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页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页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页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页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页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页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页
    2.6 北宋政治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页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文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20,排除法,宋朝了解一下,P27,第6课北宋的政治,P29,1军事,枢密使有发兵权,2中央,3地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最大的功绩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开通大运河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先读题。讲解:问点、关键词、答案、原因
    2.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3.下列事件与隋文帝有关的是( )①统一南北 ②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③开通大运河 ④科举制度的诞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 “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的后者指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议政王大臣会议
    5.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7.唐朝时期,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D.唐朝一些皇帝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8.贞观年间群臣进谏,太宗纳谏涉事范围虽广,但很大部分都是如何止徭役、慎刑罚、劝农桑、息征战,如何做到“取信于民”和“安抚恤人”。这表明“贞观之治”的核心思想是( )A.以法治国 B.用人唯才C.兼收并蓄 D.以民为本
    9.某历史学习小组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史实整合成一个学习单元。该单元学习主题应是唐朝的( ) A.建立与统一 B.巩固与发展 C.繁荣与开放 D.兴盛与衰亡
    10.唐朝长安城的人口中,除普通百姓、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等总数不下3万人。唐朝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这说明唐朝(  )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社会风气昂扬进取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11.下面是某学生在复习时整理出的一张表格,需要在比较完各项后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时间 西汉初年 唐朝中叶 唐朝末年事件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朱温篡唐原因 分封诸侯 外重内轻 节度使权势加大影响 社会秩序 唐朝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 混乱 五代十国开始教训( ) 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取决于皇帝的素质 B.必须削弱地方势力,强化中央集权 C.地方割据总是出现在王朝末年 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特点: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经济重心转移南方; 文化成就领先世界。
    一、北宋的建立 时、人、都、意义二、强化中央集权1.措施(1)军事(2)中央 (3)地方2.影响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原因2.表现3.影响四、王安石变法1.背景 2.措施 3.作用
    北宋建立建立者:时间:定都:意义:
    结束了..局部统一P28
    材料:P32课后活动(太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1)据材料回答唐末以来政局动荡根本原因?(2)赵普提出赵氏天下长久的良策?
    藩镇节度使兵权太重,君弱臣强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行政 财政 军权
    阅读课文思考: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划书P29-30)
    ①解除 ;②控制 ;③军队将领 。
    禁军高级将领兵权军队调动 定期换防
    分化 ,削弱 。
    事权 相权
    阅读课文思考: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看书划)
    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①派 担任州县长官,频繁调动; ②设置 分化知州权力; ③取消 税收权力,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一、北宋的建立 时、人、都、意义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措施(1)军事(2)中央 (3)地方2.影响P30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原因2.表现3.影响四、王安石变法1.背景 2.措施 3.作用
    中央集权强化到…皇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2)控制对军队调动;(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1)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2)地方:①文臣担任州县长官②三年一换 ③设置通判
    (1)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2)地方设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 政策
    据统计,咸平元年(998)至靖康元年(1126)朝中显要官僚,武人出身官僚占4.5%,而科举出身者则占总数39.9%。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P301.原因2.表现 ①②③3.影响P31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文臣统兵格局宋朝:发展科举制 P31
    影响:营造了…促进了… 造就了…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P303.影响P31
    积极①扭转了 的风气; ②杜绝了 情况发生; ③有利于 ;
    消极①军: 减弱; ②政:机构重叠, 效率低; ③经:增加 支出。
    尚武轻文 武将跋扈 政权稳固
    北宋中期:冗兵、冗官、冗费现象
    社会危机
    消极①军: 减弱; ②政:机构重叠, 效率低; ③经:增加朝廷 支出。
    三、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1.背景:①政-行政效率低②军-屡战屡败③经-财政入不敷出 社会出现危机目的:富国强兵3.措施 (表格)经济:军事:4.作用P32
    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农田水利法保甲法
    启示: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从实际出发.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北宋建立与局部统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
    军事:收兵权中央:分化相权地方:控制行政权、财权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抬文抑武,文臣统兵发展科举文教事业
    解决三冗危机、财政问题。宋神宗支持变法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
     1.唐朝与北宋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相似措施(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改革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设置转运使D.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陈尧咨陪辽使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 ) A.孝亲观念浓厚 B.重文轻武政策 C.颜值备受推崇 D.选官注重才学
    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三、不加农田之赋。
    这三条“遗训”,被王夫之誉为“以忠厚养前代之子孙,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以节制养百姓之生理……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科举制发展P31.隋文帝:考试选拔人才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最为重要4.武则天:创立殿试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宋朝范仲淹、李纲、岳飞、宗泽、文天祥、陆秀夫等皆科举出身。寒门士子一旦登第,多怀忠君爱国之心。宋朝统治者对文人极其尊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俸禄也极丰厚。世人多称宋朝为士大夫政治的黄金时代。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 宋 汪洙
    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并称宋朝四大书院。
    材料: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宋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如何评价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有利:①扭转尚武轻文风气②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③有利于政权稳固、社会安定弊端: ①军队战斗力减弱②政治机构重叠,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低,③增加朝廷财政支出
    宋初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地位和待遇降低,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相关课件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6课 北宋的政治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6课 北宋的政治图文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6课北宋的政治,赵匡胤宋太祖,北宋的建立,北宋的统一,强化中央集权,兵加强兵权,权加强行政权,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的政策,王安石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评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收精兵2,改革后,积贫积弱,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本课小结,王安石变法,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背景图课件ppt,共1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