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道难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道难   教案01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道难   教案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学设计,共4页。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蜀道难》

    难点名称

    《蜀道难》主旨探究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关于《蜀道难》一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之后,也很难辨别真伪。因此,需要老师领着探究本诗的主旨。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李白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并没有做到深入而详细的了解,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本课就在伊始环节设置了相关环节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难点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问题生成法
    3. 分析归纳法;
    4. 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诗歌中的字音、字义以及诗歌脉络等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并多次朗读课文直至把课文熟读成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蜀道难》,主要是探究本诗的主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 李白简介及写作背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2.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结构内容归纳

    第一段:说明蜀道来历,描摹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段:描写蜀道景物凄清、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段:状写剑阁之险要,想象杀人之惨景——感叹蜀道战祸之烈。

    4.诵读相关段落,体会蜀道的雄起壮丽、高峻险要和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1)哪些句子描写了蜀道的雄起壮丽、高峻险要?

    明确:“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哪些句子寄寓了诗人赞叹、惊惧、忧虑的情感?

    明确:“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本诗是如何体现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的?

    明确:本诗通过运用夸张、用典、侧面烘托、虚实结合、摹写神情、动作、想象、拟人、渲染、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双关、反复等手法体现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唐代诗评家殷璠曾评价《蜀道难》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那么这首诗究竟奇在何处呢?下节课我们再从手法和意蕴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到底奇在何处。

    5.合作探究:理解本诗的主旨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解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忧杜说

    此说出自唐末范摅所著《云溪友议》一书,为《新唐书严武传》所采用,根据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句,推说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害房琯、杜甫,这首诗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2)刺琼说

    此说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根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句,称此诗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至天宝五年(746年)期间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小人,李白写此诗是用来警戒朝廷防范章仇兼琼有反叛之心

    (3)讽喻说

    此说出自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根据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问君西游何时还句,认为文中的是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地目的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安危,回到长安

    (4)咏蜀说

    此说出自明胡震亨《李诗通》,认为此诗自为咏蜀耳,言其险”“风人之义远矣。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亦持此说,认为这首诗只是歌咏蜀地罢了,别无寓意

    (5)劝谏说

    此说出自《唐诗鉴赏词典》,从诗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出发,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认为李白当时已经看到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写作此诗诗劝谏唐玄宗预防割据者发动叛乱,并以十年后的安史之乱加以佐证,认为李白的预见是正确的。

    (6)送别说

    此说见复旦大学的《李白诗选》,从诗中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和李白后来的诗作《剑阁赋》、《送友人入蜀》,推测李白极言蜀道艰险难行,表现诗人对友人入蜀安危的关切,希望友人早日归来

    (7)仕途说

    此说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的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的漫游中屡遭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此说见周丽洁的《李白》

    (8)歌颂说

    此说认为全诗反复咏叹蜀道之难,实则是在极力歌颂历代蜀道开拓者的那种大无畏的崇高牺牲精神,表现了对彻底征服蜀道之难的一种呼唤与希求。此说见王克俭《李白诗选》。另外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认为这首诗气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针对以上八种解读,孰是孰非,我们可以根据李白的生活经历和前期的思想发展,再联系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史实,一一辨析,便可得之真谛。对于前三种解读,明胡震亨在《李诗通》中曾加以考证。予以批驳,兼琼在蜀,无据险跋扈之迹。严武出镇在至德(756年)后,玄宗幸蜀在天宝末,与此诗见赏于贺监(贺知章)在天宝初者,年岁亦皆不合。此数说似并属揣摩。并认为必有一人一时之事,不几失之凿乎?胡之咏蜀说虽见解独特,但思想过于狭窄。劝谏说纯属主观臆测,荒谬之至。送别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抓住文中的片言只语,断章取义,一叶障目。歌颂说则更是胶柱鼓瑟,牵强附会,荒唐可笑。而仕途说则颇有见地。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代表:

    “仕途说”,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探险者的礼赞和悲歌,表现怀才不遇者的愤懑与痛苦。

    诗作首先是用超时空的视觉从历史,地理,传说的角度极写蜀道的高耸险峻,接着则用在蜀道途中跋涉者的所见所闻,极写蜀道的阴森恐怖,最后又用历尽沧桑者的口吻叙述着凭依险峻独霸一方的故事,极言征战蜀道的惨烈悲壮。

    在第一段中,诗作用五丁开山的传说,交待蜀道的来历。这个传说的引用凸现了五壮士开路探险者的形象,表现了人类勇于开拓自己生存空间的探险精神。第2段第1句,“问君西游何时还”和最后一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都是反诘句,表达的似乎只是规劝之意。可是换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探险者形象。第3段状写了征战的惨烈,叙述口吻中,我们不难想见一个历经险峻,从失败中走过来的探险者,“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情状。

    从诗作的实际情况看,第一段饱和了诗作主人公对探险者的礼赞,而在最后一段固然也很明显的表露其探险失败的伤痛。而第2段中诗作主人公的前后两个反诘句,既表现了对探险者的不解甚至规劝,也表达出对探险的赞叹。这种矛盾我们可以从诗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上找到解释。诗人一生两度进京为官,两度探险漫游,他的思想既受儒家影响,怀有济天下安黎民的政治抱负,更受到道家浸染,崇尚个性解放,不满世俗束缚。此外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所谓“以武犯禁,不爱其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但这种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始终在追求。在这个过程中,理想,追求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就自然会在诗歌中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开山的武丁作为探险者形象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而那个知难而进的来者之君,更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整首诗就是一曲对探险者(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的礼赞和悲歌。

    小结

    对《蜀道难》一诗的主旨说法颇多,例如“忧杜说”“刺琼说”“讽喻说”“咏蜀说”“劝谏说”“送别说”“仕途说”“歌颂说”等。

    从最后一段看,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写到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今人有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挚爱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我以为作品的主旨并非一定要符合作者本来的意图,因为作品一旦产生,它也是不以作者初衷为转移的客观,只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也可以发掘其客观性的主旨,本诗也应如此,根据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以及其所生活的时代特点。我认为本诗的主旨可以理解为探险者的礼赞和悲歌,表现怀才不遇者的愤懑与痛苦。

     

     

    相关教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3.1 蜀道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3.1 蜀道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