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的踪迹》教案0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29843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讲授新课,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评价,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用照相机来寻找生活中的美。
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情趣。
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生活中的肌理美
2、构图的合理安排
教学难点:
1、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地心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2、如何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课件内容:
1、不同数量花的欣赏
2、远近不同层次的名胜古迹、美丽风景、城市风貌照片的欣赏
3、树林、沙漠、草原以及树叶、沙粒的欣赏图片
4、肌理图片的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目的——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数量和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请学生欣赏花(不同数量)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挑选其中三张照片谈感受
师小结:一朵花娇嫩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层次感强,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欣赏课本第四页内容并小组讨论(目的:感受身边的美)
2、目的——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
请学生欣赏名胜古迹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自己挑选的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近看宏伟气派,远看绵延层次感强烈。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文人曾经吟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3、目的——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草原的照片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一望无际的草原很美,棵棵小草也很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4、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学生模仿上面的小结造出排比句。
5、目的——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纹理现象,找寻纹理制作的方法。
欣赏纹理图片。
自然界的纹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纹理图片。(制作的纹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
在欣赏照片纹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在欣赏制作的纹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制作纹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杨树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制作纹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学生讨论
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欣赏课本第五页的内容
作业设计:
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纹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
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
(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
(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
教学反思: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节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如何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来寻找美的踪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来源,教学主题,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所需要条件,评价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解读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尝试拍照,梳理学习难点,交流体验探究,发现美的角度,学生练习,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