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题 生产与经济制度——【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9830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题 生产与经济制度——【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9830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题 生产与经济制度——【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9830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题 生产与经济制度——【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14题 生产与经济制度——【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7页。
1.“轻奢消费”通俗地说就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轻奢一族近年在我国不断兴起和壮大。轻奢消费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既能满足奢侈之心,又能在钱包的承受范围内。一些品牌和商场,都开始瞄准轻奢消费市场,这说明( )
①轻奢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②轻奢消费符合勤俭节约的美德,但会助长攀比消费
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轻奢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
④生产决定消费,反映了轻奢一族对品牌的不理智消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近两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刺激地方消费复苏。夜间经济是指从晚6点至次日晨6点在城市特定地段发生的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的总称。商务部的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因其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新经济形式。由此可见,繁荣夜间经济( )
①能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为稳增长提供新动能
②能打造城市消费新动力,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③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从业人员增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假定一企业现有资源用来生产两种产品X(消费品)和Y(生产资料)。如果全部用来生产X产品,可生产OD单位;如果全部用来生产Y产品,可生产OA单位;如果同时用来生产X和Y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的X与Y的产量组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企业生产出现从B到C的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选项中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①服装有限公司把准备出口欧美的服装改为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式样
②劳保用品厂将部分劳保手套生产线改造为一次性口罩生产线
③多地进口冷链产品出现新冠检测阳性,进口企业减少相关商品的进口
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用生产农药的原材料、人力等资源生产消毒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近年来,“网红店+排队长龙”成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市场现象。“网红店面”基本位于城市中心商圈内,靠近地铁口,消费者翻台速率高,除了吃饭,主要进行拍照、发微信朋友圈、发抖音、购物等其他活动,具有鲜明的“流量经济”特征。“网红店排长队”越来越普遍,体现了( )
①互联网产业和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
②网红店提供了比普通店更多的优质服务
③人们对文化消费的追求已超越对物质消费的追求
④社交体验与餐饮消费并重的年轻消费群体崛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引来了一些人的疑惑:经济超预期增长,为何自己没感受到?通常情况下,GDP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微观个体收入水平的变化,而个人收入波动恰恰是影响人们感受的最直接因素之一。人们直接将这两个不同维度的指标放在一起比较,自然会在感受上产生“温差”。消弭感受“温差”的有效途径有( )
①激发人们的消费潜力,扩大社会消费需求
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③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④在做好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加大再分配力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随着改革发展不断完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丰富和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由此可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 )
①体现了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的客观规律
②实现了所有制、分配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统一
③进一步强化了其在生产关系中的决定作用
④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发展生产力,关键要维护好我国的所有制生态平衡。所谓所有制生态平衡,就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间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所有制经济竞争,能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提升效率
②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国企改革的下岗分流人员,能降低失业率,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混合所有制中,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联合,必然形成国有控股局面
④公有制经济只提供公共产品,非公有制经济只提供私人产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8.2021年3月19日,国家电网开放1000亿元股权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十四五”时期新增的20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社会资本可参股、控股建设管理电站,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这一改革( )
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②有利于化解投资风险,提升国家电网经营安全
③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提高竞争力
④体现了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公有制重要实现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近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实际上,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公有制经济的支撑。下列观点中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有( )
①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②保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④丰富集体经济形式,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十四五”时期,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国资委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鼓励和支持中央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中央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道路。这是实现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必然要求。这体现了( )
①国有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②国有经济投向国家重要科技领域,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③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强做优国有资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山东省将“十强”产业、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以及创新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纳入薪酬激励的重点。同时,不唯学历、资历、论文、奖项,更加注重各类人才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将一些行业涌现的“专才”“怪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范围。山东省( )
①营造了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良好氛围
②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
③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④运用再分配激励机制调动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2021年是新华网连续第二十年推出两会热点调查,“收入分配”共有十六次位列第一。在评论区,“收入分配”吸引了近9万网民留言互动,其中,工资合理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等话题的参与度靠前,网民的活跃度也最高。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这就需要( )
①进一步推进按要素分配的机制来实现收入差距缩小
②推进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③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
④劳动者积极履行劳动义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符合题意,人们消费可以负担的起的奢侈品,有助于增加轻奢产品消费,而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故轻奢产品生产增加,生产贵价奢侈品的生产商向生产轻奢消费品转型;②说法错误,题目强调的是人们选择自己能够负担的范围进行消费,并不是强调要勤俭节约,轻奢消费鼓励人们量力而为,减少了攀比消费;③符合题意,轻奢消费鼓励人们在在钱包的承受范围内消费,这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轻奢消费鼓励人们量力而为,这体现了适度消费观;④不合题意,题目强调轻奢消费增加带动轻奢产品市场发展,未体现生产决定消费;故选:D。
2.答案:B
解析:①④:夜间经济因其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新经济形式,这表明繁荣夜间经济能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为稳增长提供新动能,①正确;夜间经济是指从晚6点至次日晨6点在城市特定地段发生的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的总称,因此发展夜间经济能够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增加从业人员收入,④正确。②:发展夜经济有利于打造城市消费新动力,但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③:发展夜经济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没有必然联系,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答案:D
解析:
企业生产出现从B到C的变化,意味着该企业减少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消费品的生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场上对口罩和消毒液这两种消费品的需求量大增,劳保用品厂将部分劳保手套(生产资料)生产线改造为一次性口罩(消费品)生产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用生产农药(生产资料)的原材料、人力等资源生产消毒液(消费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有助于为企业贏得更多的利润,②④符合题意。出口欧美的服装和在本国销售的服装,都是消费品,①没有体现通过减少生产资料的生产来扩大消费品的生产,不选。③说的是进口,没有涉及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生产,不选。
4.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从材料看,网红店多具有区位优势其形成离不开互联网的宣传和营销,具有鲜明的流量特征,体现了互联网产业和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②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网红店提供优质服务;③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城市消费业态悄然转型,但不代表人们对文化消费的追求超越了对物质消费的追求;④符合题意,人们在网红店除了吃饭,还拍照、发微信朋友圈、发抖音等,这说明清费者在追求餐饮消费的同时追求社交体验,社交体验与餐饮消费并重的年轻消费群体崛起。故选:B。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消弭感受“温差”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做好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加大再分配力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都有利于消弭感受“温差”,③④符合题意。扩大社会消费需求,发展生产力,都能促进经济发展,但若不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反而会扩大感受“温差”,①②不选。
6.答案:C
解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丰富和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这说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了所有制、分配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统一,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④符合题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①说法错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③错误。
7.答案:A
解析:不同所有制经济竞争,能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改 进技术和创新,这有助于提升二者的效率,①正确。非公有制经济在 促进就业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通过吸纳国企改革的下岗分流人员, 能降低失业率,有利于社会稳定,②正确。“必然形成国有控股局面” 的说法太绝对,③错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可以既提供公 共产品,又提供私人产品,④说法不符合事实且太绝对,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混合所有制等知识和考生的科学精神素养等,试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考生明确什么是混合所有制以及重要作用。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电网进行股份制改革,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①③属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符合题意。进行股份制改革与化解投资风险无关,②排除;④错在“公有制”,应该是“所有制”。
9.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都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②说法错误,应该是保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在全国各地方各行业社会总资产中均占优势;
④不合题意,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与题意无关。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推动中央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道路。这是实现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必然要求”,这说明国有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投向国家重要科技领域,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①②符合题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③错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④错误。
11.答案:B
解析:山东省更加注重各类人才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营造了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良好氛围,①符合题意;山东省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重视薪酬分配改革,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表明山东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助力新旧动能转换,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增加财政支出,②不选;山东省的做法突出体现初次分配中对效率的重视,不涉及再分配问题,④不选。
12.答案:C
解析:①错误,推进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会扩大收入差距;②③正确,工资合理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这需要推进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需要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④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不涉及劳动者积极履行劳动义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2题 经济生活中的图表题——【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10页。
这是一份第20题 世界的本质、意识——【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7页。
这是一份第39题 政治生活主观题——【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