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4课 美丽家园吉祥三宝教案
展开《吉祥三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聆听欣赏《吉祥三宝》
教学理念:
在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吉祥三宝》是一首对答式的蒙族歌曲,歌曲旋律清新欢快,歌词内容具体直观,孩子们特别喜爱;根据《纲要》精神,让孩子在感受艺术作品的美的同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通过活动不仅让孩子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爱与和谐的主题,感受歌曲中对唱、三重唱的形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
“三性”教学展现:
1、突出了学科性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吉祥三宝》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首歌曲,所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极高。在教学中,老师抓住了音乐要素和人声分类去引导学生在音乐时间活动中去感知、体验、表现。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无意熟悉歌曲到深入内心地熟悉歌曲。特别是“模仿爸爸的声音”让介绍人声的分类知识的活动变得非常有趣。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性强。每一遍听都有目的,将音乐“弥漫教学”运用得灵活自如。
2、彰显了创新性
在教学设计上,多次引导学生开展音乐编创活动。如模拟爸爸的声音念白、模拟拉马头琴、分小组编创舞蹈动作等。丰富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在小组的互助学习中合作共升。
3、融入了教育性
将对父母、家庭、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热爱都融进活动中。
教学目标:
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理念和我区三性课堂评价要点,结合教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中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情绪,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感受歌曲亲切、幸福和温暖的情感,表达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体现了三性课堂的教育性。
2、过程与方法:聆听感受歌曲,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通过感官和体验认识乐曲的特点。再现表演音乐,小组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享受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感受歌曲对唱、三重唱的形式和清新欢快的风格。体现了三性课堂的创新性。
4、知识与技能:能听辨童声、女声、男声三种人声,并随歌曲《吉祥三宝》中出现的童声进行模唱。体现了三性课堂的学科性。
教材分析:
《吉祥三宝》是人教版第四册四单元“美丽家园”中的一节欣赏课,本单元围绕“家园”这一主题,选择了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本课《吉祥三宝》是小学教材中第一次接触的蒙古族音乐。
这首歌曲是4/4拍 ,宫调式,二段体结构。A段的旋律简洁轻快,四个乐句说唱结合,充满童趣。特别是第四乐句结尾处三声部合唱的出现,让人倍感温馨与和谐。B段的节奏拉宽,加上衬词的使用,让蒙古族民歌特色尽显其中,也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曲让人感到亲切、温暖。
教材通过对三种人声的分辨和体验,来激发学生爱自己温暖的小家;了解蒙古族民风民俗,感受民族音乐,将情感升华到爱祖国这个大家,体现本单元“美丽家园”这一主题。
学情分析:
1、学生身心特点: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模仿力和好奇心强。
2、音乐表演能力:学生已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基本能根据音乐情绪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3、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小组合作时创造性的选择表现音乐的形式有限;在理解和分析音乐结构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
教学重点:
1、能辨别歌曲中的三种人声——男声、女声、童声;听辨童声、女声、男声三种人声和激起学生对幸福家庭的珍惜之情。
2、能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对唱。
教学难点:角色声音的模仿和情感的体会与领悟。划分歌曲结构,编创舞蹈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
1、把歌曲背景转化成了可动的视觉材料;为建立学生建立可视可感的形象。
2、把歌词转化成了直观形象的视觉材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
1、教法:我根据这节课设定的目标要求,设计了情境创设法、视觉图像法、示范法、对比法、视频渲染法等教法。
2、学法:在这一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采用了体验法、小组合作法、探究发现法、讨论法、创编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
1、竖笛演奏《天边》,思考:刚才这段音乐是哪个民族的作品?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根据音乐的特点,判断是哪个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
2、了解人文:
师:是的,刚才大家欣赏的作品是蒙古族流传很广的音乐《天边》,同学们对蒙古族了解多少呢?老师自制了一段小视频,一起来欣赏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感受蒙古族的自然景观、人物服饰、社交活动等人文环境,美丽画面的出示的同时辅助语言的描述,视听结合,让学生对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有一个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为学习《吉祥三宝》作好铺垫。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乐趣。
3、导入课题:通过视频欣赏了大草原美丽的风光,也了解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蒙古族的歌曲《吉祥三宝》(板书课题)
二、欣赏歌曲,引导探索 (25分钟)
1、初听歌曲,整体感知(蒙语),思考: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歌词里唱得是什么?
——幸福,温暖 快乐。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切近低段孩子生活实际歌曲《吉祥三宝》,体会歌曲的趣味性强,感受歌曲的亲切、幸福和温暖。
2、歌曲简介,加深了解:请大家把课本翻到24页。
蒙古族歌手布仁巴雅尔和你们一样,关注生活、热爱创作,他创作了这首好听的歌曲《吉祥三宝》,音韵优美,简单悦耳,保留了清新的草原风格,描写了三口之家的融融亲情,充满了阳光、健康、绿意和家庭的天伦之乐。
3、复听歌曲,感知人声(汉语),初步认识人声分类:童声、女声、男声。
思考:歌曲是由哪些人演唱的?他们演唱的方式是怎样的?
(1)由家庭成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三种人声。
(2)了解人声的分类(按照性别和年龄)——男声(爸爸)、女声(妈妈)、童声(自己),并能够对三种音色做出正确的判断。
师:歌曲是由爸爸、妈妈和宝贝演唱的,根据音乐中的人声分类,爸爸演唱的声音叫做男声演唱,妈妈演唱的声音叫做女声,小朋友演唱的声音叫做童声。
(3)结合家庭成员说话时声音的特点,懂得人声音色的区别,了解不同人声的特点。
童声:明亮清脆;女生:柔和清丽;男声:深沉浑厚。
【设计意图】由介绍家庭成员启发学生,初步了解人声的分类——男声(爸爸 )、女声(妈妈 )、童声(自己),能够对三种音色做出正确听辨,并简要说说不同音色的特点。
4、对比聆听,感受情绪(只播放音乐的第一部分第一段和第二部分)
(1)聆听音乐,师:了解了人声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以后,现在我们来用心来感受这首歌曲吧~请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前后情绪有没有变化呢?请在你你认为变化的地方举手示意,三秒钟放下。
(2)归纳总结:根据情绪的变化,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轻快活泼,四个乐句说唱结合,充满童趣。第二部分节奏拉宽,加上衬词的使用,让蒙古族民歌特色尽显其中,优美抒情的旋律也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创编动作,体验情绪的不同,思考哪种动作能更好地配合这首歌曲的演唱。
师:通过聆听音乐我们感受到了歌曲情绪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动作来体验歌曲情绪的对比。老师先教大家几个常见的蒙古族舞蹈动作,然后大家分组讨论分别用什么动作表现来表现歌曲欢快和抒情的情绪。(轻快活泼:踏步加硬腕硬腕,优美抒情:错步加拉手和穿手)
5、分段欣赏,深入感知
(1)聆听音乐了解歌词,思考:歌曲唱了哪些宝贝?哪些宝贝是一家呢?”
学生:太阳、星星、月亮;花儿、果实、叶子;妈妈、爸爸、宝贝。
(2)借助家庭成员,说说人声特点,思考歌曲中有哪几种声音?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孩子、爸爸、妈妈的声音;孩子的声音很亮,爸爸的声音很粗,妈妈的声音很柔等。
(3)模仿人声,表现人声。老师分段引导学生模仿三种不同的声音,并加上适合的动作。比如引导学生在唱爸爸部分时要把喉头压下去(加动作)“哎”、“对啦”、“在天上”、“他回家啦”。
【设计意图】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倾听,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4)对人声的分类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歌曲中念白的感受,还应在演唱中感受。
让学生模拟蒙族舞蹈提压手腕的动作,在人体不同的高度表示不同的人声:爸爸的声音在胯部提压手腕,孩子的声音在头部提压手腕,妈妈的声音在胸前提压手腕。孩子们能用动作分辨单一的声音,还能用不同的手势同时表示不同的人声,第四乐句三人合的地方就用柔臂的动作表示。
【设计意图】运用角色互换的问答方式,边唱边做;通过音乐与生活、情感的有机结合,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社会性品质。
(5)总结归纳:孩子的声音叫童声,特点是明亮清脆,小朋友的声音都是童声。妈妈的声音叫女声,特点是柔和清丽,爸爸的声音叫男声,特点是比较深沉浑厚。
(6)趣味分类,总结演唱形式。问:他们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对唱
【设计意图】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逐步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7)听辨抢答,巩固效果。欣赏不同音色的歌曲片段,检测学生对于三种人声的音色掌握情况如何。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完成三种人声的听辨练习 。
【设计意图】按照“课标”对低年级音色聆听的要求,结合“ 知识与技能”中童声、女声、男声的人声音色听辨完整聆听作品 。在《吉祥三宝》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对唱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声的分类,并能准确地听辨出不同人声的音色 。
三、拓展延伸,培养能力(5分钟)
1、视频欣赏:观看春晚版《吉祥三宝》,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吗?
师:这首歌曲在2006年春晚播出以后传唱度很高,别致的编曲和Rap式的蒙语开场以及小女孩儿清脆天真的声音,令人过耳难忘。歌曲所营造出来的亲情的温馨,表达了人们对人间温情的向往和对真情的渴望。
【设计意图】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欣赏作品时配上与歌曲相关的视频或画面,以起到渲 染和烘托歌曲意境的效果,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了解蒙古族、藏族的相关文化。
2、听伴奏乐器,了解马头琴。思考: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吗?
简介马头琴:(课件),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潮尔)”。琴身木质,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婉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此得名马头琴。
让学生说出乐器名并看图描述演奏姿势“左手在上按弦,右手在下拉弓”。 它能够准确地表达蒙古人的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也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
四、分享交流,升华情感(4分钟)
1、公益广告,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懂得付出,学会感恩,体会亲情的可贵。
2、分享故事,激发珍惜幸福家庭的温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里的“吉祥三宝”,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讲述家里的温馨小故事,在讲述中激起学生对现在所拥有的幸 福家庭的珍惜之情,激发学生以充满爱的歌声去回报父母、亲人和祖国的爱。
五、课堂总结,活动延伸。(1分钟)
1、了解意思,知道在蒙语里“吉祥三宝”的意思是“我们每个家庭都是由三个人‘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希望家家都吉祥如意”。这也是老师对大家的祝愿。
2、亲子活动。让孩子回家与家长进行角色游戏,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合作表演。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互动,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和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愿每一个家庭都和谐、吉祥、温馨、幸福!
【设计意图】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自然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
吉祥三宝
1=F 4/4
人声分类: 男声 女声 童声
演唱形式: 对唱
第一部分: 欢快活泼
第二部分: 优美抒情
教学反思: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生轻声哼唱,身体律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杨柳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杨柳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细品民乐合奏《杨柳青》,创编活动——春天的民乐会,拓展与延伸,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