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展开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涉江采芙蓉》
难点名称
掌握《涉江采芙蓉》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诗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本身多种多样,其中的双关、以乐衬哀、悬想、虚拟、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相当巧妙典型。
2、这些表现手法的理解与掌握在高考古诗文阅读考点讲习及高中语文教学中历来是重点和难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古诗文阅读教学及赏析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而古诗文中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是难点中的难点。
学生怕学古诗文甚至不学古诗文,增加了学生理解掌握本诗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赏析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我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特殊的爱,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一方面传达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一方面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这正是古人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江采芙蓉》这首诗,重点掌握这首诗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读了这首诗,说说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传情达意表现手法巧妙之一:双关。
采摘芙蓉,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暗关着“夫容”。
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传情达意表现手法巧妙之二:借景抒情。
借采芙蓉抒发思念丈夫之情。
■传情达意表现手法巧妙之三: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倍增其哀。
采莲的活动和季节是美好的,采莲的人及心情也是美好的。唯独女主人公采莲无人可送、无人可怜!思念的人儿在远方,思念的愁苦在对比中就越发让人难受。
■传情达意表现手法巧妙之四:悬想法。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术效果。
诗从对面飞来,从对面曲揣彼意。
♦结尾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怎样理解?
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内心,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神韵。
♦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
——马茂元
《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
■传情达意表现手法巧妙之五:采用了委曲婉转的“思妇调”的“虚拟”方式。
■传情达意表现手法巧妙之六:虚实结合。
⑴思妇诗:女子采芙蓉思夫(实写)——想象远行人思乡念亲(虚写);
⑵游子思乡诗:游子思乡(实写)——虚拟女子思夫(虚写)。
■传情达意表现手法巧妙之七:白描艺术手法的运用。
全诗从开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美好,到最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痛苦叹息,整首诗歌以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了至情真理,没有浮躁的华美,仅用清淡自然的笔触,写出了一世的悲苦。
上述表现手法中的难点是“悬想法”,理解掌握了“悬想法”,“虚实结合”“委曲婉转”“含蓄”等表现手法也就易于理解掌握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两首诗,练习练习,巩固一下这一难点。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练习一,思考:诗中何处运用了想象对方的艺术手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练习二,思考:诗人是怎样写自己“思家”的?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结
《涉江采芙蓉》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
1、谐音双关;
2、借景抒情;
3、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4、悬想法;
5、委曲婉转之虚拟;
6、虚实结合;
7、白描手法。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共3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诵读,整体感知课文,作品简介,文本解读赏析,提问,朗读背诵诗歌,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