )x=
解: x=
x÷ = ÷
x=
(3)x+ x=15
解:x=15
x÷ =15÷
x=18
(4) x: = :
解: x× = ×
x× ÷ = × ÷
x=
x÷ = ÷
x=【考点】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含括号的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1)先计算等号左边的乘法,再对等号两边同时加上12,计算出来,最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80%;
(2)先对等号左边括号里面的减法进行计算,得到x=, 再对等号两边同时除以, 计算即可;
(3)先将等号左边计算可得到 x=15,再对等号两边同时除以, 计算即可;
(4)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可得到 x×= × , 再对等号两边同时除以, 计算出来,再对等号两边同时除以, 计算即可。四、解答题(共1题;共10分)10.小军家离学校1千米,离图书馆2千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5分钟,每分钟走64米. (1)如果向东走,离学校还有多少米? (2)如果向北走,小军现在走到什么位置?(先列式计算,再用★在图上标注出来) 【答案】 (1)解:1千米=1000米 1000﹣64×15 =1000﹣960 =40(米) 答:如果向东走,离学校还有40米。
(2)解:2厘米:1千米 =2:100000 =1:50000 960米=96000厘米 96000× =1.92(厘米) 所以,如果向北走,小军的位置如图所示:【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 【解析】【分析】(1)先将单位进行换算,离学校还有的距离=小军家离学校的距离-小军已经走的距离,其中小军已经走的距离=小军每分钟走的速度×走的时间;
(2)先规定比例尺,即图上距离2厘米,实际距离1千米,那么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把小军已经走的距离进行单位换算,即960米=96000厘米,那么图上的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作图即可。
试卷分析部分1. 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80分 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10(12.5%)主观题(占比)70(87.5%)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5(50.0%)主观题(占比)5(50.0%)2. 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单选题3(30.0%)6(7.5%)判断题2(20.0%)4(5.0%)计算题4(40.0%)60(75.0%)解答题1(10.0%)10(12.5%)3. 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难易度占比1容易10%2普通80%3困难10%4. 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1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6(3.0%)1,2,52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4(2.0%)2,53比例尺的认识2(1.0%)34比例的基本性质2(1.0%)45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10(5.0%)66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60(30.2%)6,7,8,97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0(5.0%)68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50(25.1%)7,8,99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5(7.5%)810解含括号的方程20(10.1%)911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10(5.0%)1012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10(5.0%)10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