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关山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人音版关山月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法,演示法,情景假设法,练习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例名称
《关山月》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小学高年段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章节
第一课《古风新韵》
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音乐体会古琴描绘山水的意境。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琴相关知识及演奏技巧并体会乐曲中表达的凄凉苍茫之感。
过程与方法:聆听、观看、模拟演奏等形式直观教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古琴,了解古琴的音色特点、记谱方法、弦续等
教学难点:了解古琴结构,及演奏方法。
学情分析
本年段学生多数对于远离生活实际的边塞诗了解的不是很深。很难体会到乐曲表达的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同时,学生对古琴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十分有限,有些同学甚至没有见过古琴,更不知道什么是古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中以配乐诗朗诵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古诗《关山月》的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方法
一、视频导入法:通过视频故事导入本科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演示法:在模拟演奏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向学生展示古琴弦续的排列方法。并能直观的看到简单的古琴的演奏方法
三、情景假设法: 在进行情景假设是前提下朗诵古诗《关山月》从而更好的理解乐曲的内涵和音乐想表达的意境。
四、练习法:在课程的结尾处。教师以PPT的形式设计的一个小的知识问答。作为课堂练习,通过之一环节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ppt展示,故事导入,观看前提问,故事中的乐器是什么?古琴
一、初听琴箫合奏版关山月,听后说一说感觉、情绪。(安静悠远,给人以孔令之感)
二、简介关山月……
三、教师进行配乐诗朗诵(情景假设)让学生说一说诗中都描写了什么?
李白通过写景描绘了战士对亲人的思念,就这样一首古诗一首琴曲分别流传了多年后有了一次奇妙的相遇,欣赏琴歌版关山月。
以上就是古琴常见的几种形式:独奏 琴歌 琴箫合奏
出示图片,提问有谁认识?答:大教育家孔子也是爱琴之人…教师简述古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礼记》中有记载:“士无故不撤琴瑟”
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他的记谱也与其他乐器不同。
文字谱,出示图片,这是我过现存的唯一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由于文字谱过于繁琐,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简化发展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简字谱。(简介简字谱读音及演奏方法)
介绍乐谱:散音,泛音,按音
拓展练习:(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台带领学生在古琴模型上标弦续,并弹奏)
教师制作古琴模型,分组让学生模仿古琴演奏,体会脑 琴 心 手合一以及天地人合一的古琴韵味。
九、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对古琴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反思
古琴曲《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表达了守边战士在马上吹奏的军乐,乐曲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琴曲《关山月》为本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在本课教学中导入阶段利用PPT的自动播放与音频插入相结合给学生们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有故事引出古琴,用山水画面故事中的山水画面营造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事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聆听琴箫合奏《关山月》,体会古琴的音色,与乐曲的情绪。孩子们很聪明,乐感也不错,第一遍聆听就听出这首曲子是思念家乡的,略带忧伤的,然后我让学生聆听教师随音乐默诵这首李白的唐诗《关山月》,,六年级的孩子对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很好的通过古诗理解了乐曲的意境。随后,我又让学生聆听了琴歌《关山月》,让学生说说以上三次的聆听在演奏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然后我又简单了介绍了古琴文字谱与减字谱的发展并且让学生用自制的模拟古琴,模仿古琴的演奏姿势弹奏流行歌曲“沧海一声笑”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在这一环节通过电子白板的运用教师可以非常直观的给学生演示模拟古琴的演奏方式与弦续的标注方法。很好的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聆听古琴曲《关山月》,课 后 小 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激趣导入,五页)简要介绍古琴及影响,聆听完整《关山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