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阳春三月,武汉大学樱花盛开,各地援鄂医疗队员应邀共赏樱花。当武汉大学志愿者看到援鄂医疗队员从远处走来时,其眼球中的晶状体和睫状体的变化是( )
A.凸度变大、收缩B.凸度变大、舒张
C.凸度变小、收缩D.凸度变小、舒张
2.中国人大多是黄皮肤黑眼睛,外国人有些是白皮肤蓝眼睛,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与黑眼睛,指的是下列哪种结构的颜色( )
A.[2]角膜B.[7]脉络膜C.[1]虹膜D.[3]瞳孔
3.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和小明的平光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递给他的眼镜是图中的( )
A.B.C.D.
4.如图为四个人的视觉成像及矫正后成像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看清远处物体B.乙看不清近处物体
C.丙矫正后能看清远处物体D.丁矫正后看不清近处物体
5.下列各种看书的姿势中,有利于保护视力的是( )
A. B.
C. D.
6.听觉形成的基本过程是( )
①听小骨
②外耳道
③耳蜗
④鼓膜
⑤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A.④②①③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①⑤③D.②④①③⑤
7.下列不利于保护耳和听觉的做法是( )
A.当鼻咽部有炎症的时候可以用淡盐水漱口
B.为保持外耳道的清洁,经常用尖锐的物体挖耳朵
C.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
D.当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并堵耳
8.当我们走进食堂时,多种感觉的形成让我们享受到饭菜的色、香、味。下列感觉形成所对应的感受器分布的位置,错误的是( )
A.饭菜的气味——鼻腔黏膜B.同学的谈话——鼓膜
C.饭菜的味道——舌的表面D.饭菜的颜色——视网膜
9.如图为神经元模式图。下列对其结构名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细胞核B.2是细胞体C.3是神经D.4是神经末梢
10.“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智力发展主要依赖神经系统。下面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B.脑神经和脊神经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C.神经元的树突能接收外界信息
D.神经是由轴突和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的
11.丹丹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迅速松手,这一反射类型和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A.条件反射、反射弧B.条件反射、脊髓
C.非条件反射、反射弧D.非条件反射、脊髓
12.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3.下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B.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只受到3的控制
C.若4处受到损伤,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在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5→4→3→2→1
14.下列不能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的是( )
A.手被针刺破后,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B.大脑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
C.胸部脊髓横断的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D.手碰到火就立即缩回来
15.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这种现象:喝醉酒的人会出现心跳加快、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等症状,依次说明酒精影响了神经系统哪些结构的功能?( )
A.大脑、小脑、脑干B.小脑、大脑、脑干
C.脑干、小脑、大脑D.脑干、大脑、小脑
16.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B.谈论青梅,分泌唾液
C.看到青梅,分泌唾液D.嗅到青梅,分泌唾液
17.下列反射活动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
A.听相声时哈哈大笑B.红灯停,绿灯行
C.眨眼反射D.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
18.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是神经中枢,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担任的
B.a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若c为脊髓,则此反射为条件反射
19.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①是感受器,③是效应器
C.膝跳反射中②位于大脑
D.“谈虎色变”是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反射
20.科学合理地用脑,能够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健康和调节功能的增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时要注意交替安排文理科的学习
B.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
C.科学用脑就是让大脑长期保持抑制状态
D.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如图甲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同学利用光具座设计的一个探究视觉形成的实验。A处为白屏,B处放置凸透镜,C处是点燃的蜡烛。保持AB距离不变,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时,A处白屏上便呈现一个清晰的倒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凸透镜模拟的是眼球的[___]_______,A处白屏模拟的是眼球的[___]_______。
(2)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变小,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凸度较大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_______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向相反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增大,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凸度较小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_______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依靠调节_______的凸度来实现的。
(3)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电影放映厅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但渐渐地,我们就能分辨周围的物体,这是由于眼球中的[___]_______变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调节其大小的结构是_______。
(4)完成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_______和玻璃体,经_______等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刺激感光细胞获得图像信息,信息再经视神经传到_______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2.(10分)为研究饮水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规律,研究者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大鼠20只,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
(1)大鼠口渴后会饮水,属于_________反射,完成这种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_,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大鼠放入训练环境(隔音的暗箱)中3天,目的是避免_________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对大鼠进行限制饮水处理48小时,以保证实验开始时大鼠_________。
(3)实验开始后,对实验组大鼠在铃声后1.5秒(固定时间)时给水,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在铃声后不固定时间给水,两组的训练次数均为100次/天。每天测量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CR),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可知,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__________,第__________天达到最高值。
②从第11天起,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铃声后不给水,训练次数为100次/天,5天后实验组条件反射逐渐__________。
③学习也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应该通过__________练习逐步提高知识的巩固率,已经熟悉的知识如果长期不使用,也会逐步__________。
23.(12分)如图甲为眼球结构和瞳孔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示意图,图乙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就是窗户上那层明亮的玻璃。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会在[_________]_________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觉是在_________产生的。
(2)如果足球从远处向守门员飞来,晶状体的凸度会_________。
(3)图甲中_________(填A或B)表示眼睛在黑暗环境下的状态,这样可以使较多的光线进入眼睛。
(4)长时间近距离玩游戏,看电子书等,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眼睛近视,当形成真性近视时,可以配戴_________加以矫正。
(5)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图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刺激了[_________]_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6)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耳和听觉,我们应该立刻_________。
24.(10分)每年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遵守交通规则应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请据图,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交通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准则,在城区内行车要做到礼让行人,少鸣笛。车辆的“鸣笛声”会刺激甲图一定区域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___]___________传递,最终在乙图A处形成听觉。
(2)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属于___________反射,形成视觉的感受器位于丙图,红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在___________(填文字)上形成物像。
(3)当你看到救护车从远方缓缓向你开来时,③的变化是___________。
(4)某司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他能缩手也有痛觉,其产生疼痛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请用乙图和丁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5)司机在行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___________。
25.(8分)肺扩张反射是肺扩张时抑制吸气活动的反射,该反射可促使机体由吸气转换为呼气。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深吸气时,肺的高度扩张刺激肺部的感受器,引发肺扩张反射,从而抑制呼吸肌的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使吸气活动减缓。
(2)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是_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3)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中,从反射类型上看,属于_________反射。
(4)呼吸肌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泡中的氧气是怎样运输到膈肌细胞的呢?请完善下面的路径:肺泡→肺部毛细血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膈肌细胞。
26.(10分)据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图甲中的A_______、B_______,神经元的功能是_______。
(2)甲、乙两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后发现他们的脑部活动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测试结果分析:
甲、乙两人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是_______。而当人听到有人谈梅时流唾液,完成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三中的[___]_______上,这种反射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够对_______的刺激发生反应。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当人的视线由远及近时,睫状体收缩,从而使晶状体凸度变大,物像能落在视网膜上,故选A。
2.答案:C
解析:1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故选C。
3.答案:A
解析: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A和B均为凸透镜,A放大倍数较小,度数较小,故选A。
4.答案:C
解析:甲图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A错误;乙图为正常眼的成像情况,正常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B错误;丙图为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情况,矫正后能看清远处物体,C正确;丁图为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情况,矫正后能看清近处物体,D错误。
5.答案:C
解析:保持正确读写姿势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
6.答案:D
解析:外界声波→②外耳道(传递声波)→④鼓膜(产生振动)→①听小骨(传递振动)→③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能形成听觉)→听神经(传导兴奋)→⑤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7.答案:B
解析:当鼻咽部有炎症的时候可以用淡盐水漱口杀菌,A不符合题意:经常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扎破鼓膜,B符合题意;当遇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这时张开口,可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C、D不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不是鼓膜,B错误。
9.答案:C
解析:图中1是细胞核,2是细胞体,3是轴突,4是神经末梢,C错误。
10.答案:D
解析: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D错误。
11.答案:C
解析:“丹丹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迅速松手”,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因此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12.答案:A
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甲中e是感受器,d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图乙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因此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①。
13.答案:C
解析:1是感受器,A错误;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不但受到3脊髓的控制,还受大脑的控制,B错误;在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D错误。
14.答案:D
解析:手碰到火就立即缩回来是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说明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D符合题意。
15.答案:D
解析:心血管运动中枢位于脑干,所以心跳加快与脑干有关;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酒精麻醉了小脑。
16.答案:B
解析:“谈论青梅,分泌唾液”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
17.答案:C
解析: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大脑皮层上的神经中枢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
18.答案:D
解析:若c为脊髓,则此反射为非条件反射,D错误。
19.答案:C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神经中枢、③是效应器,B正确;膝跳反射的②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形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D正确。
20.答案:C
解析:科学用脑就是让大脑有劳有逸,提高学习效率,C错误。
21.答案:(1)②;晶状体;④;视网膜
(2)近;远;晶状体
(3)①;瞳孔;虹膜
(4)晶状体;晶状体;大脑皮层
解析:(1)B处的凸透镜模拟的是眼球的②晶状体,A处白屏模拟的是眼球的④视网膜。
(2)实验中,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变小,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凸度较大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向相反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增大,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凸度较小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凸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3)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电影放映厅时,瞳孔由小变大,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增多,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
(4)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22.答案:(1)非条件;反射弧;大脑皮层以下
(2)环境突然改变;具有渴觉
(3)①逐渐增加;9;②消退;③反复;遗忘
解析:(1)大鼠口渴后会饮水,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完成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2)实验前,对大鼠进行限制饮水处理48小时,以保证实验开始时大鼠具有渴觉,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前,先将大鼠放入训练环境中3天,目的是避免环境突然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3)①通过曲线可知: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逐渐增加,第9天达到最高值。②从第11天起,实险组和对照组均在铃声后不给水,训练次数为100次/天,5天后实验组条件反射逐渐消退。③通过曲线可知,通过反复训练可以强化学习行为。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不稳定,已经熟悉的知识如果长期不使用,也会逐步遗忘。
23.答案:(1)3;7;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变大
(3)A
(4)凹透镜
(5)③;鼓膜;⑤;耳蜗
(6)张口或者闭嘴堵耳
解析:(1)眼球壁的外膜由角膜和巩膜组成,3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因此3角膜相当于窗户上的玻璃。7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
(2)当物体由远及近时,晶状体凸度会变大。
(3)弱光下瞳孔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因此图甲中A表示眼睛在黑暗环境下的状态。
(4)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5)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声波引起③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听小骨将振动传到⑤耳蜗,耳蜗产生并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6)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口或者闭嘴堵耳,这样可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24.答案:(1)4;位听神经
(2)条件;视网膜
(3)曲度由小变大
(4)a→b→c→g→A
(5)大脑可以控制非条件反射
解析:(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1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2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3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4位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红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3)人体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则反之;因此,当看到救护车从远方缓缓开过来,③晶状体的变化是曲度由小变大(或曲度变大)。
(4)产生疼痛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g脊髓白质中的上行传导束(上行传导冲动)→A大脑皮层。
(5)排尿反射是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司机在行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大脑可以控制非条件反射。
25.答案:(1)收缩
(2)b;d
(3)脑干;简单
(4)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解析:(1)吸气时,膈肌与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深吸气时,肺的高度扩张刺激肺部的感受器,发肺扩张反射,从而抑制呼吸肌的收缩,使吸气活动减缓。
(2)由图可知: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是b,效应器是d。
(3)脑干中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跳中枢、呼吸中枢等。肺扩张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反射过程中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从反射类型上看,属于简单反射。
(4)肺泡中的氧气运输到膈肌细胞的途径是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膈肌细胞。
26.答案:(1)突起;细胞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2)3;白质;1;传出神经
(3)吃梅时分泌唾液;⑤;耳蜗;语言文字
解析:(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B细胞体和A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甲立即缩手,表明反射弧完整;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说明没有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而脑部活动正常,因此最有可能是图二中的3脊髓白质内的上行传导神经纤维受损。乙的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但没缩手说明反射弧不完整,最有可能是图二中的1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不能完成反射。
(3)人在吃梅时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听到有人谈梅时分泌唾液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感受器位于图三⑤耳蜗内。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等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甲
用针刺指尖
立刻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乙
用针刺指尖
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五章 正常发育 健康成长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正常发育 健康成长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